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兰 《女性天地》2006,(12):40-41
莲子和阿藤是一个公司的同事,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双方都没有任何感觉,只有淡淡的客套,如一般萍水相逢的男女。可是在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里,阿藤渐渐发现了莲子那种莲花般淡雅的美,起先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喜欢,后来鼓足勇气展开了追求。而莲子也觉得阿藤为人忠厚老实比较稳重,于  相似文献   

2.
80后女孩儿,要把旅馆开在小说里今年25岁的张丹曾梦想着当一个威风八面的女"馆长"。不过开旅馆并非说说那样简单,小旅馆门槛低,光张丹所在的这条短短300米的街道上就有六七家小旅馆。除了想当"馆长",张丹喜欢看小说,也喜欢写小说,还建立了小说QQ群。一天,在QQ群里,张丹把想开小旅馆的念头说了出来,没想到,很快就受到了大家  相似文献   

3.
相声艺术家侯耀文去世了,我看见我所认识的几位中年人脸上的表情呆滞了一下。我可以感觉到,他们是伤感的。对啊,因为这是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物。他们小时候喜欢过的歌手笑星小品演员,是他们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倾听的欢乐之源,见证过他们的青春。其实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明星,都只是一个称谓。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有人悼念他们,就已经足够了。  相似文献   

4.
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很神奇的棕榈树,这种棕榈树能从一个地方行走到另一个地方,一年最多可以行走20米.很多游客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棕榈树到底是怎样行走的呢?它们为什么要行走呢? 通过多年的追踪观察,科学家发现,这种神奇的棕榈树是靠树根的根须完成行走的.跟其他那些树根完全藏在地下的树木不同,行走的棕榈树有着悬空的根系,从树干的下端开始分叉,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扫帚.然而,就是这些类似扫帚的根须,帮助高大的棕榈树完成了"行走"的整个过程.棕榈树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和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随着土壤的侵蚀和养分、水分的消耗,棕榈树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对养分、水分的需求,便会不断地长出新的根须,而这些新根须又会主动寻找更加坚实和肥沃的土壤扎根进去.随着新根须扎入新的土壤,这棵棕榈树便会逐渐向新根须那边弯曲,老根须也随之慢慢抬起.  相似文献   

5.
之恒 《当代老年》2011,(11):22-23
农家女“剪”成民间艺术家 1946年8月,朱曼华生于烟台市郊的一个农家,母亲和外婆都是三里五村有名的“名剪”。朱曼华6岁师从外婆学习剪纸,在烟台享有盛名。2001年,朱曼华工作室被请进了烟台山公园,她的艺术创作达到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6.
空白的墙     
两个病危的人住进了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狭窄的房间里只有一扇小窗口。其中一个男子靠窗而居,医生要求他每天下午坐立起一个钟头,以协助治疗。在房间另外一边的女病人则不得不终日卧床。他们都是健谈的人,一天到晚谈论不停,说一些关于他们家庭、工作的事以及在以前度过的美好  相似文献   

7.
1988年,从美国回来之后,王小波和李银河在万寿寺附近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家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客厅比较大,但是里面并没有什么奢华的家具,三面都被他们做成了书柜。在王小波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以及一张乱七八糟的床。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并不过分,不过正小波倒喜欢这种样子,因为在他看来,家里空空荡荡,有充足的空间,才是最可贵的。  相似文献   

8.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感受最深的是充实和快乐,最让我怦然心动的则是师生彼此之间那种"心相随,爱相随"的心灵默契,教师都希望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  相似文献   

9.
旅馆很小,房间更小。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小书桌。他说:"我们就住这间了。"很早就答应带女儿来看大海,却因为工作忙碌而一直没有兑现。直到拿到那一纸诊断书,他很快买了去海边的车票。他想找个地方先安顿下来。可因为是旅游旺季,走了好几家旅馆,家家客满,而且每家旅馆都价格不菲。他盘算着兜里的钱,找到了这家小旅  相似文献   

10.
与婆婆过招     
杨小元 《老年世界》2007,(24):31-32
今天和婆婆又闹别扭了。这是我进门几个月来,我们之间发生的说不清几次的家务琐事了。无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每次婆婆都大动肝火,好久没有好脸色。打个比方吧,我和小姑都喜欢买花放在房间里,  相似文献   

11.
爱情阴谋家     
那年秋天,我到济南参加一个考试,我看上了旅馆里住我隔壁的一个女孩儿。我只知道她也是来参加考试的,此外我甚至不知她的名字。可那个每每自我房间门外飘然而过的身影不可抑制地吸引着我,令我魂不守舍。我迫切想过去见见她。有美人比邻而居而未能正视其面,叫人如何能够心甘? 我挤掉钢笔里的墨水,过去敲门。还好,没有吃闭门羹。她友好地把墨水瓶递我,颔首微笑的容颜,竟是似曾相识。可显然,我不宜在人家房间久坐。因为她正一手托着书本,一手在纸上为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12.
咪蒙 《女性天地》2013,(12):62-63
美国纯爱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段我很喜欢的情节,女孩的父母吵架之后,对她说:“我们一定会解决好,这绝对不是你的错。”当晚,他们轮流去女孩的房间,告诉她,父母永远相爱,也永远爱她,让孩子无比安心。这样的对话实在太治愈了,女孩觉得,爸爸妈妈都很不容易,生在这样的家庭,很幸运。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上说,贝克汉姆有一些毛病,比如喜欢花费几个小时反反复复摆放家具,“假如冰箱里有三罐可乐,那么他会扔掉一罐,因为他认为三个是不对称的。”即使下榻旅馆,也要把房间里的杂物摆放得符合自己的要求才入住。贝克汉姆也坦率承认,他患上了强迫症。总有一些病是无关身体而关乎性格的,比如抑郁症,比如狂躁症,比如贝克汉姆的强迫症。人们总是竭力掩饰哪怕身体上一个微小的缺陷或症状,如果被人揭穿,脾气坏点的便暴跳如雷了。但是对待心理疾病,人们就没那么敏感了,大多数“病人”还是能够以自嘲的形式正视的。现在的整个大环境,对心理疾病关心的…  相似文献   

14.
爱情图章     
feel概念——左岸: 有河才有岸。 河是塞纳河。与右岸象征着富足,丰盛,繁华相比,左岸是冷清的。那是被巴黎的贵族们抛弃了的地方。也正因如此,那种“贵族精神”才只能传承给左岸的知识分子。雨果、乔治·桑、纪德、萨特——一个个令人目眩名字——他们都曾在这里居住过。他们或许是喜欢这里的古老,或许是喜欢王朝遗留下的气息,或许是喜欢与卢浮宫隔河相望的某种感觉。 据说在十九世纪的文艺浪漫时期,左岸的每一个小阁楼里都住着一位梦想成名的小作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才使左岸成了人文精神的代名词。 左岸依旧冷清,但那里曾经闪耀着的智慧令我们无法遗忘。 在左岸,你可能无缘见证历史的宏大和变迁,但你会在一次次不经意的聆听中达到个体生命的丰盈和充沛。 这就是左岸,你的岸。  相似文献   

15.
《女性大世界》2006,(10):26-26
“我喜欢的男人一定要男人味十足,那样才会让我觉得自己更女人,所以,我喜欢他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绝对男人的。即使温柔的时候,即使体贴的时候,他都应该是“很男人”的那种表达方式。那么,在最初接触他的时候,我会先从男人的外在细节观察他的性格和品位,比如手表,那可是男人最容易暴露秘密的东西的,偏偏他们又都不愿意也不习惯去掩饰。”  相似文献   

16.
1900年9月19日当我们进入北京时,我们发现城市里到处都是外国军队,中国人都跑光了。到处都是炮弹、子弹和火烧的痕迹。在这座人口曾经稠密的城市中有许多英亩的土地被彻底烧毁了。庙宇、宫殿和宝塔都被炮弹击穿或摧毁,连绵数英里的房子中原有的所有值钱之物都被抢光。结果在我们到达时很难找到一处睡觉的地方。我和斯科特起初去了原被称为旅馆的一堆废墟处,但被告知没有称得上旅社的房间可供。  相似文献   

17.
老妈从服装厂内退之后,在家实在闲不惯,便在附近的小区内开了一间服装加工店,说白了就是裁缝店。可是开业之后生意却非常清淡,其实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如今这个年代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更何况小区里住的都是在大机关、大公司上班的白领,他们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谁会为了省几个钱而光顾老妈的小店呢?老妈喜欢做衣服是她的职业习惯,那种喜欢是与金钱无关的。可房租、工商管理等各种费  相似文献   

18.
正不少人都不太喜欢洗碗,原因很多,比方说,碗洗多了会伤手啊,洗洁精残留在手上的那种滑腻感很恶心啊,还有传言说洗洁精其实是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啊……这么说,相信那些打心眼儿里就是喜欢洗碗的朋友们,都要犯嘀咕了:洗洁精里究竟有什么?咱有解决这难题的好办法没?  相似文献   

19.
我小时候就胖。爸妈身材匀称,个子高,不胖,不知为什么会生下我这样一个从小脂肪比例偏高的孩子,偏偏还是女孩。所以说,造成我到了30岁还嫁不出去的主要原因是胖——现在男的都喜欢时尚杂志上面被PS过的那种瘦骨嶙峋的女人,你说他们知不知道那是修过的图?我怀疑他们不知道什么叫PS。  相似文献   

20.
每当拿起我自装的收音机收听电台广播节目,就会想起中学时代教过我初中物理的的老师程茂肖,程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多才多艺,我们都喜欢他,一有空就爱往他房间里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