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回族妇女接受教育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经堂教育拓展形式,清真寺女学对妇女自身和家庭成员有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教育蕴义。本文结合吴忠三个清真寺女学的实地调查结果,探讨了女学兴起的原因,特别在文化的教育镜像中分析了女学对回族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都市化进程中的清真女寺和女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强 《回族研究》2011,(2):110-116
中国女性穆斯林的伊斯兰文化教育形式可以分为女寺和女学两种,女寺包括独立女寺和男寺附设女寺,女学包括中阿女校、寺办女学和私立女学三种。城市女寺和女学的兴起与都市化有一定的关联,城市社区结构的变化、家庭宗教功能堪忧、妇女身份意识觉醒为三大主因。女学的发展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具有本土化特征。女寺和女学是女性相互学习和交流的...  相似文献   

3.
2 0世纪 90年代前后 ,在西北地区城市回族穆斯林社区中作为传统经堂教育的拓展———女学的兴起与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追溯了清真寺女学的历史 ,特别是在城市文化镜像中分析了西北地区城市回族穆斯林女学生长的背景 ,认为这是一场浸染着浓厚救亡意识和洋溢着发展理念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99居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生共有6名同学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他们的选题论文是:索南吉(藏族)《藏传佛教觉囊派在青海果洛地区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张广裕(藏族)《甘肃省天祝县汉藏杂居村落民俗的调查研究》白晓霞(藏族)《关于土族妇女的社会化问题──青海省互助县霍尔郡村妇女社会化问题的调查》冯瑞(哈萨克族)《伊犁哈萨克人生活及民俗的变迁──新疆霍城县萨尔布拉克乡社会调查》马勇(回族)《四川省松藩县十里乡火烧屯村回族族外婚家庭结构及其习俗变迁的考察》苏静(回族)《湖南邵阳市苏家民族村回族近亲繁…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处于封建社会与新中国社会的转换阶段,女学运动带动了回族女子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多年来女子被拒于校门之外的习俗。然而,回族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像全国女子教育一样,颠覆社会对女性的象征观念及女子的地位,而是巩固了原来回族女性的民族传统。本文通过比较民国时期全国女子教育与回族女子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所反映的女性文化思潮,探讨回族女性教育的文化特点及其对当代回族女性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回族妇女人物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妇女人物传略丁宏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虽然妇女为这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遗翻史籍,妇女所占篇幅少得可怜。回回民族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回族妇女一方面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其所处的地位是可...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杜磊(Dru.C Gladney)在丰富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两部关于中国回族穆斯林的著作,在国内外回族研究界有广泛影响。他主要描述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宁夏纳家户村(西北)、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东部农村)、北京牛街(都市)、福建陈埭回族镇(东南)。以揭示回族民族认同和“清真”观念的宽泛表达,及回族民族认同与政府政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是其所著《中国的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 in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一书的第六章。得到原作者的许可,在此发表,以飨读者。因篇幅所限,有删节。  相似文献   

8.
我的黄土高原马俊毅(回族)祖母、母亲、我......黄土高原上,一个家族三代女性在悠悠时光里走过的道路......一位回族女研究生饱含深情,为你讲述这个故事。列车牵直了身子毫不犹豫地驶入这片黄色。迎面吹来的风是灼热的,漫漫黄沙、浩浩黄土,阳光在砂砾上...  相似文献   

9.
试析回族妇女的抗日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妇女抗战活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民族学、女性学的视角阐述了1937-1945年回族妇女的抗战活动,力求为抗日战争研究和回族妇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宁夏部分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成果获奖(本刊通讯联络员讯)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批有关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科研成果在区内外获奖。1991年,《回族史论稿》(杨怀中)获全国首届民族图书三等奖。1992年,《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放》(余振贵)获国家“五...  相似文献   

11.
杂散居少数民族妇女权益保障研究——以回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回族为例,从杂散居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视角,阐述了回族妇女在婚姻家庭、社会保障、宗教信仰等方面所享有的权益,指出了杂散居地区回族妇女中所存在的早婚现象、家庭暴力、辍学等影响妇女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从正确对待婚姻形式、提倡晚婚晚育,提高妇女素质,关注社会性别的构建等方面积极探索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介绍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研究中国回族文学的科研机构,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正式建所。1990年荣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园丁奖。现任所长李树江(副研究员),副所长赵慧(回族...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回族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米寿江南京现有回族人口7万余人,占江苏回族人口总数(12万)的、一半以上,是东南沿海地区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城市。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京回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一、流动性──南京回族历...  相似文献   

14.
回族研究论文资料篇目暨伊斯兰教汉文书目辑录杨进,王伏平〔编者按:为便于读者查阅、了解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成果,我们将杨进整理的《回族研究论文资料目录》(1995年)与王伏平整理的《伊斯兰教汉文书目》(1986~1995年)合并刊出。)资料目录(1995...  相似文献   

15.
从勤劳耕作,到鼓励村里人种果树,到找客商销售苹果,再到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定价、统一销售,使得商品果外销到了尼泊尔、印度等地,村里人跟着她致了富。这个人就是杨秀萍。 杨秀萍是青铜峡市峡口镇草台子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回族妇女,是一名最基层的村妇女主任,是一名任职近30年的女能人。在峡口镇,一提起杨秀萍,没有人不夸她。领导夸她为民务实,群众夸她一心为大家谋利益。正是这样,杨秀萍获得了全国十大农产品女经纪人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6.
回族留学生与云南现代伊斯兰文化姚继德近现代时期对云南回族穆斯林而言,是一段极为重要的民族人口、宗教教育及文化复兴之关键阶段。而清季光绪以来,留东(日本)、留埃(埃及)、留学越南河内法属学校及香港地区之滇籍回族学生,在这场持续数十年之久的云南现代回族文...  相似文献   

17.
昌吉市回族妇女社会参与和某些生活民俗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 ,通过对昌吉市回族妇女社会参与现状的描写及对回族妇女社会参与引起某些民俗变迁的研究 ,认为 :回族妇女在由传统单一的性别角色 (家庭主妇 )向家庭与社会二重角色的转变过程中 ,引发了自身观念的改变 ,观念的改变又是导致回族社会中某些民俗变迁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回族二十三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回族二十三坊陈国柱乌鲁木齐回族历史可上溯至元代。13世纪末叶,元朝政府派来“探马赤军”(主要是回回士兵)戍边驻防。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元朝政府下令将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垦荒屯田。回族大量迁入乌鲁木齐,始于清朝乾隆二十年(公...  相似文献   

19.
回族妇女研究是中国妇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回族已婚妇女婚姻基本状况的实证研究会发现,宁夏农村回族妇女作为穆斯林,她们在婚姻中婚姻的缔结、对婚姻有效性的看法、婚姻满意度等除了与宗教和传统习俗有关系外,其婚姻状况还明显存在着年龄、文化程度、生计方式间的差异。综合来看,目前宁夏农村地区的回族妇女的婚姻自主权较小,婚姻缔结和对婚姻的合法性的看法受传统习俗和宗教的影响,但世俗法律也日渐发挥重要作用;回族妇女中存在早婚的现象,但婚姻关系相对稳固、幸福感较强。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回族女子教育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北地区回族女子教育概况丁国勇(一)西北是我国回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回族为8602978人,而西北五省区为4060075人,占74.19%。所以西北地区回族的状况为人们所关注。西北地区回族女子教育一向落后。解放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