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05,(7):i002-i002
国际著名记者、老专家爱泼斯坦生前曾经说过: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确实,这可以说是爱泼斯坦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老专家、全国政协常委爱泼斯坦同志因病于5月26日11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爱泼斯坦病重住院期间,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副局长张建国到医院看望爱老并转达温家宝总理对爱老及家属的问候。爱泼斯坦生前曾说:“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这是爱泼斯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概括。1915年,爱泼斯坦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犹太人家庭,两岁时,他随父母来到中国。爱泼斯坦15岁时在天津《京津泰晤士报》社工作,开始了记者生涯,见证了20世纪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3.
爱泼斯坦曾说:“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这就是爱泼斯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高度科学的概括。爱泼斯坦出生几个月就随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父母流浪到日本,然后就来到中国,从此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爱泼斯坦15岁时在天津一家英文报社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作为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他曾经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与合作,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最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向世界客观介绍在中国大地所发生的一切,他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作为外国专家和新闻记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外国专家的楷模,新闻记者的榜样。爱泼斯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而且也是长期以传播中国为己任的中国特别公民和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爱泼斯坦曾说:“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这就是爱泼斯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高度科学的概括。爱泼斯坦出生几个月就随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父母流浪到日本,然后就来到中国,从此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爱泼斯坦15岁时在天津一家英文报社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作为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他曾经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与合作,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最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向世界客观介绍在中国大地所发生的一切,他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作为外国专家和新闻记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外国专家的楷模,新闻记者的榜样。爱泼斯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而且也是长期以传播中国为己任的中国特别公民和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并最终选择了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7日下午来到爱泼斯坦的家中,亲切看望这位在中国工作了70多年的老专家,并送上了插满鲜艳花朵的花篮。再过几天就是爱泼斯坦90岁寿辰。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祝爱泼斯坦生日快乐,健康长寿。胡锦涛动情地对他说,几十年来,你亲身经历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4月20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瑞环、丁关根、温家宝、罗干、王兆国等在人民大会堂亲切祝贺全国政协常委、老专家、《今日中国》杂志社名誉总编辑爱泼斯坦同志在华工作六十年暨八十寿辰。江泽民、李鹏、李瑞环、丁关根、温家宝、罗干向爱泼斯坦蹭送了花篮。爱泼斯坦是中外著名的记者,是新闻界的一位老前辈和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一位开拓者。他出生于波兰,自幼随父母迁居中国,十五岁起参加新闻工作。三十年代参加宋庆龄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负责开展国际宣传,争取各国朋友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作为外国记者,他不畏艰险,活跃…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印度人民派遣一支由五名医生组成的援华医疗队,来到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热忱地为中国军民服务。后来,这支医疗队的四名医生因病或服务期满陆续回到印度,还有一名最年轻的队员却病逝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永远留在中国了。这位没有回去的印度医生,就是被誉为“医泽广被媲美于白求恩”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棵华。柯律华病逝后,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了挽词:印度友人柯律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律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  相似文献   

9.
爱泼斯坦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我曾经连续8年为他拍照。从镜头里看爱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接近爱老时,我才深深感到,他是那么慈祥,那么普通又那么伟大。一位老记者对年轻记者的肺腑之言2001年在友谊宾馆一次引进国外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国际人才交流》的记者,请爱老签名留念的同时,又请爱老对年轻记者提点希望。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赶上祖国的发展时期,也应像战争年代一样,深入到前沿才有感受,要有创新,更要有追求,把它们和谐组合起来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我虽然不是年轻人了,但爱…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见到爱泼斯坦是在北京广播学院(现北京传媒大学)外语系的一个教室里,时间是1985年5月。当时我是教育部在该校举办的第一批国际新闻班的一名培训生,爱老被邀请来给我们上课,讲国际新闻写作。学过新闻专业的人都知道爱泼斯坦和斯诺是同一时代的著名记者和国际友人。当时他讲课的具体内容我已经印象不深了,但至今仍然记得,出于对他的崇拜,从他一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就一心想让他给我签名留念,并最终如愿以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但一直保留着他的签名并对新闻和新闻人情有独钟。可能正是由于有这种心态,我在13年后有缘和…  相似文献   

11.
1985年9月,当60岁的叶选平在广东省六届四次人大会议上当选为广东省省长时,一位外国记者问他:“你的父亲对你有何影办’卅选平坦率地答道:‘喀观地说,我父亲对我是有影响的,所以我在十六岁时就到了延安,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但我现在已不是小孩子了,党首先把我看成是一名具有四十年党龄的党员,看成是党的干部,而不是考虑我是叶剑英的儿子。”是的,叶选平的几十年岁月,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于1941年到延安,入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1945年入党。后来到中共中央军委工业局工作。194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7月22日,9个美国人乘坐一架运输机到达延安,他们是美国军事观察组——"迪克西使团"的第一批成员,是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派遣来到延安的。"迪克西"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对南方联邦的称谓,有些"叛乱者"的意味,使团的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当时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最初理解。这个观察组两批共18人,先后在延安地区留住两年多。他们在延  相似文献   

13.
汉斯·米勒,1915年1月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城。1939年毕业于巴塞尔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年仅24岁的米勒,放弃了去美洲行医的机会,怀着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感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冲破层层障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延安,投身中国抗日战争。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在杨得志纵队,他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挽救了无数抗日军民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胡琴 《人才瞭望》2008,(12):38-38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派和平景象,在北京西郊这座美丽幽静的园林式宾馆里,鲜花怒放,绿荫葱茏,鸟儿在快乐地鸣唱,人们在悠闲漫步,一切是如此祥和适意。在这个被许多人视为“家”的地方,我们经常遇到一位熟悉的老朋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爱泼斯坦的几幅照片,心中不免惊异感慨。三十年代初,年轻的爱泼斯坦是《京津泰晤士报》的记者,一头齐整的金发,雪白的衬衫,格子领带一丝不苟地系着,质地上好的西装。他将那只黑色的木质烟斗搭在唇边,一双沉思的眼睛,有点怀疑又像是探寻。这是那个年代无数瞬间中的一个,那时的爱泼斯坦…  相似文献   

16.
我们来到庭院里,在草坪边上那张几块原木钉成的小桌旁坐下。我想天气好的时候,这儿可能是弗·奥夫钦尼科夫常来的地方。他的家,他在中国的家就在这庭院周围的公寓里。奥夫钦尼科夫首先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他的俄文名字和中文名字。他对于在中国时的一切有极为深刻的记忆,一个细节、一个契机都能勾起一连串的回想,许多往事我们年轻一代听来未免股俄久远,而在他,却是钻心刻骨如在眼前。1953年春,26岁的弗·奥夫钦尼科夫作为苏联《真理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驻外记者来到中国。在北京的外交部新闻司,他领到了鲜红色硬纸皮的《外国记者…  相似文献   

17.
职业咨询:为你指点前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大学毕业后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工作一年后,领导对他的态度由重视变冷淡,他写的稿件也屡屡被否决。王华感到苦恼,工作成了他的负担,他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于是抱着究竟适不适合做记者的疑问,他来到了星火人才咨询公司。经过一系列的测评,职业咨询师陈平认为王华应从认识自身、认识岗位、降低期望值3方面锻炼自己,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王华踌躇满志地走了,他说,知道自己今后该怎么办了!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05,(7):14-15
普若兰(CarolineFortsmouth)来自英国,在伦敦当了25年的记者,主要从事法律和犯罪方面的新闻报道2002-2003年在《中国日报》工作,2004年8月开始再次来《中国日报》工作普若兰心里一直揣着一个愿望就是为中国工作。很多年前,她在英国读到了一些介绍中国的书,那些书大都是描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落后面貌的。她同时也知道了英国人也曾经在中国做出过一些并不友好甚至不光彩的事,所以,她心里一直存有一种愧疚感。后来她了解了爱泼斯坦等人的故事,盼望有一天她也有机会用自己的工作,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机会就这样与她不期而遇。有一天,普若…  相似文献   

19.
1971年,当中美两国紧闭20多年的大门尚待开启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通过有关渠道,邀请美国的4位曾对中美关系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美国影响很大的中国问题专家来华访问。他们之中有一位叫欧文·拉铁摩尔( Oven Lattimore)。 “与中国人打成一片”的美国学者,到延安会见毛泽东 拉铁摩尔于 1900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但不满周岁便随父母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他父亲执教于上海、保定、天津等地,为将要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讲授外语。12岁那年,因其父不想让子女“讲着中国话长大”,他便由母亲带着和弟弟妹妹…  相似文献   

20.
"你好!"这是菲利普·贝克(Philip Baker)教授与记者见面时用"汉语"说的,也是他全程唯一的汉语.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中国"千人计划"外专项目引进的外国专家,在重庆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