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探讨了有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三个重要问题,即:自治法规的报批;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关系;变通、补充规定的定位。着重指出:在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常委会以自治法规的制定权的基础上,改自治法规的报批制为备案制,是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需要;理顺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均衡发展;取消变通、补充规定这种立法形式,突出和强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规范化、简约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潘志成 《民族论坛》2012,(12):20-23
本文对民族立法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必要性、现状、困难及其可能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制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的民族立法应当充分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中有益的法资源,充分体现自治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依法治“区”,首先必须建立起赖以治国、治“区”的比较完善的民族法律体系.本文通过对当前民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民族自治权不能充分行使等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尽快修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完善以经济发展为内容的民族法制是充分实现民族自治权的核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对助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功不可没,但因种种原因。好的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有时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其“潜能”难以真正有效发挥出来;加之,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更因某些地方的特殊性。部分民族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应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某些新特点、新问题。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本刊就此访问了一些长期从事民族政策法规工作的党政人员和相关人士,他们结合部门和地方实际。提出一些独到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如能得到相关部门关注并采纳,必将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过30多年的探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然存在着诸如法条制定较缺乏连续性和条理性、立法存在诸多空白、法条与当地实际情况存在差距等问题。进入新时代,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有效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填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空白;要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立法体系,完善立法程序;要强化当地人民的参与,深化立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促进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马升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118-120
2003年9月1日实施的《法律援助条例》关于民族法律援助的相关问题,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需要从立法到具体法律实践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湖南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发展要求迫切、经济发展潜力显著、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等特点。近年来,湖南民族地区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各项改革,加快发展民族经济,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由于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制约,湖南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依然较低。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情况下,湖南民族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有拉大趋势。完善湖南民族经济立法是保障湖南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民族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湖南民族经济立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变通权有其权利、制度和社会的法理基础。在权利角度,依据权力应当来自权利的原理,立法变通权来自少数民族成员在法律规范中表达其社会性文化的权利,也是实现各民族成员权利平等的必要方式。在制度角度,为了构建立法变通权,《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做了原则规定,《立法法》和相关法律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制定形式、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三方面存在不同的具体规定,应当根据宪法精神对相应法律规定做目的限缩解释。在社会角度,少数民族的习俗规范构成了民族共同体的秩序,立法变通权既尊重少数民族习俗规范,又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自治权中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自治法规立法的灵魂。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其基本性质、价值、原则和主要内容。最后就进一步用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力,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立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的价值取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的途径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对本民族内部成员具有内聚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由静态变为动态,给民族关系的发展赋予时代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员交流,互学语言,族际通婚,无疑拉近了民族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对文化与民族关系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处理不好,会酿成不安定因素,必须正视。  相似文献   

12.
青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状况,没有形成单一民族自治体制,自治区行政建置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民族区域自治制的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比较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把法律的原则性具体化、可操作化.<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颁布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积极贯彻落实<规定>,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明 《民族研究》2003,(1):9-18
民族区域自治既包括农村区域自治 ,也包括城市区域自治。在城市化浪潮下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正从以农村区域自治为主转向扩大城市区域自治的新阶段。城市化暴露了原以农村区域自治为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些欠缺 ,即在城市区域自治的单位上 ,它仅有与自治区、自治州相适应的市 ,缺少与省、自治区、自治州相适应的自治市 ,不能满足中小民族、小聚居民族的城市区域自治的要求。在行政区划单位体系中增设自治市 ,是消解城市化与民族区域自治的矛盾与冲突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土著民族的状况及民族政策,并对中、加民族政策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当前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实现民族地区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本文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基本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对构建民族地区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当前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中共“二大”到“九·一八”事变前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萌芽时期;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并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已成为推动我国民族工作不断前进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 ,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问题既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又是一个内容宽泛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民族问题的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又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共在建党后的一个时期,强调以自治自决和联邦制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进入抗战时期,中共主张国内各民族团结抗日,积极进行了关于建立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探索,但在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上并未放弃联邦制的构想。这主要体现在中共"七大"和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联邦制的明确主张。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政理念显然也受到了该理论框架的影响。在确定新中国建国方案的过程中,基于长期的多种构想及其实践,做出了慎重的选择,决定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并最终放弃了联邦制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