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叶先生的教学思想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说的:从事“教”的活动的是教师;“为了不需要教”,是“教”的目的,是教师活动的依归;但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的,即学生在接受“教”的过程中,要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生前一再强调“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主张。他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会学生自己学语文,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用之。这是叶老一贯的教育思想,也是叶老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对于深化我国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开创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笔者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渐进过程。教师…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从几十节语文常态课调研中发现,不少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造成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很被动,教学质量不尽人意。殊不知,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体成长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我们认为,学生有预习习惯,学习思维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达到“教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一、把握预习特点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有备斯可以无患矣。”但不是“有看书”就是预习了,预习有它的特点。1、时间性。即略提前于教学进度。哪一些内容先教学,先预习那一…  相似文献   

4.
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两个字:“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不是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自己能够学习了,不需要教。世界上的事情学不完。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老早就提出的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而在师范院校,教还要使学生会教。因此,在中师语文教学中,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全过程不仅要体现师范性,还要突出示范性,要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会教”。示范性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所谓示范性,就是指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但在思想品椅上影响学生,还要在教学上(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示范,并通过学生的认真学习,培养思想素质好、知识渊博、有较强的从教能力的未来的合格教师。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学态…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根据中师培养的目标,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必须体现师范性特点,切实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使学生能教”,即为小学培养自己能写,又会教写文章的师资,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目前,各种教材中大体提出观察、采集、感受、想象、思维结构、语言表现、修改等几种能力,其中观察采集与感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促进自己的学习。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的意识尚未真正的确立起来,也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相似文献   

9.
<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生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所谓“不需要教”,意思就是让学生不依赖于老师,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上升到“会学”的新高度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以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所谓教学过程就是“教”和“学”有机结合的过程。 “教”是教师的职责,“学”是学生的任务。“教”是“学”的手段,“学”是“教”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实践证明:教学中忽略了哪一方面都是徒劳无益的。 本人由于工作关系,近年来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总结学校各阶段“教”与“学”的情况,发现不少教师教学之所以不成功或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有力保证,然而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笔者在新型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田野 《新天地》2011,(8):84-84
“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得目的是以培养人才需要为目标,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知识、能力的教育。而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是“学”而不是“教”。  相似文献   

13.
旧的教育观强调以“教”为主,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可喻为“授人以鱼”。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中已越来越注重“教育”中“育”的作用与地位。这种新的教育观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因而,更加注重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改过去的“授人以鱼”为“教人以渔”。本文基于这一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语文教育整体改革是个多层次的概念.据此本文首先概括阐明了叶圣陶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包含的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叶老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对21世纪语文教育的重要指导价值.作者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学科教育改革整体性系统工程的观点,认为着力培养自学能力,训练思维能力,变“教”之有限为“学”之无限,学生才能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大有作为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论指出:“学的规律”是“教的规律”的基础.探索学生“学的规律”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上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就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学,教师也就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辉 《阅读与作文》2012,(10):30-32
“英语难教”是不少英语教师发出的感慨,“英语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下面结合自己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校是一九八○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市属地方大学(原名本溪基础大学)。现有学生1033名(内含在职培训班学生188名),教职工235名。由于学生全部来自本市,有不少学生家长与学校某些领导、教职员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不少家长在社会上居于不同领导岗位,因而形成各种复杂的关系。有些学生往往依仗这类关系,认为已是手捧“铁饭碗”,在学习上存有“六十分万岁”的思想,读几年,“轻松地混个文凭”,以为毕业时一定能分配到个理想的单位。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学习不努力,政治不上进,组织纪律涣散。当首届毕业生临近分配时,这些怀有“特殊打算”的学生与家长力图通过关系网,达到自己的目的,面对这种纷纭复杂的情况,学校党委认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语文教师的眼里,作文教学似乎成了一个模棱两个的教学范畴:可教亦可不教,需要教亦可不需要要教。同样,在很多老师看来,作文教学是一个投资大见效小的低回报产业。不少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以语文教材的教学单元为依托 ,以学习方法指导与训练为主线 ,将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开放型单元教学模式 ,又称“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指导思想和“大语文”教育观。其理论依据是生理学、心理学、认识论和系统论等基础科学 ,旨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全面提高素质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领悟和应用:“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基础;“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教”也会自学:“教”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教”也能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