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冀中抗日根据地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它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存在原因、财政经济、传统势力与根据地的创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冀中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形式和持久抗战的根本条件.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施的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和民族资产阶级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又是抗日民主政权得以巩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由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民主党派的民主建设三部分组成。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包括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完善、抗日民主的法制建设和民主思想的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包括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尝试。民主党派的民主建设包括其民主思想的发展与转变、民主党派的联合与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表明,民主政治建设须服从全民族抗战的大局,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民主政治建设应是开放的、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6.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在艰苦复杂的抗战局面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根据地政权,发展人民民主,高度重视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改造,坚持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运转有效,在组织、政策、运作等各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日寇侵占中原,盘踞武汉之后,肩负抗日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继开辟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之后,又开辟了跨鄂、豫、皖、根、赣五省的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从此,抗日烽火燃遍的中原有了抗击日寇的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抗日干部学校,大力培养抗日干部,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是在抗日烽火中培训干部,中心任务是为抗日战争服务毛泽东同志指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任务,第一为抗战培养干部,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为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9.
虽然频繁遭受强敌进攻和疯狂破坏,条件极其艰难困苦,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始终屹立并不断发展。这是一个奇迹,构成这个奇迹的因素很多,而其中一个基本点就是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勤政、廉政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形成了抗日根据地励精图治的良好政治局面,形成党政军民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巨大力量,从而战胜了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使偏僻落后的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抗战的坚强支柱和战略基地,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和民主共和国的标本,并对后来的中国政治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明士绅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刚 《东方论坛》2009,(4):97-102
作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明士绅为根据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较好地继承了封建士绅热心地方事务的传统,又带有鲜明的抗日救国的时代特色,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史及民族抗战史上应该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不仅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坚强堡垒,也是在文化战线上开展对敌斗争的钢铁基地。八年来,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彭德怀、陈云、聂荣臻、贺龙、陈毅、关向应、林伯渠、罗荣桓、徐特立等同志,不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运动的方向、政策作了一系列的指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争取民族解放的民族战争.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而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民族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民族自卫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立、巩固、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做出卓越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笔者撰写此文以示纪念,并对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以下简称豫皖苏边根据地)缔造者、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彭雪枫将军,表示景仰和缅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以乡级基层政权建设为核心的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民主活动把抗日和民主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民主政治植根于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最基层——乡村,使民众在基层政权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卓有成效的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为最终战胜国民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天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抗日三字经"是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中心所藏的一件以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献,它以通俗易懂的"三字经"民间杂字方式,为广大民众系统讲述了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可效仿学习的民主模式,争取民主斗争的方式方法,以及当下急需付诸实施的具体行动与步骤,是当时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动员类扫盲普及读物。这种深入浅出的民间讲述方式,生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保障广大民众利益,实现民主权力,建设根据地民主政权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启蒙工作,完美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宪政的系列思想,对唤醒广大民众民主意识,推动乡村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打击汉奸顽固派专制势力,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均起到重要历史作用。同时为中华民族的民主政治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的英明决策.晋察冀地区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聂荣臻领导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在此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对日伪军的艰苦作战中,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坚持华北抗战和争取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包括新民主主义时期争取民主和建国以后全面建设民主两个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对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所主张的工农民主,人民民主以及在根据地实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度,抗日根据地制度,解放区制度和建国以后实行的过渡性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结果。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万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淮南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华中敌后第一块大面积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其在文艺战线上面临着宣传抗战文化、抵制投降文化和奴化文化侵害的考验。为此,淮南抗日根据地运用多种文艺形式,组建优秀的文艺队伍,建立稳固的文艺阵地,加强文艺建设。这些实践举措在根据地的宣传动员、巩固建设和军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满足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客观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中所进行的民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指出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重基层选举;主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抗日的民主的中国人,实现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依靠质量的优势取得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动员民众的参选热情。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选举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选举政策服务于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任务的务实性。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坚持人民民主价值,需要健全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形式和机制;注重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等民主措施;保障人民的被选举权,特别是基层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当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依靠民主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