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评价性认识与反映性认识的基本区别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的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就在于“他不但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而且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亦即“为了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如果人类不知道客观事物“是什么样”,不知道自然物的性质或规律等等,那就不可能“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人类的活动就会处处碰壁;同样,如果人类不知道客观事物“是否有价值”,不知道哪种自然物对人类“有用”,那就谈不上“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类的活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换句话说,自觉地追求着自身的现实需要的人类认识活动,一开  相似文献   

2.
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国进 《北方论丛》2001,4(4):34-37
自然观作为科学历史的文化背景之一,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受到普遍认同的。然而自然观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在自然观与科学的逻辑关系中,科学是自然观形成的基础,科学在自然观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人类自然观经历了四次演变,即:古希腊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进化自然观-系统自然观。进化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自然科学领域最直观的表述,系统自然观是进化自然观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与自然观密切相关。自然观的不同往往导致发展观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带来不同的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传统发展观的自然观误区使其引导下的实践活动给人类带来了生态价值危机和生存发展困境。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基础,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观。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范式,科学发展观成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的根本指南,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直接指向人类的生态文明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批评了去殖民理论对自然与环境问题的忽视。通过对殖民所运用的自然观进行去殖民化分析,笔者设法对此问题进行补救。笔者认为,迄今为止遏制人为造成的环境破坏的努力,其徒劳无功的原因之一在于:环境行动主义的两种流行路径,即应对全球变暖的路径和谋求可持续性的路径,并不一定对我们目前形成自然观的方式构成挑战,也无法产生强有力的伦理观。笔者吸取环境哲学家里卡多·罗兹的生物文化观,为形成一种去殖民自然观的另类路径指出一条可能的通路。生物文化观强调人类生活方式与非人类生命多样性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美的园圃中,自然美是逾墙而出的一枝,迎风招展,显为人见。面对鲜花绿草,孩童也会喜形于色;置身奇山秀水,文盲也要叹为观止。然而,人类对自然美本质的理性把握,历来是一个难解难分的“斯芬克斯”之谜。自然美美在何处?客观派强调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统一论者则认为自然美在于主体意识性与客观自然物的统一;在社会派看来,自然美的根本之点在于自然物的“社会性”,而这“社会性”又即“客观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可以从马克思自然观找到理论基础。回到马克思自然观,深入挖掘马克思自然观的真实内涵,焕发其当代价值,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超越马克思自然观的外在实在论和内在主体论理解,立足马克思生活世界视野,从存在论出发诠释马克思自然观,是破解马克思自然观前提性误读的关键。超越自然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分立观念,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是过程性的有机体关系,是交互能动的生命体关系,在人类社会状态中人和自然达到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7.
论实践观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宽红 《青海社会科学》2004,42(2):92-94,91
全球生态危机的凸现引发人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以主客二分为基础 ,以人为尺度 ,张扬了人的主体性。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和生态权利作为判断人与自然关系的依据 ,强调了客体的先在性 ,忽视了人的类本性和能动性。本文拟从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入手 ,探讨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主的自然观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和超越 ,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主的自然观在现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希坤 《理论界》2008,(3):93-94
元自然观对自然科学、人类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元气说与原子说分别是东西方的元自然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从自然观的根源上看出引起东西方自然科学思想、社会思想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刘英 《云梦学刊》2023,(2):102-107
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日益遭受质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举人类中心主义旗帜,通过诠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性,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建构自然—文化—历史唯物主义,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感知性。在马克思那里,自然观与历史观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需要重新反思与构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在借鉴吸收壁鸠鲁朴素能动自然观、黑格尔思辨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批判了过去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形成了人与自然特殊的有机论自然观.在当代中国,马克思的有机自然观为树立人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意识、发展社会良性循环经济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奠定了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与卢梭同样发现了文明与自然的直接对抗性,并对人的自然本性及人类的生存走向表示了特别的关注;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类应从人为存在回到自然存在;同样试图通过向人类早期生存状态回溯的方式,发掘对抗各自所处异化状况的有效途径.但二人的自然观在哲学基础、社会理想和审美态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不同,此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从现代性的理论视域来比较庄子与卢梭的自然观,对于批判地吸收他们的思想精髓,揭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二律背反问题,以及更好地建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佑素珍 《兰州学刊》2008,42(5):19-22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立场看,自然观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内蕴于人类生活实践之中。人类生活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即技术实践、伦理实践和精神文化实践分别体现着自然观的三个维度,即技术维度、伦理维度与审美维度。可见,时下理论界所倡导的环境伦理既非一种矫情,也非自然观的全部,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之一,即伦理之维。从人类生活实践出发,恰当地将环境伦理视之为自然观的伦理维度,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先验感性论,显现在我们视域中的自然物与我们之间存在情感性、本源性关系,我们与自然物之间的情感是构成性的、不可剥离的。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把握因此而成为必然和可能。与中国传统的关于自然美的理解相比较,基于先验感性论的自然物之美的欣赏重点是自然物的感性形式及其与自然物生命的完美结合,其终结点并不导向充满想象意味的道而是停留在自然物之中,自然物在对其审美的把握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而不是可以扬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核心是人在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如何达到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活动导致了其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急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引导科学的生产实践活动。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继承和发扬,从构建社会文化、尊重生态多样、坚持科学发展以及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能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导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相似文献   

15.
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然观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考量,也是人类自身成熟状态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自然发展过程(天然自然—人工自然—生态自然)与自然观演变进程(天然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相吻合的考察和分析,指出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阐明了其研究对象上的独特性、研究角度和方法上的新颖性及其基本性质上的前瞻性。这一研究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并有效地指导生态自然的创建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王瑞雄 《理论界》2023,(11):29-34
《周易》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宇宙论或自然观中。在自然的生成上,《周易》主张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生生不息,强调生生的顺成性、反生性、交互性、开放性和时机性。在自然的秩序上,《周易》提出了天地父母、万物同胞、宇宙一家的关联结构。在自然的意义上,《周易》强调天地生物之仁德,显示了一种无目的和无意志的道德宇宙观,并以此作为圣人治天下的模范。《周易》“生生之仁”和“万物一家”观念,有助于在生态危机背景下对机械论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一) 自然美的本质是什么?李泽厚同志认为,“一个自然物美不美,对一个自然物能不能产生美感,能不能欣赏它,这决不偶然,它首先并不决定于人们的社会意识,而首先被决定于自然物在社会时代中的广泛客观社会性质。”自然物的这种客观社会性就是‘人化的自然’,就是“把自然美的产生、发展放在与客观社会的历史行程的联系中考察,从实践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中,历史地具体地来把握和了解自然对象与人类生活实践的丰富、多样、复杂、变化的客观联系,它对人类生活的客观的关系、地位、作用、价值、意义等等,说明它们构成了自然或自然物的社会性,而这种客观社会性就是自然美丑的本质”。由此可以明显看到,李泽厚同志认为自然美的基本特征是由自然事物的社会性规定的,而作为自然事物的这种社会性,又是以自然、自然物对人是否具有经济方面的“有利、有用、有益”为尺度的。当自然事物通过实践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产生经济功利性时,自然、自然物就具有了社会性,就成为美的。我认为这个论断不能正确地揭示自然的美丑本质,因此愿提出浅见求教。 (二)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哲学教科书中的重要命题。学术界对历史的自然性有客观必然性、物役性或者实践制约性三种解释模式。按照古典自然观的解读,在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是自然史的观点中,马克思强调人类生产的能动性是历史发展的本源,人类生产的能动性的辩证发展——而非物质必然性——规定着历史的轨迹,这种解读模式可以包含前三种解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赵笑蕾 《兰州学刊》2014,(12):42-45
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考察后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除了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反复论述了共产社会实现的历史条件之外,还从自然观的视域,即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物质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及历史自然观的角度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作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自然生态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古老的课题,近年来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它反映了人类生存环境意识的觉醒和人类对生活质量、目标的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一方面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对象性关系,另一方面则是类和环境的关系。新的时代迫切需要我们实现征服论自然观向协调论自然观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