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大力整顿士风文风,力图重建汉唐盛世文治局面.在思想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洪武朝文人的政治心态几经转变,从元末失望与旁观到初期感恩与期待,再到中期逢迎与忧惧,直至晚期自保与麻木.一朝文风也随之嬗变,从初期的尊台阁贬山林,到中期的颂世与感伤并存,终陷末期的僵化与简直.朱元璋强力推行的洪武朝文学改良运动,虽然...  相似文献   

2.
“魏观案”是洪武年间兴起的第一件文人惨案,昭示着文人噩梦的开始。这起案件,从客观效果看,魏现役使灾民浚河修府,违背朝廷法禁,对朱明王朝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从主观动机看,魏观的确没错,修庙建府是为朝廷推行礼乐教化,体现了明初儒士在元朝异族统治回归汉族统治的历史时期,自觉承担起了回护儒学、宏扬儒学、复兴儒学的重大使命。魏观等人的罹难,不能简单归罪于朱元璋的残酷本性,而有着更深刻的文化成因,它显示了朱元璋对儒家文化的质疑、批判和否定,使得明初儒士遭逢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在迷茫、困惑、失落中痛苦地咀嚼着“无天可补”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宋朝文书传递制度的变化、优渥文人的政策以及宋人的政治热情,加之古文运动对文风的矫枉过正,使得北宋公文呈现强烈的说理议论色彩,具体显现在引经、举史、录事等方面。过于偏重说理议论的文风,背离了公文写作的本质,对公文效力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文运动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关于明初诗人高启的死因,辞官得罪说是广为流行的说法.事实上,高启将朱元璋定鼎中原认为"乱极将冶",积极勉励友人出仕明朝,处处流露出对明朝的忠爱思想.朱元璋在他统治前期对士人辞官归隐这类事件的处理颇为大度.辞官得罪说既不符合高启思想实际,也不符合洪武前期政治现状.从考察此事件关键人物魏观及高启与当时朝廷政治人物的关系入手,结合朝廷势力派别斗争,可得出如下结论他们是明初文官与武将、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争权夺利的政治大背景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5.
曹操在公文写作上一改两汉靡丽、骈文化的公文文风。内容上不拘传统,叙事简洁严明,语言典雅简炼,篇幅短小精焊,体现了公文与散文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成了公文与文学散文正式分野的重要标志,这在公文写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很值得当代公文写作借鉴。  相似文献   

6.
明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中国档案事业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书缮写制度、用纸制度、票拟批红制度、公文邮驿制度、保密制度、行移勘合制度、归档制度、利用制度等等,贯穿了文书档案从撰写到最终保管的各个环节,并且涉及到从皇帝到朝廷臣工,甚至微乎其微的铺兵,使得整个明代档案文书事业显得更为严密。这些制度通过颁布公文体式以及用《洪武正韵》《大明律》等方式颁布施行,不仅为明代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而且也成为明政府处理各种政事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明对北元策略的变化 元朝至正末期,内讧日炽,统治阶级内部分裂为两个集团。朱元璋利用这个时机,完成了东征南伐的战略目标,扩大了地盘,充实了军力,开始北伐。确定了建立全国政权后与元朝蒙古贵族残存势力间斗争的基本策略。这个基本策略的指导思想是:洪武元年北伐行前朱元璋谕徐达“元运已衰,不烦穷兵,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轶可也。”①但明王朝在北伐节节胜利的头五年就已违背了既定策略,特别是错误地估计妥欢帖木儿卒去之后北元形势的恶化,离开事实做根据,陷入盲目主观臆断,放弃“君主漠北,朕主  相似文献   

8.
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报纸的新闻文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新闻文风的每一次演变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受众主体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旨趣.在19世纪市民阶层兴起之后,西方报纸新闻文风开始朝着简洁生动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日本等国家的报纸为了适应新兴的庶民阶层的需要,新闻文风也日益明白晓畅.  相似文献   

9.
洪武年间,朱元璋大力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极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继唐、宋之后我国历史上专制主义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正确评价朱元璋的历史功过,为了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和流毒,对朱元璋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原因、途径和历史作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明初加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原因和条件 中国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经济和农民个体小生产的产物。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为什么在明初会变本加厉地强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考察当时的具体社会条件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公文文风是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它是党风、政风的折射。公文文风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公文语言,公文语言具有严肃庄重、朴实无华、字词简洁恰当、数据精准无误、灵活性等特色,公文写作者应创新公文语言,摒弃老套古板,在公文写作的实践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时,好的文学修养对提升公文写作的语言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元朝中央实行了一系列对南方士人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决策和用人制度,这些政治措施成为江西士风、文风变化的风向标。江西士风随元廷政治发生的变化,集中反映为出仕之风、科举之风、出游之风。元廷政治也使元代江西文学风貌发生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颂美元廷思想的流露、江西文士融入京师文坛、江西文风从奇崛向平易转变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再论朱元璋的功绩与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明太祖朱元璋有不同的评价 ,本文认为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 ,统一全国 ,加强中央集权 ,稳定政治局势 ,调整生产关系 ,恢复发展经济 ,弼成“洪武之治” ,为明朝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所制定的一套典章制度 ,还为明朝的长治久安提供必要的保障 ,并多为清朝所继承 ,对此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元璋的历史功绩 ,远远超过此前的历次农民战争后那些新王朝开国皇帝 ,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 ,也难分轩轾。  相似文献   

13.
明初洪武时期,为了解决复杂多变的民族问题,一些朝廷官员或提出了积极可行的见解,或在实践中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从这些官员的具体言行来看,"威德并行"是他们对民族问题见解与实践的核心内容,其中"德怀"是主要的,"威服"是次要的。这些官员主张"德怀"为主,"威服"为辅,主要是受儒家文化、传统民族观、历史与现实经验教训和朱元璋民族关系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朝廷官员对民族问题的见解与实践,促进了明初民族政策的完善与推行、民族关系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基于早年受贪官污吏欺压的切身体会和元末官场腐败的历史教训,制定了包括清廉教育、法令制度、监察监督以及严厉惩处等一系列的倡廉惩腐措施.明初清廉教育具有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形式多样、教育对象具体以及教育程序形成制度等特点.尽管采取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明朝的封建统治,且这些措施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但其内容和方法对我们当前的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制度建设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当前在后备干部队伍的超前教育、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强化教育制度建设的强制性等方面,都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鉴戒.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西夏公文史来说,不仅要研究其公文种类、载体、组织机构和公文作者,还要研究西夏公文工作制度及公文的文风,只有如此,西夏公文史的构建才能完整地体现在读者面前,主要针对西夏公文制度和公文的文风进行论述,以弥补缺憾。  相似文献   

16.
民和土族东伯府李土司世系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宋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对边远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大都是通过对各少数民族首领人物封以官位,授以名号的办法,来管理当地的军政和生产事务,安定社会秩序,保卫和扩大疆土的。元朝奉行这种政策,委任了一批土官土吏。明朝,朱元璋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制度,把它作为一项扩疆保土的重要措施来推行。  相似文献   

17.
仁宗朝科举考试制度在变化中渐趋稳定,渐趋完善,且有不断修补,成为后来历朝之模板.仁宗朝在探索两次贡举之间最合理的相隔年度,为后来制度定型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士录取数方面也相对稳定,总的趋势是在逐步微量增加.仁宗朝科举考试内容向重策论转移,即使诗赋命题,也更多地要求与伦理道德、现实政治相联系,同时倡导晓畅通达的科场文风.庆历新政之科举变革,上下兴起办学之风,学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仁宗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辈出.究其实质,与制度的相对规范和公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元朝末年,党派斗争激烈,帝位之争残酷,贪官污吏恣意妄为,农民起义蜂起云涌,终使腐朽的元朝统治政权溃亡.继之而起的朱元璋,建立了新的封建政权--明朝.为使明朝长治久安,免蹈元末覆辙,朱元璋采取重典治吏的新举措,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重刑来控御刚刚建立的明朝.  相似文献   

19.
明初以来,朱元璋形象塑造成了野史笔记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史学观局限,其时文人书写朱元璋既有历史实录,亦有动辄以天命来书写朱元璋的符瑞不经之说,其中的谀颂书写前代历史典籍中对英雄帝王的书写毫无二致.随着时代的演进,朱元璋形象在明中后期文人笔下更为丰富,忮刻残忍等反英雄形象的一面不断书写,反映出朱元璋集体记忆的褒贬取向呈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从放牛小、游方僧到农民起义军战士、大元帅,最后蜕变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他同时也完成了由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以至成为整个地主阶级的总代表的阶级和政治转变。在他爬上最高统治的宝座之后,除了凭藉军事、政治的暴力统治外,还采取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而《孟子节文》则是其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的一例。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统治以后,为了维持其封建统治,专门设立了国子监,以培养统治人才。国子监授课的内容,主要是朱元璋自己写的《御制大诰》,再就是《大明律令》、《四书》、《五经》、刘向的《说苑》等等。除了《大诰》外,朱元璋还写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共四本。内中列举了所杀官、民的罪状,警告官、民不要轻举妄动,警告老百姓要老老实实纳田赋,出差役,服从统治。洪武二十四年(公元一三九一年),朱元璋下令:“今后科举岁贡生员,俱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