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张桂英正确路线的贯彻实施,要通过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来实现.领导艺术是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才能、思想品德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领导技能,是迄今为止极为复杂、极为精湛的一门艺术。笔者就此试作如下论述.一、马列主义是... 相似文献
2.
3.
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某些行为,可能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某些行为,可能使企业停滞不前,甚至走上破产的道路。本文旨在对各种条件下的企业领导者行为进行考察,探讨适应企业发展的领导者行为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生活方式及其发展规律为了获得对生活方式的正确理解,我们有必要揭示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因为生活方式及其发展规律蕴含在这三者的关系之中。生存方式是生物的存在方式。生物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与周围环境进行的不断输入和输出所凭借的条件和采取的形式就被一般地称为生存方式。而人类由猿发展而来的过程,也是生存方式的长期演化过程。由猿的需要变为最初人的需要和猿的能力进化为最初人的能力,人类具有了这样独特的生存方式:劳动作为独立的谋求生活资料的手段而与直接满足需要的过程这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日益明显地区分开来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进行输入和输出的全部过程被分为生产和生活两部分,于是这两部分各自所凭借的条件及采取的形式也就独立开来了:一个是生产方式,一个是生活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活方式就是指人们直接地满足需要的活动所凭借的条件和采取的形式(包括社会形式)。 相似文献
5.
杨建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1)
西方发展经济学正面临着空前的理论危机,虚无主义和悲观思潮逐渐抬头。新古典主义在同结构主义的长期对峙中开始占有上风,发展研究出现了五个新趋向。如果不从根本上对发展经济学进行一番变革,那么它的潜在生命力就不可能充分显示出来。变革应该包括改变研究立场、扩大研究范围、突出研究重点、改进研究方法。中国是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到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这历史性的理论变革过程中,中国经济学家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新的世纪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转换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正在使我们的传统生存方式、传统价值体系、传统文化体系、传统的经济运作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哲学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自觉体现 ,它的观念、主题、形态、范式、维度、视野也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变革 ,对于人们更好地把握时代的变幻所带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 ,重建人的内在世界、重建终极关怀之维度 ,为现代化的“游牧民族”寻找新的精神家园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 (笔谈 )”是继《求是学刊》开设的“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 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10组笔谈 )之后的又一哲学重点专栏。哲学观的问题是哲学中的根本问题 ,它关涉到哲学基本理论 ,即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范式、哲学的形态和功能等。因此 ,本期以“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 :当代哲学观变革笔谈”为题 ,邀请贺来、邹诗鹏、李文阁、聂锦芳、张立波、马天俊、陈树林等博士开始这一专题的讨论。我们希望《求是学刊》新老作者踊跃为此栏目设计、组织、撰写具有创见性的笔谈专题和文章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的生存需要清醒的领导者“九五”期间以及下世纪初的未来十几年,将是我国实现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实现我国未来战略性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我们的一些企业领导者在观念上还存在模糊认识,在知识结... 相似文献
8.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陈启能一国外有些学者把西方新史学的兴起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①,这是用以表示新史学与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西方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相比,是一种根本性质的转变。关于这种转变,国内已有不少文章论及,为了概括地说明新史学...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近代文学语言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4)
中国近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语言急剧变革的时期,在短短的30余年内,士大夫以之安身立命的文言,急速转变为以白话为主要书面语言。本文试图探讨这一变革过程,指出这一变革过程是在外来影响下发生的,它具有追求“言文一致”和“由俗趋雅”两条相互交融的发展线索,充分显示了这一变革的复杂性,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世界(全球)经济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可以得出结论,这种趋势对社会经济结构和再生产结构产生了影响日益增长的一系列新过程。这些过程首先同科技进步性质的变化有关,因而也同科技进步对国际分工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的影响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当代史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实证主义史学的衰落和“新史学”的崛起,史学研究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统史学方法正在失去其过去的统治地位,各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在各个史学研究领域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其中,下列四端,殊堪瞩目。 相似文献
13.
试论韩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转型的视角,对近几年韩国的“廉政风暴”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分析。作者认为,韩国金钱政治的根源在于政治上的“权威主义”,经济上的“政府主导型”政策和文化上崇尚“人治”;而这场政治革新运动的背景则是近十年来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经济上实现了转轨,市民社会基本形成以及军队改革初见成效。从韩国的经验,作者归纳出几点对亚洲后发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即政治模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政治传统和社会现实,政府不宜过多直接干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过分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全民反腐倡廉的教育和法制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非公企业的劳资关系也日趋紧张,并呈现出一种冲突加剧、资方单边获利、劳动者权益明显受损的失衡格局。鉴于此,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政绩观,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确立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健全劳动法律制度;推进工会制度性转换,增强工会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化劳动标准执法,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政府、企业、劳动者以及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合作共治,促进劳资关系走向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日本政府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原则之一,还是日本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国家战略"。日本的教育国际化经历了"雏形化"、"国策化"和"战略化"三个阶段,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日本的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们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为了实现四化,人的思想观念也要现代化。当然,思想观念现代化离不开原来的基础,在过去文化基础上的一些优良的东西,我们还要吸取;而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必须抛弃。现在,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地看到,正是这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在向思想观念现代化挑战,严重地拖延了四化建设前进的步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乐意接受新事物,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评价事物,往往先不考虑对社会发展有何利益,合理与否,而主要看是本民族的还是外国的。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拒绝是顽固的,即使五四运动以后,仍然存在各种形式的排外主义。没有认真实行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缺乏“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或者“不管中医西医,洽好病就是良医”的求实思想。历史告诉我们,凡是文化开放的国家,发展就比封闭式国家快。许多人认为,日本在文化上是最不排外的国家,所以近数十年发展迅速。在我国,保守主义的态度还相当普遍,暂且举出几个生活方式上的例子为证:男子能否穿西服,女子可否烫发、穿连衣裙和高跟鞋在许多国家都不成其为问题,而在我国却讨论了三十年,多数时间被禁止,不少人为此受到批判。跳交谊舞的事也令人难以理解。延安时期和开国后的五十年代,职工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对当代中国死刑的适用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能推动当代中国死刑制度的彻底变革,也能促进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观念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中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引。理性、宽容和人道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三个最重要的理念。其中,理性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最深层、最关键的解,宽容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最实在的解,人道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最宏大的解。 相似文献
18.
在俄罗斯法治进程中,受国家制度变革的影响,不同时期主导性法律观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十月革命前到苏联时期,再到当代俄罗斯联邦,主导性法律观在历时态上展现出一个演变过程。宗教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十月革命前法律观念,政治因素则成为苏联时期法律观念的风向标,当代俄罗斯受理性主义法律思想的影响,社会因素成为法律观念考虑的主要成分。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当代俄罗斯法律观根本性的转变,基于理论基本立场变化,法律工具论色彩淡化,法律的阶级属性让位给社会性,人本化的法律价值取向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9.
试论当代乡土诗的审美取向文立祥乡上诗,虽然在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中,没有列入它的名字,文学流派的划分也从来没把它算作一个诗风流派,但从不断发展的文学创作实践来看,它确实是一种被人认可而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诗歌样式。只要有土地存在,只要有农民存在,只要有乡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京味儿文学,被一群外乡作家建构为一个理想的精神故乡,舍利取义成为核心道德化的城市品格,但在商品化社会冲击下又掩饰不住对这种文化理想衰败的担忧;90年代新京味儿的美学特征主要是自王朔兴起,被冯小刚贺岁片借重成为关键特征的"调侃",将新京味儿的体验方式和独特视角固定下来;叶广芩的宫廷京味儿元素的复出,又在历史想象的还原上为京味儿文化开拓了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