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江是个舞文弄墨的刀笔小吏,在一部《水浒》中他多次大赋其诗词。其中四首写于他的反革命一生中的三个重要时刻。“诗以明志”,联起来,就成为宋江可耻一生的自供。第一次,宋江在江州浔阳楼上写下了《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又做了四句诗: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一伙抛出反革命政治纲领后狂呼:“刀搁在脖子上也不收回”。以死来表示反革命决心,历来反动阶级中都大有人在,《水浒》里那个在和宋王朝官军作战紧急时“拨马便跑”的怕死鬼宋江也是这样。宋江因杀了小老婆,断配江州途中,梁山英雄想救他上山,他说:“这个不是你们  相似文献   

3.
宋江在江州浔阳楼上酒后题诗一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了宋江对杀惜前充当封建“小吏”和官场生活的留恋;对“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的惋惜和慨叹;对“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反倒“文了双  相似文献   

4.
一个政治集团树起来的旗帜,总是体现着一定阶级的政治纲领和路线,宋江的“替天行道”黑旗究竟是什么贷色?我们不妨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宋江扯起这面旗是有他的险恶的政治目的。他出身于地主阶级家庭,“自幼学儒,长而通吏”。曾在郓城县衙门当过押司,地主阶级立场和所受的封建教育,使他不仅成为一个死心塌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忠的奴才,而且是一个满脑袋装着儒家秕糠的孔孟之徒。由于他在仕途上不能升官晋爵,反而因为杀阎婆惜而刺配江州,自觉“怀才不遇”,牢骚满腹,酒醉后题了一首“反诗”,被蔡九知府判了死刑,幸得梁山好汉劫法场,他才从死里逃生,无处可投,不得已上了梁山。但他并没有因此背叛他的阶级,而是想“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他梦寐以求投降招安,做大宋的高官,时常怀着“忠  相似文献   

5.
宋江这个封建统治阶级的乏走狗,为了在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中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不仅在政治上组织上大耍阴谋,而且从意识形态上大造“投降有理”的舆论,他在几个紧要关头胡诌的几首黑诗词,就是这种反动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决不能轻视这些黑诗词的反动作用。为了更好地揭露宋江投降派的丑恶嘴脸,进一步看清什么是投降派,什么是投降主义路线,我们从中选了宋江的四首黑诗词进行简要的批注,供大家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和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古代中国,官场上最难做的是"二把手",《水浒》中有两个做得非常成功的"二把手",前期是辅佐晁盖的宋江,后期是辅佐宋江的卢俊义。宋江在江州被梁山众人刀下救出后,带着自己收罗的新人马上  相似文献   

7.
《水浒》三十九回,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脸刺金印,发配江州。他在镜中窥视双颊上的刺文,深感前途渺茫,“闷闷不已”。浔阳楼的酒虽天下驰名,却消不去他的心上“愁”。在酒楼上,他想到自己“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上不能尽忠,下不能尽孝,不禁“酒涌上来,潸然泪下”;在“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之中,诌了《西江月》一首,并且“乘着酒兴”写到了白粉壁上: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完兴犹未已,又添上了这样四句: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相似文献   

8.
坚持说金圣叹仇恨农民革命的人,总是以他骂过宋江为口实,说他那是擒贼先擒王。其实只要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在他改造投降的《忠义水浒传》为战斗的七十回本《水浒传》时,关于宋江的形象问题便有着很大的麻烦。因为如果承认宋江心中有“忠义”,则宋江就必然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最终裹胁义军屈膝于王庭是合乎逻辑的结局。而这是和金圣叹的想法南辕北辙的。如果不承认宋江有“忠义”之心,但他又确乎满口是“忠义”的言词,这又当作何解释?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批书人硬是去公开肯定宋江的叛逆性,则在那个时  相似文献   

9.
银子和鸩酒,一个可以供人使用,一个却能致人死命。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宋江却让它们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在他和李逵的关系上,便是如此。李逵与地主阶级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后来却与宋江这个地主阶级的忠实卫道士称兄道弟起来。这里宋江的十两银子起了作用。当他们在江州第一次见面时,便一下子送给  相似文献   

10.
宋江杀阎婆惜是《水浒》的重要情节,作者用近三回书(第二十回~二十二回)的篇幅来铺陈这个故事。可以说它是整部《水浒》的一个“关节”。因为,如果宋江不是杀惜,他这个“仁义礼智信皆备”的忠臣孝子,便可以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直线尽忠,何必“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呢?自然,《水浒》这一曲投降主义的颂歌便唱不下去了。那么,应当怎样评价宋江杀惜这个行动呢?有人说这是他“走向革命的开端”,因为那是为了保卫梁山的“机密”啊! 果然是这样吗?不对。要说宋江有什么事关梁山革命事业的“机密”落在阎婆惜手里,那不过是刘唐送来的——晁盖的感谢信,为报答宋江通风报信之恩特送一百两金子云云。晁  相似文献   

11.
《水浒》中的宋江,在浔阳楼上作了一首《西江月》,其中有两句自夸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宋江究竟有些什么“权谋”呢?请看他一生的反动政治实践。纵观宋江一生,可划为三个大的阶段。上梁山之前是第一阶段,上梁山至投降受招安是第二阶段,投降后至喝毒酒而死是第三阶段。宋江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权谋”。在第一阶段,宋江的“权谋”是企图通过一般的途径往上爬,求得官爵,当皇帝的奴才。他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自幼曾攻经史”,努力学习向上爬的本领,对儒家的一套反动“权谋”揣摩得十分精熟,以至于“吏道纯熟”。这时期他对农民起义军是反对、鄙视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诗言志”。宋江是个攻读“经史”的儒,并不擅长诗词,但《水浒》作者为要把他美化成“全才”,也让他常常卖弄文墨,吟诗作词,言其野心家的“凌云志”,抒其投降派的“中心愿”。总观《水浒》,俯首皆是。但最能暴露他假造反、真投降,甘当地主阶级忠实奴才的,要算浔阳楼上的“反诗”、菊花会上的《满江红》和送给李师师的那首乐府词。因为这三首词,活灵活现地道出宋江从投机革命到叛卖革命,直到镇压革命的全过程。第一首是宋江上梁山前,在得阳楼上题的所谓“反诗”《西江月》:  相似文献   

13.
《水浒》中的宋江,是一个以叛卖农民革命来换取皇帝“恩赐”的无耻奴才。然而,作者却站在颂扬投降主义的立场上,给他戴上了“及时雨”的桂冠。说他能慷慨“疏财”,“端的挥金似土”,常“赒人之急,扶人之困”等等。乍看起来,宋江也真象  相似文献   

14.
《水浒》赞叹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吏道”者,做官的诀窍也。单是“纯熟”二字,就足以表明宋江是一个竭尽全力混迹官场、苦心经营禄位的刁滑之徒。对于这样一个政治投机家“纯熟”的“吏道”,实在是值得我们好生分析研究一番的。宋江“纯熟”的“吏道”从何得来?他自己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不难看出,除了他自己揣摩积累外,大部分却是从“经史”上“攻”出来的。宋江出身地主阶级,深受孔孟之道的熏陶,使他对“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15.
宋江,这是被《水浒》作者精心歌颂的人物,多次借众人之口赞他是扶危救贫,“仗义疏财”、“忠义双全”的“呼保义”。那么,宋江的“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从他亲手用药酒把李逵杀死一事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当刽子手的屠刀已经举起,眼看宋江就要人头落地的时候,是李逵第一个跳进法场。出生入死,把宋江救了出来,使他死里逃生。他是宋江的直接的救命恩人。在以后的无数次战斗中,李逵同样是一马当先,无所畏惧,奋勇杀敌,为梁山泊起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偏偏死在口口声声“义”不离口的宋江手里,这不是不可思议吗?其实,并不奇怪。以宋江为首的投降派,为了推行投降主义路线,就必然要出卖革命,屠杀  相似文献   

16.
《水浒》中的宋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应该基本上加以肯定的正面人物”,还是应该加以否定的反面人物呢?是对梁山泊农民革命运动作出过贡献的“非常杰出的领袖”,还是钻进梁山农民队伍的“蛀虫”?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各种形式的内在联系。”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宋江在梁山农民起义的各个阶段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各种形式的内在联系”,来揭示宋江的本质,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我们识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前言《水浒》的作者,为了美化宋江,歌颂投降派,在全书发展的紧要关头,总要通过宋江的嘴或者以议论的形式。赋诗言志,写下了不少黑诗词。它象一条黑线贯穿于《水浒》全书的始终,同时也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勾画出宋江这条封建地主阶级忠实走狗的肮脏灵魂和丑恶面目。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剖析这些黑诗词。对于我们识别投降派,批判投降主义和修正主义,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宋江瞻顾于“忠———义”两端 ,是受“青史留名”的观念支配 ,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宋江上山前只讲“义”不讲“忠” ,他广泛结交天下好汉是有目的而为之———是为赢得社会声誉以抬高身价 ;他上山后又只讲“忠”而不顾“义” ,力主招安 ,是为走正常渠道成就功名。他一生脚踩“忠———义”两只船是以“青史留名”作为运行轨道的  相似文献   

19.
《水浒》中的宋江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主要人物。“义”作为宋江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被作者大肆渲染和颂扬。于是,长期以来,宋江这个形象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总是一个“讲义气”的人物。宋江的“义”具有相当的迷惑力和欺骗性,直至文化大革命前,还有人为之大唱颂歌。因此,要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不可不揭穿宋江这个“义士”的庐山真面目,弄清楚他所标榜的“义”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20.
《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和宋江是同时由江州上梁山,同时吃皇帝御赐药酒而死的两个人。但这两个形象,代表着北宋末年两大对立的阶级,梁山起义军内部两条对立的路线。在这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小说中,李逵作为全书主人公投降派典型宋江的对立物而存在的,是作者鞭挞的对象。历史上的评论者,绝大多数采取了跟作者相同的政治倾向。明末反动文人金圣叹就借李逵绰号“黑旋风”攻击农民战争是“旋恶物聚于一处”,李逵入水泊,日月无光,故谓之“黑”。我国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些评论者,对李逵亦是贬多褒少,偏重于研究李逵的性格描写,否定李逵和宋江的矛盾是起义军内部两条路线的斗争。当前,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以《水浒》做反面教材,批判宋江,肯定李逵,吸取历史教训,对于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回击右倾翻案风,极其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