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青川县委县政府面对困难,科学研判,带领全县人民积极应对,牢牢把握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两大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止滑回升,加速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主动,把握机遇,扎实工作,全县呈现出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灾后重建加速推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的两年恢复重建,这里重新充满了文化的气息。雕梁画栋,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微风吹过,灯笼轻轻地摇晃,一副红色的春联在冒出大片嫩叶的树枝下跳跃:“人和家顺君万福,富贵平安纳千禧。”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胜之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灾后重建情况,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使灾区总体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省长蒋巨峰赴青川、绵竹、遂宁等地调研,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狠抓产业重建,积极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记者前往青川了解灾后重建情况,乘车抵达这座深处山间谷地的县城时,放眼望去,那一幢幢安居小区、医院、小学,那一条条重新铺展的道路、桥梁已经拔地而起。县城的每个角落都传来重建的声响,废墟与新房共存,焊枪发出的火光四射,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坚强的青川到处透露出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受“5.12”特大地震和围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德阳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今年以来,德阳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在投资的强力拉动下,德阳呈现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吸取灾区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中“轻重失调”的教训,笔者认为,灾后川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适时向“抑重扬轻、协调均衡”转型。 相似文献
7.
8.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四川灾后重建——唐山、邢台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已经从以救人为主的阶段转入灾后安置和灾后重建的阶段,结合笔者最近赴邢台、唐山考察的情况,对灾后重建工作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政府历来就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并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和民生性服务业的决定。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服务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2009年全省服务业快速发展,并扭转了2002年以来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整整一年了。过去的一年是四川乃至全国极不平凡、极其艰辛的一年,也是经受住严峻考验、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一年。地震的突然发生使四川多年积累的存量资产遭受巨大损失,给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全国军民的有力援助下,英雄的四川人民“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在地震的废墟上建立崭新的农房、挺拔的厂房、明亮的教室……灾后恢复重建还在快速进行,如今,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拉动下,全省经济扭转了地震后的下滑局面,止滑回升趋势明显,民生改善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近两年来,青川县努力克服余震不断、自然灾害多、板房腾挪难等困难,按照国务院关于“三年任务两年干”的总体要求,围绕“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经济社会基本恢复灾前水平,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四川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加快”和农业发展上新台阶的总体部署,同绕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强化各项惠农、助农、扶农政策,上半年全省农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恢复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本来就远比大型企业和央属企业脆弱,特别在西部地区,地震的打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因此,灾后重建要把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紧急援助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四川省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着力实施“两个加快”和“三个全面推动”,全省经济呈现出止滑回升、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2009年,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四川省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着力实施“两个加快”和“三个全面推动”,全省经济呈现出止滑回升、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抢抓“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加快灾区城镇化进程,是四川省特别是雅安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其核心是引导灾区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居住、就业、发展、最终实现市民化,发挥城镇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为灾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及时准确了解四川5.12大地震受灾群众目前的基本情况和救济物资需求情况,以及灾民对于灾后重建的意见和建议,5月25日~27日,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联合开展了四川地震灾民救灾物资需求及灾后重建意愿调查。 相似文献
18.
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恢复,即恢复人的家园;二是重建,即重建人更美好的发展途径。这两个方面的中心都是人,是人的外在依存与内在支撑两个方面的统一。进行灾后重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民生之本是就业,就业是民生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5·12”特大地震重创绵阳全境,9个县市区全部成为重灾区,其中3个为极重灾区,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978.4亿元,地震的突然发生使绵阳多年积累的存量资产遭受巨大损失,给绵阳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急剧下滑,2008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增长11.9%,比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四川固定资产投资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强力推动下,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投资已成为拉动四川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最主要的动力。其中,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阿坝等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而今,在投资强有力的拉动下,全省呈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