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融入欧洲:普京不变的历史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京上台后积极调整俄罗斯对外战略,而“俄罗斯外交的重要一环是与欧洲实现广泛接近和现实的一体化”。面对欧盟迅速崛起以及欧洲融合进程加快的现实,普京多次在不同场合强烈地传达出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思想,意欲通过使俄罗斯“回归”和“融入”欧洲的进程,实现其振兴国家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伏特加含义是“生命之水”。俄罗斯民族喝酒的习惯注定了他们一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摇摆。年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否决了一项有关禁止在公共场合饮用啤酒的法令。这是俄国内“禁酒派”遭受的一次挫折,同时也表明普京不想重蹈戈尔巴乔夫禁酒失败的覆辙。俄罗斯人挚爱伏特加。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不仅仅贡献了伏特加酒的标准配方,甚至连伏特加的名字也是他取的。在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男人的眼中,伏特加能使他们更加强大。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早在公元988年就宣称:“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过了1000多年后,俄罗斯人仍然乐此不疲。到勃列日…  相似文献   

3.
杨成 《领导之友》2009,(4):52-53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履新之际,国际社会和俄罗斯各界大都将其视为普京的影子,并将随之而来的俄罗斯政治的新阶段看做是“没有普京的普京时代”。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强劲冲击下,不再是国际经济汹涌风暴中“平静港湾”的俄罗斯,又迎来了有关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裂痕重重的议论。  相似文献   

4.
8年来,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逐步走上了国家复兴的道路,经济走出了急剧衰落的困境。普京不仅让俄罗斯人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更让世界感受到了俄罗斯强国回归的步伐。本文简述了"普京之治"采取的一些主要的经济改革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显著经济成效,以此来求证普京的经济改革带给俄罗斯今日经济复苏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领导博览     
《领导之友》2013,(1):31-31
1 俄美大选引领世界“换届年” 2012堪称世界“超级换届年”,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年换届。普京在3月4日的大选中获胜,俄罗斯开启“普京3.0时代”。奥巴马11月6日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6.
零距离普京     
普京与大学生2003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接见了进入《我的家、我的城市和我的祖国》作文比赛决赛的选手。总统身边的人士请学生们尽量无拘无束,可以提任何问题。但是,当您首次来到莫斯科,看见总统,再加上憎恨寡头,您试试自己该怎样无拘无束吧。似乎他们事先已经分配了应该提的问题。然而,弗拉基米尔·普京一开始就非常放松。他说,有人告诉他,进入决赛的选手没有一个来自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您受骗了,”一位女大学生无拘无束地说,“例如,我来自圣彼得堡。”总统说,应该组织好大学生的国内外实习。接着详细问学生们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7.
龚炯 《经理人》2012,(5):94-95
自从2000年普京出任总统以来,俄罗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大程度的提升,再次以强国面貌重回世界舞台;同时俄罗斯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出现了空前提高。而这一成就除了普京本人,另一大功臣就是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  相似文献   

8.
叶匡政 《领导文萃》2009,(24):81-82
俄罗斯总理普京近日为《俄罗斯先锋》撰写了专栏文章,他的处女作名为《解雇一个人为什么那么难》,据说是杂志总编的命题作文。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裁员问题不可避免,这无疑是一个普遍性话题。话题虽然平民化,但一经普京之手,似乎就有了深意。普京在文中写道:“越是大型的组织争斗越激烈。每时每刻都会有冲突产生。这些矛盾都是源于人们互相追逐各自的利益。”普京承认在他任职总统的8年中,克里姆林宫内部的斗争也很激烈,也顺便表示了自己在俄罗期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的戏剧性变化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普京治理下的俄罗斯频频向美示好的举动不由让人心生疑惑:俄美这对冤家刚才还为反导条约》问题争得脸红耳赤,互不相让,没想到美国一遇难,俄罗斯反倒伸出“橄榄枝”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是感激多于敌视,开始两国历史上又一段“亲密”关系。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普京此举可不单是友情那么简单,而更多是出于一种务实考虑。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回击     
<正>欧洲人真心相信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博弈已经于1991年落下了帷幕。而普京告诉我们,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仅仅是中场休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全套外交政策计划现在都取决于他制服普京的能力。然而,普京坚守红线,寸步不让。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时,胜利者们志得意满,因为他们认定,自己必然会取得胜利。今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行动证明,这种观点是多么地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1.
孙兴杰 《决策》2013,(1):76-77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俄罗斯接连通过整肃官纪的法案,以"铁腕"著称的普京,采取法治手段治理贪腐.与十年前铁腕打击寡头相比,普京更依赖法律与规则来治国.官员财产申报以及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资产,无疑是切断权力与金钱纽带的利剑,普京的政治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理贪腐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海外广角     
“我不准备同布什先生竞赛”外宾访华,登长城是“必修”的项目。中国礼宾官员的一句口头禅是,外国朋友来北京有三个“MUST”要做:登长城、观故宫和品烤鸭,而登长城则位居三者之首。外宾登长城,虽偶有触景而生情者,一般却都属游览观光之类,鲜有一语双关,将登长城与国际政治联系起来的。然而,也有例外。2002年11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登长城时,即寓国际政治于登长城之中,成为一则传媒广为报道的佳话。普京总统访华多次,却来去匆匆,从未登过长城,此次忽生游兴,以遂“不到长城非好汉”之愿。在他拾级而上时,俄代表团…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舞台上、媒体聚光灯下,我们领略了普京、卡斯特罗等国家领袖、政要们纵横捭阖、指点江山的风采。不过,这个“成人世界”多了些严肃,少了点“趣昧”。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童年世界,瞧瞧至今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故事,看看是什么使他们经历了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七大国际组织加入俄罗斯主要传媒行列共同呼吁普京否决大众传媒法修正案。他们认为修正案“将严重威胁俄罗斯出版自由”,严格限制了新闻工作者在紧急局势下进行工作的可能。较早前,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分别通过了大众传媒法。法令规定:禁止公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7,(12):86-86
俄罗斯男人普京对布莱尔说:俄罗斯男人在办公室聚在一起时,他们谈的都是女人;当他们出了办公室和女人在一起时,他们谈的都是工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叶利钦执政末期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社会转型危机,普京开启了非常复杂的政治改革过程,并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转变构成一种多要素的互动关系.自“可控民主”到“主权民主”的国家治理,承载着“普京主义”应对危机的战略调整使命,具体探索了决策权威、行政能力、经济绩效、核心价值与国家-社会互动的国家发展道路.为有效化解威权色彩与民主因素的内在张力,需要突破易被固化的自由-民主理论视角,实现新世纪俄罗斯在国家治理五大要素下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普京强调,俄罗斯人民将自主决定应该如何发展民主和保障自由,以及自己决定推进本国民主进程的方式和时间表。在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的前一天,前来观礼的美国总统布什受邀到普京在莫斯科郊外的乡间别墅做客。晚餐前,布什开着普京收藏的一辆1956年生产的伏尔加牌轿车,载着普京在别墅附近兜了两圈。然而,宾主相见甚欢的背后,布什仍然没忘就民主问题敲打普京。在莫斯科的时候,布什携同国务卿赖斯在下榻宾馆会见了俄罗斯反政府组织的18名代表,倾听他们对本国民主进程的不满。此前,布什和赖斯在不同场合对“俄罗斯出现民主倒退的…  相似文献   

18.
杨进 《领导文萃》2012,(23):40-42
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今年在俄罗斯"陆军、海军和军工综合体运动"成立大会上演讲时打了一个比喻,俄罗斯未来的政策应该是"戴着软手套的铁拳"。尽管罗戈津讲的是军事工业问题,但是他有关"铁拳"和"软手套"的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普京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很好地诠释了普京的执政风格,那就是秉持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内政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9.
跨国粮商在威胁着许多国家的粮食主权。他们在粮食国际贸易和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应用上,早已形成了寡头垄断。跨国粮商的运作模式,已经做到了“三个全”:全球化经营、全环节利润、全市场覆盖。  相似文献   

20.
去俄罗斯、白俄罗斯访问之前,我们曾自豪万分。我们认为这不是解放初期,“小弟弟”去拜访“老大哥”,要向老大哥学习点儿什么;也不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重新起步,去向一个“超级大国”借鉴点儿什么。而是我们国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和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国家相比,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太多了。可到了这两个国家走走看看,我们的“豪气”就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我们比这两个国家强的地方很多,但不如人家的地方也不少,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状况。从飞机上看俄罗斯,大地是绿色、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