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乐府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的一座高峰。它通过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叙述 ,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灭绝人性的残酷和荒谬。它带给人们的震撼不亚于《荷马史诗》所表现的战场撕杀 ,千百年来激荡着关注妇女命运的所有人的心灵。诗中的主人公兰芝是位美丽聪慧而又勤劳的妇女 ,与丈夫相亲相爱 ,感情甚笃。不料小夫妻的恩爱竟招来婆母的不满 ,强令仲卿与之离异。仲卿和兰芝依依惜别 ,相约不日重聚。然而兰芝回到家中又置身于兄长的摆布之下 ,硬逼其改嫁。兰芝无法与不能自主的命运抗争 ,为了表达对仲卿爱情的忠…  相似文献   

2.
在《孔雀东南飞》(下称《孔》诗)的评价上,曾有一段时间出现过“扬刘抑焦”的现象。有一些文章立足于批评仲卿的软弱;对兰芝的反抗性格则突出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当这种评判超出一定的界限时,人们不禁要问:仲卿既然是个软弱无能的货色,兰芝与他依依厮守有什么价值?兰芝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小媳妇,她处处体现着强烈的反抗性格,不正是“理所当然”要受到焦母的驱遣吗?随着评论的深入,另一种对立的意见随之而起。有的同志认为,仲卿是坚强的;有的认为,仲卿的反抗没有兰芝那种  相似文献   

3.
《日出》塑造了一系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悲剧女性形象。曹禺以对中国女性的同情和理解,用深沉哀婉的笔调描绘了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背景中,陈白露、翠喜和小东西等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她们复杂的矛盾心理及其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些女性人物的悲剧增添了作品控诉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奥尼尔善于从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斗争探讨现代人在失去精神信仰后的惶惑不安以及必然失败的悲剧命运,同时通过肯定人物在追求失败过程中表现出的尊严与力量,赋予这些失败的人物以悲剧美感.《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和《悲悼》是奥尼尔四部著名的心理悲剧,表现出奥尼尔对人物心理世界的深邃透视和人物心理冲突产生的巨大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5.
悲剧的本质,就是美。悲剧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我们考察悲剧的本质,应该按照马克思提出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思维的方法,以美的本质为起点,进而考察美如何展现为悲剧,悲剧如何体现着美,从而认识悲剧的审美特性。 美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包含着有意识性及自我意识性,追求自由的能动性、改造客观的实践性、以及存在方式上的合群性及个体性等具体规定。人的本质力量是从古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自然属性,(据朱光潜先生考证,这里的“本质”一词在德文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马克思说:”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无所不在的"恶",而"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在悲剧中,莎士比亚一方面表现人的理性力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和悲剧性处境。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基督新教对人的本质理解是一致的。从莎士比亚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基督教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三、历史的印证美的本原在人;美是人的某种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的形象显现(或曰“感性显现”);作为美的内容的人的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通过四种方式,形象地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审美观照的对象.这是我们关于美的基本思想.这些从现代科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得到论证的基本思想,既符合于审美事实,也与马克思在其《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表述的关于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关于人化的自然,关于美的尺度即人  相似文献   

8.
论《史记》人物悲剧超越性的艺术之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并不是由于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深刻的体悟中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通过浓墨重彩的艺术烘托,使得这些悲剧更具有震撼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崇高美、悲壮美。超越性是司马迁笔下人物悲剧的共性,司马迁主要是通过对悲剧人物超拔的行动、超凡的才智、超常的功绩及超然的赴死等艺术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戏剧是关于奉行个体主义的人的悲剧。古希腊悲剧中,悲剧英雄与人以外的力量进行抗争,而由此引发的失败和痛苦使悲剧英雄和观众意识到人自身的不足。恰是这一对人类不足的认识构成古希腊悲剧的高贵,即悲剧感。奥尼尔悲剧中,神与社会的力量被弱化至虚无,他专注于描述悲剧人物的失败和痛苦本身,使其因自恋而自怜。剧作家和悲剧人物所秉持的个体主义至上思想抑制了古希腊戏剧意义上的悲剧感的产生。在个体主义赋予的自由意志下,奥尼尔悲剧人物却依然为人的自我身份而困惑,并表现出与宗教、社会或他人的隔离与疏远。  相似文献   

10.
爱姑的悲剧既是爱姑封建婚姻的悲剧,又是中国农民阶级对于地主阶级斗争失败的悲剧;中国农民性格上的弱点和认识上的糊涂是造成悲剧的主观原因;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悬殊是造成悲剧的客观原因。鲁迅通过这一悲剧的形象描绘,既揭示了农民没有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又使人们看到了农民具有足以打击封建主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三国演义》中 ,吕布是个引人注目的短命人物。吕布的人生历程 ,形象地揭示出人仅有外表和才艺是不行的 ,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和人格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一小福子是带着老舍对真善美的探索和追寻的美学理想走进《骆驼祥子》的人物画廊的。她是作家理想中的一个悲剧形象。小福子形象的创造充分显示了老舍以严肃、沉郁、悲怆为主要特征的悲剧美学风格,并与整个作品一起标志着他前期悲剧美学思想的臻至成熟。悲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老舍认为悲剧“主要的是表现人物(并不是坏人)与环境与时代的不能合拍”,“描写人物在生死关头的矛盾与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在他看来,悲剧主要是表现人的命运,即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而人物“与环境与时代的不能合拍”,这是酿成悲剧的根源。他的悲剧作品中的人物总是置于这种矛盾冲突之中,以充分展示人物的善良品格和欲求,并使之与环境交搏而最终归于失败的悲剧命运。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  相似文献   

13.
在《史记》中司马迁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思考着天人共参的历史时势下人的本质悲剧,并以历史人物的临终语言作为中介,从悲剧主角、悲剧态度、悲剧效果、悲剧内涵、悲剧根源等不同角度成功地展示了《史记》特有的悲剧美,使它成为一部真正的中国人的悲剧力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悲剧和古代希腊悲剧在悲剧人物的基本特征上都体现了作为悲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但在悲剧人物的品质和地位上则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文章从中西美学对悲剧和崇高的不同理解、对美的本质的不同把握以及悲剧题材的不同来源等方面,分析了形成中西古典悲剧人物差异的美学根源.  相似文献   

15.
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人物的遭遇和社会环境描写入手 ,揭示人物的不幸及其与性格的关系 ,具体解剖了祥子悲剧的内外条件 ,从而揭示了祥子形象及其悲剧的意义 ,并对作品中创作方法的运用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个人与整体间存在的必然矛盾冲突的探讨,揭示出美作为一种合目的、合规律的自由形式所蕴含矛盾冲突的本质力量,美的哲学是人的本质最完美的展现,美的哲学为现实服务的途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从而为美育及艺术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勾划出哲学的依据,并丰富提高和不断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读鲁迅的小说,我们的确常有“重压之感”。这种“重压”,来自作品那深重的悲哀,深广的悲愤,是鲁迅小说的悲剧美所引起的情感效应。悲剧美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鲁迅对此有过精辟的分析和概括:“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所谓“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涵盖甚广;但从鲁迅小说所描写的悲剧事件和悲剧人物来看,它主要是指人的生存价值:“毁灭给人看”,即是描写人的生存价值的被粗暴否定。因此,鲁迅小说的悲剧其悲剧本质只能是:“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西悲剧在悲剧冲突选择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悲剧最根本的不同就是选择悲剧人物和悲剧冲突的不同。中国悲剧的悲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外在的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势力的过程中,西方悲剧的悲剧冲突则主要表现在内在的人性善战胜人性恶的过程中。中西悲剧的悲剧冲突的解决却是相当一致的。这就是它们都追求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进步的统一。因为中西悲剧的悲剧人物不同,中国悲剧的悲剧人物是完美的,所以中国悲剧是通过否定和拒绝邪恶势力来完成这个统一的,而西方悲剧的悲剧人物是有缺陷的,所以西方悲剧是通过否定人自身的缺陷和罪过来完成这个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酒神本质:尼采的悲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尼采认为,希腊悲剧在本质上是酒神艺术。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了悲剧的酒神本质:一、悲剧起源于酒神颂音乐(D ithurambos),悲剧诞生的过程是酒神音乐不断向日神的形象世界迸发的过程;二、在悲剧中,日神形象仅是表达酒神冲动的手段;三、悲剧快感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即通过个体的毁灭而给人的一种与宇宙本体结合为一体的神秘陶醉。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善于用丰富的色彩词汇描绘自然,刻画人物并使之与故事情节有机结合,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文章通过对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用色彩刻画女主人公形象的评析,烘托出女主人公的性格、行为特征及其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出造成其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