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利益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体制的转型,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大变革,而且是利益关系的大调整。本文从妥善调整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角度,对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利益补偿原则与手段,以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H-O的2×2×2模型基础上建立一个N×2×F模型(N,F≥2),将FD I参与贸易情形下的贸易利益与投资利益进行了分割,并将有无FD I情形下贸易利益分配的主体、对象、机制、影响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关于这一点,理论界有不同的归纳或提法,本文只探讨这种质的规定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利益关系,研究它产生的原因、内容,以期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马克思恩袼斯全集》第18卷,第307页)。这种经济利益关系又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象我国 相似文献
4.
5.
举世瞩目的科索沃战争在经历了北约78天的狂轰滥炸之后,终于平息下来。科索沃战争刚刚结束,人们便普遍开始对这场危机进行反思。因为科索沃战争本身就是个谜。在科索沃没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没有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没有任何一个北约盟国在那里受到威胁。那么为什么美国甘愿冒弃联合国安理会于不顾的巨大国际舆论压力,甘愿支付巨额的军费开支进行这样一场战争?美国的经济利益又怎么会与科索沃战争有关?让我们拨开战争的迷雾,看看隐藏在战争后面的经济利益是如何左右战争的。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是密切的。战争和一定社会集团… 相似文献
6.
从利益的角度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在其背景下的国际利益关系的态势,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拥有绝大部分大型跨国公司,比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加强了政府权力,国家对外经济活动干预明显有力;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发达国家处于控制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参与,需要有其自己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7.
8.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变动、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浙江学刊》2000,(3):58-65
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这是迈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一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本文在描述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和分析由此带来影响的基础上,从加快改善城乡社会结构、合理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大力推进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在社会、环境等领域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企业如何处理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问题上的各种观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其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对如何使企业能够担负起其应尽的社会责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着地区局势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投资风险上升、海上运输通道受困等多重威胁,敏感性和脆弱性与日俱增而屡遭重损。二战后,欧美大国逐渐构建起完备的海外利益维护机制,为海外经济利益的发展与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中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历史经验,从战略框架搭建、国内立法与政府机构设置、国际机制改革与创建、海外军事力量投射与运用、民间力量培育等层面着力,构建海外利益维护机制以提升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效果的要素分析杨森林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日益成为国家间进行经济合作和经济联合的重要形式。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期望通过消除彼此之间的贸易障碍如其他歧视性政策,获取贸易及分工协作的利益。然而,在过去数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人多数一体化组织并未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中国在东亚不同的经济合作模式,即“10+1”、“10+3”以及“10+6”中的经济利益。分析结果表明,从直接的贸易投资利益、间接的宏观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经济利益来看,中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利益最大,其次是在东盟的经济利益,而且中国在日、韩、东盟的经济利益都远远超过在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经济利益。然而,从国家经济安全利益来看,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对于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安全至关重要,而日、韩、东盟则对中国的成品油进口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比研究中国从“10+1”到“10+3”、以及从“10+3”到“10+6”中的经济利益增量以及成本增量,本文认为,“10+3”是对中国最有利的一种经济合作模式,其他合作形式对中国也有重要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应适当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股东至上主义"是盎格努-萨克逊体系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但是它却忽视了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悖论。而在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同合作情况对企业的经营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于是,利益相关者管理逐渐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视。虽然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提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经济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博弈的纳什均衡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利的或低效率的,而在政府有效政策的支持监督下,博弈的纳什均衡可以得到改善,使博弈达到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进而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各个经济主体都受益的互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志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1)
加强宏观控制不是重新把企业管死,而是更积极地帮助企业从旧体制的框框走出来,获得真正的活力。本文作者认为,在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寻求宏观控制机制必须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的多元经济利益体系出发,研究各类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决策过程,以及它们行为的特点和后果。多元经济利益体系下的宏观控制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这样的宏观控制机制从总体上说是间接的控制机制。它包括功能、形式各不相同而又互相制约、补充的多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方法,以及相应的立法和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农村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农村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丰富且易获得的资源,以其共享性、非消耗性、可再生性等特点而成为促进农民观念更新、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就发展农村文化资源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理论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其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理论除古典经济学派以外,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关注越来越少。尤其是现代主流经济学乃至于舍掉生态要素分析,其根源在于分析方法的线性化、要素分离的形而上学范式、研究视野的封闭系统论观点以及制度分析的代际产权观。因此必须以演化论方法重新整合包括制度、自然资本等要素在内的经济增长变量,以代际产权理念重构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18.
19.
私营经济两大阶层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其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营经济两大阶层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近期看以合作互利为主,对立为次;从长期看,对立关系始终存在,是否会演化为激烈的对抗取决于政府调控的力度。调控应以公平和效率为尺度,从逐步增加雇工阶层劳动收入、引导雇工阶层将储蓄转为直接投资、引导雇主阶层把非劳动收入的一部分转为公用、抑制雇主阶层的挥霍炫耀性消费和取缔其非法收入五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经济活动的群体性,利益一定是通过分配得到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形成是各种权力博弈的结果,权力的格局决定分配的格局,分配体系与权力体系是同构的.而权力结构是由经济主体所掌控资源的重要性、稀缺性和可替代性决定的.为了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优配置,进而实现社会利益和社会福利的优化,在同一层级内对于不同经济主体要求权力对等,同时确保每一经济主体权力和责任对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