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道士、学者和文学家,他的学识、品行、风度等对文学的影响丰富而深刻:陶弘景作为道教宗师,通过与当时文人的交往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及文学创作;他所流传的著作特别是搜集整理的道教经典《真诰》在后代文人中广泛流传,成为他们创作取材的重要源泉;由他所开创的道教上清派茅山宗对后世文人生活与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真诰》为我国南朝齐梁时著名道教学者陶弘景所编撰整理的一部道书,既阐述茅山宗的教理教义,又贯穿陶弘景的农道合修思想,所以书中农学思想十分丰富,成为陶弘景科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诰》中的农学思想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因地制宜的"土宜"思想;因时而行的"耕道"思想;与人为善的农业"伦理"思想;益于身心发展的农产品"消费"思想。  相似文献   

3.
炼丹术与《本草经集注》中的矿物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融摄医、道编撰而成的。陶弘景以中医本草学为基础,大量吸收道教服食方术尤其是金丹黄白术的药物知识,为丰富本草学矿物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开创了医家本草与道经知识相结合的本草著作编撰模式,对后世本草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炼丹术与《本草经集注》中的矿物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融摄医、道编撰而成的.陶弘景以中医本草学为基础,大量吸收道教服食方术尤其是金丹黄白术的药物知识,为丰富本草学矿物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开创了医家本草与道经知识相结合的本草著作编撰模式,对后世本草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1985年出版的《道协会刊》第15—16期,连续刊出了美国迈克尔·斯特里克曼撰写、经由余仲珏先生译的《论陶弘景的外丹》一文。文中写道:“陶弘景在中国的文明、科技和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道、术兼备的道士的典型代表人物。”“西方学者称他是‘伟大的炼丹家’。亚瑟·韦利(Authur Waley)不同意这种提法。早在1980年他就说:陶不  相似文献   

6.
四部道教经典展示了道教神仙世界的动态图景,在此之上建立了道教的环境伦理学。第一部经典是《道德经》和两个最古老的注释;第二部是陶弘景所著的《真灵位业图》;第三部是由长春真人所著的诗集,名为《磻溪集》;第四部是全真教的《太上玄门早晚坛功课经》,它代表了道教对于自然界的生态学态度。道教思想不仅与环境伦理学的精神一致,还可以对其实施作出具体贡献。  相似文献   

7.
陶弘景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学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史载其为“丹阳秣陵”人,然其籍贯故里现今何处,各类著作叙述不一,有研究者提出“石城坞”“陶家渚”“江宁县西北”“江苏镇江附近”等说法.以梁代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为依据,结合大量地方志,并进行实地考察后,考明陶弘景的籍贯故里应在今南京市区双桥门北街路南至旭光仪器厂附近.  相似文献   

8.
魏晋之后神农系《本草经》元典地位式微,本草学界多家并存,直至南朝的陶弘景,神农家才再次被推拱到医学界的核心地带。陶弘景一面通过神农家有效整合时代新说,另一面又保持神仙之说。他是以《神农本草经》旗号表述一家之言。至唐代,朝廷医官在政府的支持下重修陶的旧作,是为《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在绘图、勘误、补充若干条文、扬弃神仙说的层面超越原先。《新修本草》借着国家推广开来,神农家的权威地位终得确立。  相似文献   

9.
学界通常认为道教经典大量借用佛教元素的情形,主要存在于五世纪早期的灵宝经中。提出两点证据,指出我们应当重新考虑此一成见。佛教关于轮回的观念以及多重世界构成的大宇宙体系,不仅出现在陶弘景的著作中,同样也见于他所搜集和整理的东晋上清经中。这些对佛教元素借用的痕迹,在六世纪晚期之后被系统性地从道教经典中剔除。  相似文献   

10.
自《敦煌古医籍考释》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辅行诀》)收录其中后,一大批中医医史文献学者认定该书出自藏经洞,源于陶弘景。但从《辅行诀》卷首的三皇四神二十八宿图及全书的编排体例等最主要的文本形式,以及关于《神农本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伤寒论》等文献关系的描述考察,《辅行诀》几乎不可能是源自陶弘景的藏经洞遗书。  相似文献   

11.
唐人受到科举制度及崇道思想等时代因素的影响,对陶渊明的人格与诗歌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评判、接受乃至崇拜,至此,曾经被冷淡的陶渊明的诗歌方才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同时,陶渊明又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与突出的诗歌成就,分别影响着初、盛、中、晚唐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气。  相似文献   

12.
陈白沙援诗学入儒学 ,通过做诗呈现其活泼自由的精神追求 ,吐露性情 ,以诗证道 ,自有风韵。他的本体之学讲究自我体悟 ,心与道俱 ,万理一心 ,鸢飞鱼跃。由于他是以诗呈心 ,以诗运思 ,因而不求言说 ,只讲情感体验和操存洒落。白沙心学讲究人生对宇宙万物的觉解 ,但不重视对规范的遵从。它是一种自我受用的精神哲学。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渊明、王维是田园山水诗人 ,他们的诗歌意境以清幽、淡雅而著称 ,两者在诗歌意境创作中有相近之处 ,也有代表诗人个性的一面。被喻为田园山水诗创始人的陶渊明 ,以其平淡自然的诗风成为楷模 ,对后代田园山水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王维则以幽静清雅的诗歌风格享誉诗坛  相似文献   

14.
沈德潜的诗除了反映现实的诗作值得肯定之外,其诗集中大量的山水诗、田园诗和怀古咏史诗也同样具有特色,值得重视。沈德潜笔下的吴地山水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描写其他地区山水的诗兼李、杜、韩等人山水诗之长,并富有理趣。其田园诗熔铸陶诗和盛唐诸公田园诗之神,并能自开生面。其怀古咏史诗则使事典切,诗境浑厚,能翻出新意。沈德潜备受诟病的歌功颂德诗、应制诗在其诗集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即使是这类诗,也不宜一笔抹杀。研究、评价沈德潜的诗要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释道交融共同作用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 ,使其呈现出一种空灵含蓄、平和悠远的情趣。在意象选择方面 ,由于释道交融的影响 ,王维善于选择秋、云、水、莲等意象入诗。释道交融使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具有情趣美、含蓄美、静态美、绘画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富于哲思的大诗人的作品往往有一个显明的精神形态。陶渊明的诗歌所体现的主导思想既不是佛家的,也不是道家的,当然更不是儒家反映民生现实的诗篇。他的诗歌的精神形态似乎是散漫的;然而,正是他的诗歌在表达对生命的感激、对生命体验的真诚、对生命表达的纯粹上,在中国古代鲜有匹敌,以至于逼近现代生命哲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称陶渊明诗歌的精神形态是一种"无明确形态的纯正生命意识"。他似一个无名的神。陶渊明诗歌没有一个明确的精神形态与他独立的人格和精神品格、唯性为适的性情有关,也与中国缺少宗教哲学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诗歌意象研究的方法对陶诗妻儿意象的选择和组合结构进行了微观辨析.文章认为深情远韵的妻儿意象是陶渊明田园诗的特有文学现象,妻儿情怀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之一,妻儿意象包蕴着陶渊明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儒家文化影响和规范着陶渊明的文学性格及走向.  相似文献   

18.
关于梅尧臣的“平淡论”,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梅尧臣所指的平淡之诗,是抒发闲适、隐逸情怀之诗,但不仅限于隐逸诗人所作之诗或隐选诗。平淡是梅诗的主导风格,这并非从一开始便是共识,此观念是后人以陶渊明、韦应物之诗为参照而建立起来的。梅诗平淡风格的诗学内涵,与梅尧臣本人的“平淡论”是不同层面上的论题,区分两者的不同,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梅尧臣的诗风。  相似文献   

19.
刘熙载一生恪守着儒家信仰,特别重视人格修养。他在《艺概》中,把人品摆在了第一位,并明确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这一论诗范畴。他特别服膺陶渊明,认为“陶渊明则大要出于《论语》”。本文试图通过刘熙载对陶渊明论说的分析,以窥其思想及他对人品重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