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铭能 《四川省情》2009,(12):54-54
《老子》说,人生的得失、祸福,往往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审视,才会明白今日的荣辱得失,未必是绝对的。这一“祸兮福之所倚”的哲学,放之日常生活体会,更是深刻。去年汶川大地震和今年莫拉克南台湾大水灾,两岸人民的种种表现,则更真实地印证了《老子》中的哲理——“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相似文献   

2.
1 管子、孔子统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管子,即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出身贫贱,经好友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齐相.依托齐国东面临海的地理位置,管仲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史记·管晏列传》),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他为政“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责轻重,慎权衡”,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实现了霸业,孔子对管仲的功绩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业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相似文献   

3.
道及道教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可谓中国的正宗国学,而论道则首推道家之经典巨著《道德经》。那么,在《道德经》里,道究竟是什么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乃指道是自然而生,是原本就有的,由此可知道是万物的准则,宇宙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道又是万物的本源.由道而衍生万物,道既是本源,又是规律,那么道本身又是什么样子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此物无形,而先天地生,也就是在原初,有一物。为宇宙的起源。在老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学热”在社会有广泛的影响。 “国学热”现象观察 举凡“高级企业人才国学班”在各大学EMBA专修班大为流行,场场爆满,传统经典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等,已经成为必读的教材,与过去“五四运动”、文革时期要“把线装书扔入茅坑里”、“破四旧”焚毁书籍的反传统风气完全迥异,可以看出形势已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学热”在社会有广泛的影响。 “国学热”现象观察 举凡“高级企业人才国学班”在各大学EMBA专修班大为流行,场场爆满,传统经典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等,已经成为必读的教材,与过去“五四运动”、文革时期要“把线装书扔入茅坑里”、“破四旧”焚毁书籍的反传统风气完全迥异,可以看出形势已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老子在论述君主的境界时将其分为四层:“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孙子在论述用兵的境界时也将其分为四层:“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提出了影响颇广的治学三境界说。冯友兰在分析人生境界时将其区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统计人有没有境界层次之分呢?有。  相似文献   

7.
老子《道德经》中有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苏辙《新论》中有云:“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都生动地诠释了筑基的显著作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以下简称“双基”建设)是统计工作的基石,是统计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特别是源头数据质量至关重要,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相似文献   

8.
持满之戒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有一个盛满了水的容器,你端起来就走,结果会怎么样?水会洒出来。“不如其已”——你不如把它放下。这句话是说,做什么事,如果非要把内在装得很满才去做,就没法做,所以不如适可而止。后世把老子的这种教诲称作“持满之戒”中国人做事特别在意“满”这个字。《淮南子》在解释“持...  相似文献   

9.
说“九”     
说“九”《九》为数之极。《九》字在中国五千年文化源流中富有神奇的魅力。中国人学打算盘,总要先学加法《小九九》,乘法《小九九》,以至《九归》,《九九八十一归除》。因《九》字代表数字的最高权限,因此,在古今诗文里,人们常以《九天》、《九霄》来表达天之高远...  相似文献   

10.
察数     
人类的祖先发明了数,之后便把人世间的善与恶、功与过、是与非,与数联系起来,记载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大则见之宇宙之无穷,小则见之毫厘之细微。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数让人见到事物的本源,让人明众理而应万事,见其本末,明其始终,知所先后。古人说“隶首作数”,隶首乃黄帝之臣,可见炎黄时代皆有教。懈经音辩》记载:“计之有多少,曰数”《诗经》“小雅”阐述数的用处,称“心焉数之”;而《礼记》又称:“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掌官常以治数,治数每事多省异也”。实际上有人便有了数,记述日常之事,制定管理国家之规…  相似文献   

11.
《人民周刊》2021,(8):92-93
河南,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源流之地,八大古都独占其四的厚重之地,底蕴丰富,文脉在兹。千年以来,河南与闽台两地就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愫,同根同源的血脉情谊引领着“根亲”子弟循着先民的足迹陆续回到这片让人魂牵梦绕的大地,并在此生根、发芽。幸福相“豫”开启“筑福”中原之旅时间追溯到2007年,随着河南城市发展快速升级,人民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日新月异,新人居时代已然来临。作为“根亲”子弟中的一员,天福集团寻根桑梓,怀揣着“筑福”梦想回到了情牵已久的闽台祖地——河南,开启了“筑福”中原之旅。  相似文献   

12.
柔者长寿     
相传,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的老师,名叫常枞。晚年的常枞,有一天病了,老子去看望他,两人便有了一段著名的对话。常枞张开嘴问老子:“你看,我还有牙齿吗?”老子看了看说:“没有了!”常枞吐出舌头问:“那么,还有舌头吗?”老子说:“有,舌头还在。”常枞说:“你懂我的意思吗?”老子思索了一会儿说:“你是说,坚硬的已经掉了,柔软的还在。”常枞高兴地说:“好!好!是这个意思。”于是,老子在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刚者易折,柔者长存”,“柔弱可胜刚强”的道理。这一传说,十分透彻地表述了硬和软、刚与柔的辩证关系,极富哲理。  相似文献   

13.
十岁三谈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统计教育》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迎来了她的十岁生日。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一棵小苗苗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对于一个涉世未久的孩童来说,十年,不过刚刚踏进少年的门槛。少年,这是多么令人怀念的生命花季。它不禁使我们想起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所著之《少年中国说》。梁先生曰,“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之心”,“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字里行间,生机勃发,洋溢着作者对中国少年一代的热望。值此《统计教育》十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想就以“希望”、“进取…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是个人立身之本,是国家的财富。古人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然而,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问的“信”却面临着严峻考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企业已经越来越难以做到“重信轻利”。因此,正确把握和建立企业间信任及合作关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并非好做,但需做好吴斌《江苏统计》第五期刊登的孙信德同志《我好这样做吗?》一文,觉之中非好做。面对”何必自找苦吃”,“谁愿意干这样的傻事”的劝说和评色,仍每月末亲自去收集资料代为编制报表,精神可贵。但笔者认为,这中做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妥善做好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TNS市场研究联手数字香港杂志《数字媒体》,发布首份“数字媒体应用之品牌报告”,关注通过数字媒体投放广告的影响和性价比。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些年统计执法力度的加大,《统计法》越来越显示其威力,但在统计执法过程中也不断遭遇波折。波折中也就有各种讨论或议论,其中较集中的焦点是:《统计法》是部“软”法,先天不足!哪位统计中人对此都会有所思考,深浅而已。笔者就有些粗浅的想法:对《统计法》“软”、“硬”之见。首先想问,法有“软”、“硬”之分吗?标准为何?以笔者的孤陋寡闻,似乎没有看过这方面的论述。具体的法应该没有“软”、“硬”之分,但它有涉及面的宽窄、关注程度的高低、完善程度的高低、与公众关联的大小以及执行情况的好差等,比如《刑法》、《婚姻法》的知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情》2008,(4):F0002-F0002,F0003,F0004
双流,始建于公元前31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古称“广都”,因避隋炀帝杨广之讳,以左思《蜀都赋》名句“抱二江(锦江、江安河)之双流”更今名。全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人文荟萃。  相似文献   

19.
孟县统计局借修订《统计法实施细则》的东风 ,加大全县统计执法力度 ,进一步推进全县统计法制建设。一、组织全局统计人员认真学习重新修订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 ,要求熟读各项条文 ,切实做到“知其所以然”。二、以《统计法实施细则》的修订和重新发布为契机 ,广泛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 ,使全县人民的统计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全县各级统计机构依法统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统计法制环境。盂县统计局借修订《统计法实施细则》东风进一步推进全县统计法制建设@张俊福  相似文献   

20.
读书时间     
《四川统计》2014,(2):51-51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作者:吴晓波 荐言:本书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