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是四川工业化、城市化更为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群不断崛起,区域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更加集聚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间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跨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这些都将对四川区域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四川经济区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2.
唐豪 《四川省情》2019,(5):19-21
近年来,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四川提出了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广东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和亮点,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安南 《四川省情》2023,(6):54-55
<正>成都平原经济区既是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在四川五大经济区中地位超然。2017年以来,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夯实微观支撑力量、稳定发展区域经济、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等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柯 《四川省情》2018,(7):57-59
川南经济区是四川第二大经济区,在四川“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均将被定位为“新兴增长极”,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属于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中心地区,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社会》2011,(2):16-16
国务院常务会刚刚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被誉为“成渝之心”的四川内江市又将面临怎样的新一轮机遇和发展?近日,内江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成渝经济区建设--内江的机遇、使命、未来”专家咨询会,诚邀众多著名专家共谋、把脉内江未来的全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省内快递     
《四川省情》2010,(1):46-46
四川确定650个重大项目 为实现今年四川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万亿元、力争1.2万亿元的目标,四川筛选了6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296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682亿元。今年续建和新开工重大项目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枢纽建设。二是在坚持投资拉动中,突出产业支撑。三是在加快发展中,‘注重改善民生。四是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区域协调。成都经济区项目占全省4成左右,其他经济区项目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7.
省内快递     
《四川统计》2010,(1):46-46
四川确定650个重大项目 为实现今年四川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万亿元、力争1.2万亿元的目标,四川筛选了6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296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682亿元。今年续建和新开工重大项目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枢纽建设。二是在坚持投资拉动中,突出产业支撑。三是在加快发展中,‘注重改善民生。四是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区域协调。成都经济区项目占全省4成左右,其他经济区项目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其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8月8日,发改委确定30个市2个县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中原经济区的物流行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既是南充“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0.
陈杰 《四川省情》2006,(7):34-35
四川和重庆是西南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区,其旅游资源在西部、在全国独具特色,享有优势。多年来,相互携手,实现旅游产业一体化,共促区域旅游大发展,是川渝两地共同关心、悉心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与巴蜀血脉相通、共处长江上游经济区和当前川渝经济区一体化的潮流要求,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已经起步的诸多旅游合作区域的发展势头相比,川渝旅游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紧紧抓住当前川渝经济区一体化潮流涌动的战略机遇,认真分析川渝旅游合作的现状,更新观念,融合制度,整合要素,建立机构、深化合作,共促区域旅游…  相似文献   

11.
  赵倩倩 《四川统计》2013,(7):25-27
2008年以来,南充市围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积极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不断加大对园区项目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给南充经济不断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2.
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提出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内蒙古各地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全区县域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何心益 《四川省情》2008,(12):20-21
省委、省政府紧密围绕促进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部署,这一决策不仅对于推进四川工业化、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20,(1):12-13
2019年,四川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大关,达到20144.3亿元,比上年增加1889.8亿元,增长10.4%,超额完成全年10%的预期目标。五区协同竞相发展从分区域看,2019年,川东北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均同比增长10.7%,增速领先,较上年分别减缓1.5、1.0个百分点;其次,成都平原经济区增长10.2%,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增长8.0%,虽较全省增速低2.4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且是五大经济区中唯一增速高于上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林宇 《浙江统计》2008,(6):19-21
随着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着力点和比较优势就在于与海峡东岸的互动与合作。因此,分析研究两岸经济发展状况,密切两岸经贸往来,拓展合作空间,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说天下     
《四川统计》2013,(2):65-66,I0001-I0018
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四川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加快建设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再创新高。2012年四川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超过1.4万亿,达14062.63亿元,与2011年相比。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辉  李晓青 《统计研究》2007,24(12):18-21
摘  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轻型化特征,区域重点扶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四川是西部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市场大省,省内各地资源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因素的差异十分明显,这使得各地的发展基础、水平和重点也各不相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不平衡发展思想为主,在不同时期,根据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政策措施,确立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机制、激励机制和传导机制,推动了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魏陈  曾玉芳 《四川统计》2009,(10):52-53
充分发挥德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克服不足,借鉴典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经验,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出发点,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积聚和扩散功能,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步伐。  相似文献   

20.
邓玲 《四川省情》2010,(7):23-25
成渝经济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的示范区,国家在成渝两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旨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成渝两市城乡统筹的顺利开展和深人推进,两市内部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但是由于政策没有覆盖成渝地区的全部,成渝两市与成渝中部地区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客观上使成渝经济区这一重点开发区的空间结构更加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