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世界各国的高教运行机制中,政府与立法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完善高教运行机制,应当把以中央为主动轮的中央集权型转变为以省为主动轮的地方分权型的高教运行机制。在中央与地方的干预上,应侧重于地方干预,尽快做好高教立法工作,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和适度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教运行机制以自治、竞争、干预为主要特征,其运行目标是将高等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满足全面商品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科技市场的需要。国家用立法和拨款干预高等教育,形成动力、约束和协调机制。社会通过董事全、认可制度、社会资助、公众社团和家长组织四种渠道建立起动力和约束机制。市场以“看不见的手”制约高等教育,并由市场机制派生出利益动力、竞争和适应机制。学校由管理体制上的自治而产生相应的机制,即利益动力、自我调节、选择和抵御机制。从美国高教运行机制中,我们得出若干对我国高教运行机制过渡与转换具有参考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教运行机制正处于过渡与转换的初始阶段,机制转换的完成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为了顺利平稳地完成机制转换,必须构建相应的过渡性目标模式,以此作为从适应产品经济到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高教运行机制模式转换的中介。因此,今后—个时期高教改革的基本思路就不应只朝一个方向努力,而应以国家职能转变为契机,在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同时展开,并辅之于教育市场的不断培育和竞争机制的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从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原有高教运行机制的不适应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高教运行机制模式,和实现该模式当前高教必须进行的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创业生态系统是参与社会创业活动各主体频繁互动的产物。借鉴生态学概念对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其结构和运行机制,并认为其由创业生态群落与创业支撑环境两部分构成,创业生态群落包括主导社会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商业企业等种群,动力机制、平衡调节机制、共生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是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层次,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又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才能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健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个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是要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形成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核心是要保证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建立充分履行其职能的运行机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办地方高校要改变过去高教中技术与艺术脱节、理性与感性分离的积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重视美育。开设美学课程是美育的中心环节,它有益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和引导;有益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益于培养艺术兴趣,优化思维品质;有益于形成学校审美教育的场效应,产生社会幅射等等。美学教育应贯彻灌输与诱导、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教运行机制应由3个层次65种机制组成其微观结构体系。第一层次由目标、决策、动力、调控反馈、投入等5个机制组成.这6个机制分别派生出3个机制组成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又派生出45个机制构成第三层次。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在变化,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局面仍然存在。人才流动的基本取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才流动既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合理的人才结构和布局的形成有赖于人才流动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区位指向,大力培养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支持的机制,是实现地方经济腾飞的战略需求,也是高等教育职业本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2.
花都高校发展整体规模不大,人才培养的就业动力不足,专业设置与花都经济发展适应性不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调整花都区高等教育战略性布局,确立高等教育在花都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步建立起与本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和与本地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服务本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自然地理、经济社会、人才自身、尤其是政府制度及高校内部诸因素影响,当前,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流失日益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当地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当地高校应共同面对、联合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方面应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投资力度;对欠发达地区高校实行人才政策扶持;改革高校人才评价体制,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高校人才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等措施推进制度改革,促进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高校自身方面应通过更新人才理念,改革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等措施深化改革,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协调,呈现出明显的“单边效应”,且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时期性、阶段性分布特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经济推动效应的传导机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性,地方政府应从教育——经济系统的作用机制入手,结合民族地区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协调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驱动,尤其受到工业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的驱动。深圳新一轮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优势战略产业,积极扶持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不失时机地发展规模较大的先进制造业,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合理工业布局的目标。对此,深圳高职教育必须做出反应,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实现规模扩张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以适应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开展这一研究将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高等教育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高等教育自身向普及化、特色化发展;最重要的是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教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因此从各个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意义重大。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加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陕西地市普通高校与地方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高教大省,却是经济弱省,高等教育难免其责。陕西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安,地市高校发展困难,水平有限,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这也是地市经济社会,特别是陕南、陕北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陕西地市普通高校应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改革与建设,狠抓教学质量,积极认真地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形成,根本上是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基本价值观的制约。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的形成经过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照搬”,在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大调整”等。未来的改革应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建立公平、效率与自由相统一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和制度。  相似文献   

19.
广州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广州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但另一方面,随着广州区域经济发展内涵的改变,其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文章从分析人才结构性和供需规格的现状出发,认为市属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诸如学科设置与经济发展贴近度不强、人才供给轻型化等矛盾.针对于此,当前市属高校的发展要注重具有内涵的特色建设,学科的发展应贴近经济发展的要求,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WTO的加入,既给吉林省的农业和高等农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之面临严峻的挑战。依托区域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产业,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目标。吉林省高等农业教育应适时培养和输送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面向“三农”,拓展教育空间;加强素质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开展订单办学,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