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狄德罗曾坚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日趋深入,理性终将战胜迷信,科学定能消灭宗教。二百多年过去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们对宗教的热情却有增无减。为什么宗教经久不衰?宗教的存在与人类自身的存在有没有某种必然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宗教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对宗教道德的批判,既有冷静而精辟的说理和详尽的论证,也有满怀激情的怒骂斥责,更有机智尖刻的讽刺嘲笑。这些笔锋犀利,生动活泼,才华横溢的无神论作品,今天对于我们弄清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唤醒人们的宗教迷误仍然是有意义的。 一 基督教道德是基督教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宣称:上帝是道德的立法者和楷模,道德就是上帝规定的,命令人们绝对服从的东西。因此,没有宗教就没有道德。基督教道德集中体现在“十诫”中,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信德”,即要信仰上帝:遵守上帝的诫命;(二)“望德”,即要忍辱负重,逆来顺受,轻视现世生活,虔诚地  相似文献   

3.
<正> “上帝不是在掷骰子”,这是爱因斯坦常用的一句口头禅。对此很多人感到诧异,象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难道也信奉上帝吗?这个问题也曾引起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人认为,爱因斯坦信仰的“上帝”决非宗教徒所信仰的拟人化的上帝。诚然,这种理解是对的,但仅仅指出这一差别是不够的,因为它只回答了爱因斯坦“不信仰什么”,而没有进一步说明他“信仰什么”。爱因斯坦是一个有着深沉宇宙宗教感情的人,而且在科学史上,与爱因斯坦有着同样宗教感情的科学家也不乏其人,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如何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我们了解科学家的思  相似文献   

4.
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到何方去?人究竟是万物之灵长,还是一种卑微的生灵,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还是上帝的子民?这类疑问从来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经常思索探询的问题,宗教和文学毫无例外地也会要涉及这类问题,但两者对此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下面试作比较和论述。 一、人——创造者还是奴仆? 按照常理来说,宗教和文学都是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东西,这对于现代的普通民众而言似乎是非常明确毫无疑义的,但对人类的祖先——远古先民来说,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倘若我们再换一种眼光,用科学和历史的眼光来研究看待这一问题,那情况也同样并不简单。 在各种宗教看来,人皆是神、是上帝、安拉创造出来后,没有神的创造,人类就不会诞生。例如基督教便认为:上帝是天地的主宰、万物的创造者,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宣传无神论有密切的关系。无神论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否认鬼神的存在,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没有什么神灵和上帝,没有什么“造物主”,要把人们从蒙昧,落后的状态下推向文明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又批判了各派无神论学说的错误和不科学的地方,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广到社会现象领域中去,具体地研究了有神论和宗教的起源,正确地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无神论学说的思想体系,把无神论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6.
“民族”一词,多年来使用上很不一致:或在习惯上泛指历史上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或就它的科学含义确称一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古代民族”说,斯大林提出了“近代民族”说,人们随其所是而各采斯说,发表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对于这两种学说以及各家的主张,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连带关系?而在具体运用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又如何去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民族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这篇短文,拟就这几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科技进步所造成的高度物质文明,究竟给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会出现广泛而深刻的道德危机?“四人帮”横行时期,曾经有人危言耸听地宣称“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现在也有人担心“科技引进,思想后退”。那末,科技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究竟是互相促进还是互相排斥的呢?  相似文献   

8.
道里所谓天道观是指宗教信仰中的天神崇拜而言,这是一种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始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了宗教,在阶级社会的萌芽时期,结合着社会上的“人王”出现,上帝的崇拜因之产生。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已经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随着国家的产生及其强大,人们开始把神想像为高高在上的全能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9.
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商家动不动就口口声声称消费者为“上帝”似乎已无从考证;但一段时间以来消费者常常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频频被商家算计却是不争的事实。 被稀里糊涂地称为“上帝”的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经常有着怎样的遭遇?  相似文献   

10.
(一) 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因或因素是什么?自从人们用文字记载历史以来,就产生了各种关于历史的学说,不同的历史学说则给予不同的回答。古代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地理环境、人们的心理状况以及社会结构都对历史运动发生着显著的影响。在欧洲中世纪,在历史领域内,神学占着支配地位,天主教主教奥古斯丁右《上帝之城》中断言:“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再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存在,除了上帝的启示外,再没有什么人类的历史。”他认为,整个历史都是神的信徒和撒但的信徒的斗争史。托马斯·阿奎那则认为,一切个别的存在、个别的历史事件都是偶然的,但从整个宇宙来看,有一种绝对必然的存在,即上帝。这些历史学  相似文献   

11.
<正> 英国学者海伦·加德纳指出:“否定世界和肯定世界这两倾向在张力下的共存,也许是每一种宗教的本质。”这话颇有见地。所谓“否定世界”是指宗教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所谓“肯定世界”是指宗教又植根于现实世俗世界之中。神与彼岸世界的超越性和人与此岸世界的现实性构成宗教的基本命题。正是在解决这一命题中产生了宗教的调适功能。 一、调适是宗教产生的功能性根源 事物的实质性定义揭示现象是什么,而功能性定义则把注意力放在现象会做什么之上。从宗教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调适就是宗教与生俱来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认为,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那么,人为什么要创造一个神,然后又拜倒在神的脚下,虔诚地敬拜神呢?历史上的思想家们作了许多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解释,恐怕都不能回避人与神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是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关系。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才需要创造一个神呢?一般说来,是在人还不能驾驭自然、社会的时候。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是一位自觉的坚定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但他的社会观基本上是唯心的。他认为,在人类的社会历史领域里,是建立不起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的,因为科学只研究存在,而不涉及价值和目标;至于理想社会的目标,则古代圣贤已经提出来了,科学只提供实现这种目标的工具和方法。他认为,“对于经验世界中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就是他的“上帝”。他把献身于这样的“上帝”的信念,称之为“宇宙宗教”,把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称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識形态,它是現实生活在人們头脑中一种虛幻的、颠倒的反映。恩格斯說:“一切宗教,不是別的,正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人們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們头脑中的幻想式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間力量的形式。”(《反杜林論》)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科学是宗教的死敌。科学的每一发現都打击着宗教迷信。科学和宗教是根本对立的。科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識是和所謂“神的意志”的宗教教义根本对立的。宗教是虛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他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也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爱因斯坦的社会观,不仅深受他的个人经历和科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与他的哲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他的宇宙宗教的上帝概念在社会领域中的自然延伸。因此,爱因斯坦是在他的宇宙宗教“上帝”概念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和消除他所经历和感受到的种种社会不幸,主张构建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社会。这种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具体表现为“和谐的人”和“健康的社会”的统一。在爱因斯坦的社会观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时代局限和主观失误。  相似文献   

15.
<正> 宗教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讲,宗教依然是一团谜。人们不断发问:宗教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化呢?答案纷纭杂陈、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宗教乃是一种情感与认识尚未分化的文化形态。一、宗教的情感因素如果单从认识的角度去评判宗教,宗教似乎只有荒谬可言,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简直是难以置信的。然而,宗教毕竟产生了,并且始终存在着。究其原因,就在于宗教并非完全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人们在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是十分自然的。“趋同论”者运用比较方法得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将趋于同一”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根本错误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的比较方法?“趋同论”者的结论为什么是错误的?他们的比较方法失足在哪里?这些就是本文将要着重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规律”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说到“规律”。然而,究竟什么是“规律”呢?或者,我们究竟应当如何为“规律”下一个准确而又全面的定义呢?笔者在所接触到的哲学书籍和论文中,见到了不少互有差别的定义。比如,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一切物质的运动、发展过程都具有某种一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这就是物质本身所周有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认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只有一个,就是看这个社会的经济生产水平,以及科学与技术的水准,即社会的发达状况。但是社会的发达状况只能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之一。另一尺度是社会的健康状况。然而,历史证明社会的发达与健康并非总是同时存在,但一个社会必须既是发达又是健康的,才是高度文明的。那么,“健康社会”究竟是指什么?它的依据何在?它有哪些特征?这一命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何在?这正是本文所要谈及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人的价值?怎样对待人的价值?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关注、争论的一个问题。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并加以宣传,对于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和调动人们的个体主体能动性都有较大的意义。人的价值概念的确定在古代和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在思想界占了绝对统治地位,人被视为“天”、“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说:“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①本文试图对太平天国所特有的宗教形式的出现,作初步的历史说明。从而有助于回答这样的问题:当时中国的现实生活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一种外来的宗教学说有可能对农民先进分子产生吸引力,而带着西方色彩的“皇上帝”竟能成为农民革命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