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Milky Way等几则传统的误译谈起,探讨翻译界长期存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认为翻译不可片面追求"归化",而应该通过直译加注释等方法,既求易解,同时也应尽量保存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2.
关于"异化""归化"的争论已久,文章主要以"龙"的译作并结合其它译例入手,通过"异化"与"归化"阐释其折射出翻译的时空观.随着时空的变换,有些译例过去可谓"异化",可能今天已然成为"归化";在他人眼中的"异化"有可能早被人接受为"归化";此外,"异化"还是"归化"完全可以取决于译者翻译的空间观包括译者的文化取向.翻译活动本身即穿梭于"异化"与"归化"间,看待"异化"与"归化"要从时空的角度看,包括译者本身的文化取向.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就两者本质而言,都是为了"优化",抑或是达到"等化",是为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的策略和手段而已.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翻译的绝对等值难以做到。异化翻译是一种尊重差异的翻译策略,而非主张一成不变地复制原作。文中就汉英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进行探讨后得出:作为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两者各有长短,也都有存在的必要,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均有失偏颇。翻译研究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多一些包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4.
清末文学翻译的整体趋势是采取了"归化"式翻译,在这整体"归化"翻译的背后,是翻译伦理道德对译者的时代要求。严复和林纾作为这一时代翻译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翻译策略是有共通之处的。文章在翻译伦理的框架内,深入分析翻译活动中的译文受众、翻译中间人和历史时代背景等因素对译者在翻译时产生的影响,指出翻译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之翻译,而是结合受众、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式翻译。  相似文献   

5.
套译是辞书对英汉习语翻译频频使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归化策略的的观点为套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习语的国俗语义的差异则可能制约套译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从而导致翻译的"归化过度"甚至"伪归化"现象,最终造成"病态译文"。  相似文献   

6.
论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矛盾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化与归化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进行必要的归化.针对翻译中异化与归化方法的选择,要求在接近作者和接近读者之间找到一个"融汇点":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改变原作的"风味",特别不会导致"文化错位".翻译的适度原则,即在"纯语言层面"上要归化,在"文化层面"上则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对跨文化因素的处理往往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手段———"归化"、"异化"有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这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策略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和文本目的。译文功能理论的翻译则调和了"归化"和"异化"的优劣之争。  相似文献   

8.
归化和异化一直被看作两种互不相容的翻译策略。经过多年论战,人们却发现:这两种所谓的"互不相容"的翻译策略实际上是对立统一的。从模因学视角看来,归化与异化的区别只是翻译过程中,原文模因成分进入译文的量的不同而已。在实践中,历史因素、翻译目的、文本体裁以及主流诗学等因素都制约着作者意图的体现,从这种意义而言,归化与异化表现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英汉语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认为翻译是文化形象的艺术再创造。英汉语言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互译中"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两者各有所长。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某一种策略都有失偏颇。只有把这两种翻译策略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差异能对语言思维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翻译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用归化原则翻译有易为人接受、比较经济的特点;异化无须进行太多加工,可谓是直接"拿来"。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对文化的差异这一因素进行不同的处理,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促进翻译的发展。归化与异化既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这两个原则共同灵活的运用,是翻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