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学生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或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语言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如果某个外语结构在母语中有对应结构,在学习中就会出现正面的“迁移”现象,即母语中的这一结构直接转移到外语中。如,汉语和英语的基本语序均为S+V+O,所以中国学生就可以借助于母语的词序用英语词汇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但是如果某个结构在外语中没有对应结构,或母语…  相似文献   

2.
二语习得和翻译具有本质上的联系,两者都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第二语言的学习不仅包括对于语言本身的掌握,也包括对二语文化的了解。翻译的过程就是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过程。翻译有助于促进二语习得,是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与二语相互作用的中介。通过翻译过程中双语语言文化的对比,学习者能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二语语言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到准确、有效地运用外语的目的。因此,翻译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大都集中在外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上,如第二语言和母语的比较分析,语言与文化教学关系等问题。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的外语教学研究一直在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对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担当的角色的研究重视还不够。外语教学是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具体说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日常交际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与说本族语者的直接交往而学习第二语言;二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而学习第二语言。教师认识和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这些规律,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外语的内在化过程,努力创造适应语言习得的课堂环境,培养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除了母语之外的第二门语言(简称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使用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一种过渡语系统,是一种不断向目的语系统靠近的近似系统,是语言学习者自己构建的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并以此作为理解和生成第二语言的基础。研究中介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对我们的教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过渡语在外语学习中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过渡语的分析,指出它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了过渡语与外语学习、语言错误之间的关系,说明过渡语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外语教师必须认识到过渡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语言过渡系统,并有责任引导学生避免过多使用过渡语,尽可能减少过渡语给语言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于学习者个体而言,外语比母语和第二语言难学,而难学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与外语的关系不及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关系那样密切.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关系密切程度往往决定了学习者对该语言的依赖程度、学习需求和语言使用或练习频率.这正是外语、二语、母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对于学习者来说,当外语学习像母语习得一样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反复练习的活动时,外语学习才会有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语言习得理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析:怎样区分"外语"和"第二语言"以及"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两组概念;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有何异同;如何理解中介语理论中的错误分析问题;外语习得是一种重新建构过程还是一种重新创造过程等。同时,作者提出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受母语的干扰一直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外语教学几个难题中的—个。Twaddell(1965)指出:“就两种语言之间的习惯而言,语言的非强加性(non-reinforcements)和对立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比较我们将会发现两种语言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远非一个富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所能意识到的。”虽然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在50和60年代后期已趋衰落,因为人们为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已提出更新的解释,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人怀疑这一事实:即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大量错误可归咎于“母语的干扰”。George(1972)曾评价说,在学习目的语所犯的错误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错误可以归咎于母语的干扰。因此认真地比较分析学习者在学习某一目的语时所犯的错误将有助于发现学习目的语时某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迁移(transference)是指学生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和方法对于学习新知识、技能、技巧和方法的影响与作用。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而一个人,一旦掌握了第一种语言,母语,这种语言就必将成为他终身离不开的工具,所以,一个人学习外语,尤其是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即在学生对外语语言体系熟悉之前,母语是可以吸取经验的唯一语言体系,这样一来,很容易就把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结构运用于外语学习,也就是说,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都熔铸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语言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因此,美国语言学家罗比内特说:“语言的使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一关系,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说,在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对目的语(第二语言)文化的学习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也证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管是否有所意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介绍都不可缺少。我们应该把文化因素的导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种第二语言的习得离不开牢固的母语基础。马克思说:“一个新学外国语的人,总是把外语在心里译成自己的本国语。”(《汉语教学法》第十七页)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和干扰,表现在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和干扰,常常会使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要以母语为标准来套用所学的语言,辨认语言的是非曲直,总会认为在自己的母语里是这样,在其它语言中也应该是这样。会产生一种“对等”的意识。同时认为双语教学也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创造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习得并不是对语言机械模仿的结果 ,而是大脑对外部语言信息的内在化的结果 ,这一过程是一种创造 ,因此 ,语言创造性的培养是外语学习的关键。但是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存在着诸多差异 ,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就应该尽量创造类似母语习得的场景培养学生语言的创造性。Wilhelm Vietor教学思想及方法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从语言的共性来看,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带来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但从语言的个性来看,母语迁移也会给第二语言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从语音、语义、词汇和句法等层面探析了湘方言对湘籍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伴随着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体现在二语学习的每一个方面,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外语教师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语言迁移角度,讨论了母语对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是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一种母语和目的语在语言文化层面上的互文作用,而这种互文关系也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作为一种互文性活动,涉及原文和译文一系列的语境,对于译者,尤其是正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译者而言,则要求他们对母语和目的语、原文和译文的不同层面进行了解,尽可能掌握二者的相互匹配的互文本,这样才能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和中式英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它可分为个体石化和群体石化两种形式,其形成原因有母语迁移、培训转移失误、外语学习策略、外语交际策略、目的语过度概括等诸多方面,而解决方法可以重视母语的正负迁移、正确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重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文化差异在外语学习中形成的障碍日益突出。传统的教学法已无法满足外语学习及交往的需要。因此,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并了解母语及外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须利地完成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本文从词语、交际语言、翻译、阅读等方面就此进行论述。多年来,外语教学只偏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常常忽略了与其有着连带关系的相关文化的学习。如果外语教学与外语国家文化脱离,往往会使不同国籍的人说同一种语言时,产生感知上的差异。因此,要想全面地掌握一种语言,就要走出词汇—一语法—一句…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与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研究是二语习得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意在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英语与汉语的差异以及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等方面探讨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和交际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排除母语思维的干扰,使思维与目标语达到一致以形成外语思维这一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按照行为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L2)和外语(FL)时所犯的语言错误大多数是受其第一语言母语(L1)影响造成的,因此行为语言学非常注重研究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以前所学的语言对新语言学习的阻碍干扰的方式”(Ellis,1985:22)。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这样。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语言的干扰只是第二语言学习中诸多错误产生的根源之一。Ellis在对第二语言错误作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之后阐述道:“语言错误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现象,而作为其因素之一的语言干扰(inter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