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采取措施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四川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568.45亿元,占全省G DP的比重为39.2%,对G 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8%。为促进四川经济增长、繁荣城乡市场、拉动社会投资、增加税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主要特点2004年四川民营经济呈现以下9个方面的特点:1.总量增加,在全省经济的比重提高继…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四川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狠抓工作落实,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民营经济数量增势强劲、规模不断壮大;民营资本加速扩张,投资潜能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民营企业组织形式呈多元化。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成都、乐山等六市都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发展目标和2005年的具体实施目标。成都市提出要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努力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张永盛 《四川省情》2008,(10):25-26
今年以来,四川各地狠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使全省民营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一季度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地震,不仅给  相似文献   

4.
李春学 《四川省情》2001,(11):11-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民营经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江泽民指出我国要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后,各级领导进一步加强了民营经济的领导,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城乡集体经济、三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民营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到2000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121.1万户,比“八五”期末增长了88%;私营企业5.9万户,注册资本总计479.6亿元,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800万以上,上交税金93.56亿元,比1999年增长15.86%。从经济比重来看,2000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1203.1亿元,占GDP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2.9%上升到近30%,五年上升了7.0个百分点,纳税总额已占20%以上。也就是说民营经济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因素,与传统的国有和集体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推动了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外部环境、政府管理服务、以及自身素质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截止2004年底,四川共有181个县级行政单位,除43个市辖区外,有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这138个县的幅员面积占全省94.7%、人口占全省74.2%、GDP占全省58.9%。以工业化率指标来衡量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有如下特点:四川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687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62815亿元(经济普查后尚未调整的统计数据),工业化率为45.9%。2004年,四川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5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165亿元(源…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以来,陕西省开展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监测排序。从2006年开始,依据各县域综合名次进位情况.每年评选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10县(市),给予表彰奖励,目前已有近30个县获奖。本文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的部分县发展方向、产业定位、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剖析,以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省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怀臣总结了2006年全省经济发展特点,通报了今年四川经济工作重要任务,四川省统计局局长胡安荣发布了2006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今年经济发展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2014年8月15日,四川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发布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在筒阳市成功召开。会上,川内相关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为四川县级经济发展把脉诊断、建言献策,以期进一步夯实底部基础经济,促进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本刊特摘录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情》2020,(1):23-25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民营经济20条"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积极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扎实推进减税降费工作,畅通企业融资渠道,2019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主要特点总体规模扩大,比重稳步提升。近年来,全省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2019年全省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6252.6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3%。  相似文献   

10.
一、我省欠发达县(市、区)发展状况全省25个欠发达县,区位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都较差,现有人口1017万人,占全省的22·4%。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从经济总量看,2000年到2004年,25个欠发达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081亿元,年均增长13.7%,高于全省(12.9%)0.8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25个欠发达地区人均GDP达到10302元。2·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产业结构日趋调整。25个欠发达地区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20∶46·3∶33·7调整为2004年的14·1∶49·3∶36·1,第一产业下降了5·9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  相似文献   

11.
王智 《四川统计》2014,(4):16-17
长江经济带在四川主要涵盖宜宾、泸州、攀枝花和成都四市,常住人口241875人,幅员面积达4.5J5平方公里。尽管长江经济带四市在经济基础、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其经济发展在全省一直具有重要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具有构筑四川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五年间,四川GDP由2002年的4725.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0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8%,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休戚相关。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645.12亿元,占GDP比重的34.8%。  相似文献   

13.
《四川统计》2009,(4):I0007-I0007
图表说明:四川经济综合景气指数反转上行。一季度,根据相关景气指数合成的反映四川经济发展情况及趋势的四川经济综合景气指数为112.1点,较2008年四季度回升9.4点,经济发展情况好于2008年四季度,经济发展速度较2008年四季度加快。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成都民营经济仍然取得了长足进展,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8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成都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1.2%,对成都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1%。民营企业实现税收56.4亿元,增长21.8%,民营资本投资规模达到587.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4.1%。2004年末,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民营经济类型从业人数152.8万人,比上年增长14.4%,占到成都市从业人员总数的26.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正在步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注入新的理念。2004年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也为成都的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成都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震撼。本文拟就成都…  相似文献   

15.
张永盛 《四川省情》2009,(11):29-30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讲话精神,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实地调研,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5386.8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6%,同比增长17.5%,  相似文献   

16.
基本单位的总体数量、结构状况及发展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山东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我省的基本单位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根据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山东基本单位的总体状况,发展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说天下     
《四川统计》2012,(2):65-65,I0001-I0018
本期看点:2011年世界经济主要数据 2011年全国主要经济数据 2011年四川主要经济数据 2011年四川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数说天下     
本期看点:2011年世界经济主要数据 2011年全国主要经济数据 2011年四川主要经济数据 2011年四川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数字     
78.8%前三季度,四川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贡献率达到78.8%,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在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9.5%中,民营经济贡献了7.5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2013年,西南财经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四川省非公办、发改委、统计局相关人员赴南充、绵阳、巴中、眉山、成都和泸州等地区调研。从发展的情况来看,凡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主要经验存在共性。2014年,要加快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地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