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荟萃     
绘有少数民族形象的邮票我国的少数民族形象,不仅在人民币上、火花上展示了新的风貌,而且在邮票上也显现出独特的光采。1952年3月15日以《和平解放西藏》为题发行的纪念邮票,是我国第一套有少数民族形象(藏族)的邮票,至1987年3月的35年里,邮电部发行的纪念邮票共260余套,其中有少数民族形象的邮票14套(枚),约占总发行数的5.4%,已发行的189套特种邮票中,有少数民族形象的邮票9套(枚),约占总发行数的4.8%。这些邮票从不同侧面,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全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起到了桥梁作用;也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表现出许多少数民族在生  相似文献   

2.
方寸间尽显民族风采———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题材邮票纵览文/刘增林新中国第一套少数民族题材邮票·多民族形象跃然方寸之间·民族题材的邮票品种多样·一套集齐56个民族形象的56枚邮票将于建国5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一个国家的邮票,不仅是邮政事业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刘文婷 《民族学刊》2022,13(11):134-140, 156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相继走出国门。少数民族儿童绘本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但其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借鉴并运用市场营销领域的SWOT分析法对少数民族儿童绘本对外传播的主要优势和机遇、劣势和挑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与SWOT象限图相对应的策略。特别是关于“绘本内容”和“跨文化语言交流”两方面所存在的障碍,笔者认为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采取“扩张型策略”和“积极防御的多元化策略”来突破少数民族儿童绘本对外传播的瓶颈,以增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美国在建国200周年之际,发行过一套表现其50个州的50枚邮票,堪称“世界之最”。1999年,周秀青设计的表现我国56个民族生活题材的56枚邮票,打破了这一纪录。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套枚数量多、表现民族最多的邮票。这套邮票被有关部门定名为“民族大团结...  相似文献   

5.
清宣统三年(1911)1月11日发行的蟠龙加盖西藏贴用邮票,全套十一枚。该种邮票有两个特点:其一,清朝在本国邮票上加盖外国币值,其二,发行仅限西藏地方贴用。此种邮票的发行无可辩驳地体现了清中央王朝对西藏地方的主权。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邮票上的少数民族陈庆生中国成立以来共发方自关少数民族的办票约14琶,计50宗权。后腴了56个民族生活在某租国大家庭申啻友向上的主旋律。从1977牙5自1日至1985年10日1回,我国友圭了5套自治区邮票,他们是:J内蒙三自治区成立30周年》、J...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南6个少数民族1202名6~14岁儿童进行他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的认同程度并不高,各少数民族儿童之间对他文化认同程度的差异性较为显著。(2)少数民族儿童已具有对他文化识别的能力,随着少数民族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他文化的识别能力逐渐增强;少数民族儿童初步具有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意识,但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的认同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认同性危机。  相似文献   

8.
《太平广记》里有许多性格各异、富有人性的唐代女性精怪形象。这些形象的产生深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唐朝与众多少数民族之间频繁交流的必然结果,也是民族文化渗透与融合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9.
从1989年少数民族儿童发展研讨会上得知,1987年,我国共有少数民族儿童1636.2万人.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儿童工作刚刚开始做,加上广大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条件所限,许多儿童还生活在贫困状况中.他们最需要帮助、最需要关心.从这个角度出发,今后5年,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和帮助少数民族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当前,少数民族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死亡率高,素质差. 据云南的材料介绍,  相似文献   

10.
民族艺术是艺术大家庭中的奇葩,尤其是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是最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针对"少数民族题材"进行艺术创作,首先要了解少数民族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独特的形象特征,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服装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浏览网上的旧书店,发现了一套1978年出版的年历卡。年历卡这种小物件,时下的年轻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对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它多多少少承载着一些回忆。不同时期的年历卡,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深深映刻着时代的烙印。“文化大革命”期间年历卡的封面充满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图案多以毛主席像、语录、诗词及革命圣地、样板戏、工农兵形象等为主题。1978年的这套年历卡封面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一组四张均是少数民族儿童形象,还有一组则是以两个少数民族儿童合影为封面,印刷精美,色彩艳丽,神态各异。尤其是从他们憧憬的眼神中我们读解出了历经重重磨难的少数民族在那个春天的企盼和祝愿。1978年,将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年份。  相似文献   

12.
绘本是一种文字简洁、意蕴无穷的用图画来传达信息的儿童读物。绘本常常将生活中的哲理和深刻的道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画面传达给孩子。绘本以美轮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俗话说: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多想多问,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绘本中的儿童哲学,将哲学教育引入课堂,让儿童获得生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绘本是一种文字简洁、意蕴无穷的用图画来传达信息的儿童读物。绘本常常将生活中的哲理和深刻的道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画面传达给孩子。绘本以美轮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俗话说: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多想多问,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绘本中的儿童哲学,将哲学教育引入课堂,让儿童获得生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儿童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大众传播、交往、新的学校布局以及教师构成等因素改变了儿童母语的习得以及认知发展环境;传统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儿童的核心认知能力发展,精确辨析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经验、认知结构以及自然习得多样态的"母语",关照儿童的语言和文化经验,发展教师普遍能掌握的,切实针对少数民族认知和语言特点教育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儿童绘本作为少儿启蒙的重要纸质传媒,具有不可替代得地位,本次研究针对绘本目前的市场表现,对于传播民族认同观点具有重要意义,使孩子们在幼年时期就坚守民族一统的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文化符号是传递信息、凸出主题、达成共识的重要介质和载体。中国节日题材绘本从传统文化节日中汲取资源,运用绘本特有的文学叙事功能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中国节日题材绘本在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中,运用中华文化符号突出“有形”之美、呈现中华文化符号力图“有感”于美,令读者在阅读中实现“有效”共享中华文化符号价值,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7.
桃李花枝俏     
自治区成立初期,内蒙古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有"三多":寺庙多、喇嘛多、文盲多.广大草原儿女处在愚昧落后的状态.1947年,全区只有4所民族中学,300多所民族小学.在校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仅有2.3万人,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只有17%.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全区的民族教育得以迅速发展.截至1991年底,已建立民族中小学3600多所.在校生48.9万人;全区100个旗县市区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民族幼儿园99所,接受学前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已达7.5万人;建立了民族职业中学35所,在校生10万多人;在101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有27所学校设置了民族班,有少数民族民族学生1.27  相似文献   

18.
《民族学刊》2016,(4):129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珍藏着一组20世纪50代制作的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形象服饰特征为主的小泥人。1953年著名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来本馆主持工作不久,到中央民族学院博物馆看到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佑景专门为其馆制作的一组以北方少数民族形象服饰特征为主题的小泥人,形象生动,民族特征明显,很受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广西南宁等城市的研究样本,在多元文化视角背景下,探索民族认同对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影响。在探索民族认同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影响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民族认同这一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从民间故事传说、民族工艺建筑、民族禁忌、民族崇拜物、民族鬼怪神灵、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饮食这八个方面考察了同伴交往对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知的影响。通过对云南丽江纳西族、迪庆藏族、澜沧拉祜族,贵州铜仁苗族、三都水族,四川凉山彝族共1 202名少数民族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同伴交往对少数民族儿童的民族文化认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同民族之间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同伴交往对西南少数民族儿童的民族文化认知产生影响的特征及其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这些特征和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民族文化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