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准确地说,每一种文学样式都同时有“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而且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很难截然分开。但某一文学类别或在其某一时期内,对这两个问题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以小说和散文相比较,人们对小说的“写什么”和“怎么写”大体给予了等量的关注;而散文,则往往漠视“怎么写”。新时期以来,关于小说“怎么写”的研究已十分深入,论题遍及小说艺术的各个层面;小说作者不断琢磨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艺术风格,并不断作出新的实验,表现了强烈的自觉的文体意识。散文则不同,长期以来,有关散文的话题主要还是在“写什么”的…  相似文献   

2.
小说的价值判断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班固以来目录学家的“小说”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但其对小说价值的判断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 ,从“小道”到“历史的附庸”到“有补于世”再到“救国”,这是小说价值判断的历程 ,其间也有各种观念的变化 ,但其主要的特征则是在不断地关注小说的功用价值的基础上发展 ,而其实则是小说为求取文坛中心地位在作的种种努力 ,这努力的结果是在近代 ,小说终于成为以具有特殊价值的文体占据文坛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而且是别的文学样式所不可代替的。诗、散文、小说、戏剧、杂感、报告文学等等,莫不如此。各种文学样式作品的创作过程,也不尽相同。从创作过程探索某一文学样式的独特性,是研究文学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学术界对杂文的概念理解不一,造成了一些近乎不必要的论争,因此,在进入本题之前,我不得不就杂文的概念作一简略的说明。鲁迅在使用“杂文”、“杂感”两个名词时,是注意其区别的,那就是前者包括后者,而后者并不包括前者,“杂文”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杂文”包括多种文体,狭  相似文献   

4.
明代中叶,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三盲”、“二拍”是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城市平民成为小说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人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交异,“三言”、“二拍”代表了这一时期“俗文学”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5.
公安题材小说尚未进入现当代文学的主流学术话语体系。公安题材小说不能等同于侦探小说,公安题材小说有公安侦破小说和非公安侦破小说,公安侦破小说与警探小说(侦探小说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两者都遵循着一定的写作模式,主要角色多是警察。公安题材小说因贴有“公安”标签,突出的是人民警察的“职业特征”。“职业特征”则蕴含职业精神,体现人性深度。公安题材小说应定义为以文学的笔法书写公安系统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命运遭际和心理流变等,并凸现“公安”这一职业特征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6.
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在苏联“解冻文学”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新的朝气,涌现出一批冲破禁区,揭露社会问题,叙述个人情感,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洪子城将这一时期称为“百花时代”,因而这一时期的创作也被称作“百花文学”。虽然这一文学潮流时间短暂,但却极大地冲击了当时文坛的主旋律,尤其是一大批叙述“情爱”的小说,如宗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和丰村的《美丽》更是以其强烈的超时音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痕,这对一个文学价值普遍失落的时代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始有意为小说”,唐代文学家创造了“小说”这一新的文学样式。这是大家公认的。但为什么“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呢?在探求小说源流时,传统的看法是唐人传奇是由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演变而来。这一看法,近年来受到了挑战。少数同志认为,表面看来,初唐的传奇确实象是六朝小说,但仔细辨微却并不尽然;不可否认六朝志怪当然是唐人传奇的先行者,而从形式乃至意识形态的继  相似文献   

8.
现代民俗小说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民俗与小说结缘这一文学现象 ,2 0世纪的文学史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或从不同角度将其称为“乡土文学”、“地域文学”、“田园小说”、“乡镇小说”、“农村题材小说”等。本文认为 ,“现代民俗小说”作为一个创作倾向术语 ,可以概括民俗与小说结缘这一文学现象 ,可以涵盖上述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并在文学史上有其形成和发展的特定成因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要呼唤新的典型形象。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预感到,将有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取代旧有的形式。屠格涅夫的《前夜》就写成于这一时期。他自己解释道,“我给小说取了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俄国已经开始了新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由于特定“历史惯性”的强大作用,新时期初期的小说创作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摆脱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既定规范。从“知识论”的角度将这一时期隐含在小说叙事背后的话语模式概括为“X说是P,所以是P”这样的一种潜在逻辑公式,以此重新解读这个时期的“伤痕”、“反思”小说,能够更为清晰地把握新时期初期文学的内在生成机制及其模式化创作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文学中的哥特式因素与哥特式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哥特式因素”在英国文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它的定名与“哥特人”及“哥特式建筑”不无关系 ,它具体包括幽灵鬼怪、邪恶力量、古堡、修道院等因素 ;而“哥特式小说”又是由哥特式因素编织而成的复杂的文学样式 ,它对英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科学幻想小说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看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这是笔者多年来的夙愿。欧洲的一些科学幻想小说,例如戈德温的《月中人》(英国,1638年),或者威尔金斯的《关于新世界和其它天体的论述》(英国,1638年)等,往往有具有奇怪能力的中国人出场。“侦探小说里不应该让中国人登场”,这是洛纳德·诺克斯的有名的“侦探小说十戒”之一,对研究中国的侦探小说,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同样,当我想起上述事实之时,就会想起另一个问题——中国人写了怎样的科学幻想小说?越发引起了我对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学”。 如果说,文学是标示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民族发展阶段及发展水平的一种美学量度,那么,新时期文学则成为衡量新时期人们思想解放和个性复归程度的异常重要的审美尺度。 这种思想解放和个性复归,就新时期文学所表现的主题意蕴来看,我们可以约定俗成地简略归纳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现代派文学、新写实文学……等等这样一个大致的发展趋势。而从文学所显示的外在形态上,随着新时期文学不断嬗变的历史进程,则呈示出异彩纷呈、色彩斑澜的种种样式。如小说出现了象征小说、复合小说、新笔记  相似文献   

14.
“荒诞派”戏剧与“黑色幽默”小说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两种几乎同时诞生的文学样式之间十分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艺术特征反映了文学发展与社会演变化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反映了现代主义作家对新的审美领域的成功开拓。  相似文献   

15.
“荒诞派”戏剧与“黑色幽默”小说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两种几乎同时诞生的文学样式之间十分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艺术特征反映了文学发展与社会演变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反映了现代主义作家对新的审美领域的成功开拓.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东京国立学艺大学汉文学教授高桥稔先生在他的新著《中国说话文学之诞生》一书中,就中国小说的起源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读来很受启发,摘述如下。日语中的“说话”即现代汉语中的“传说”、“民间故事”,“说话文学”就是“传说文学”或“民间故事文学”之意。作者认为,民间产生的故事、传说由口传相承发展到形成文字,并单独被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记录下来,就产生了最初的小说。但是作者尽量避免使用“小说”一词,他认为“小说”一词在古汉语中意义几经转变,容易误解,在讨论研究古小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将小说直接承载政治使命,并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口号,客观上消融了一直以来存在于人们脑海的“小说为小道”的观念痼疾。小说也因此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文学样式。“小说界革命”对小说地位的提升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及梁启超本人的社会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什么是小说”,向来没有权威的定义。笔者因教学需要,查找有关资料,所见的此类定义,说法不一,颇多歧疑。为应付教学,笔者不得不对诸多说法加以比较,并做一番归纳、整理,也不得不开动脑筋深入思索。下边的内容,便是这番考索的记录,如有错误,还望识者指正。 给小说下定义,一般都先肯定它是文学样式的一种,同时抓住它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特点。小说的特点,为人们公认的是如下三点:人物、情节、环境。但在定义时,这三者的内涵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就很有出入了。为讨论方便,下边逐一引录并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9.
摘要:汉魏六朝文学因其丰富的题材、多样化的文体特征,历来被学者视为后代文学发展的土壤。这一时期,无论诗歌、小说还 是散文,皆已初具模型。 《搜神记》,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因其记载了大量鬼神故事、逸闻传说,初具小说模型,也历来是研究神怪 小说参照的原型。以神话母题为研究基础,从“死而复生”的框架中挖掘《搜神记》 “复生”母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向以“诗论”、“文论”为正宗。至元明清,繁荣的商品经济、更新的思想观念,推动文学的发展,各种通俗文学样式诸如话本、戏剧、小说蓬勃兴起。尤其是雏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唐宋期的小说创作于明清达到高潮。名篇巨制相继问世、短篇饾仃汗牛充栋,并因创作手法迥异形成诸多流派。这客观地对文学理论家提出了批评总结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