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最新数据和新近拓展的相对分布方法,分析1995—2018年我国居民收入极化的变动趋势,侧重研究2013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实施后收入分配极化的最新变动,讨论极化变动的微观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后我国居民收入极化出现下降趋势,高低收入分位的极化水平都显著下降,说明“提低、扩中、限高”政策有效逆转了收入极化趋势。城镇化和高等教育扩张等禀赋因素降低了下层极化,而教育和就业等市场回报率下降减弱了上层极化。城镇中、低收入人群比重和农村中、高收入人群比重均增加,全国中间收入人群规模扩大,使得我国居民收入纵向极化显著下降。城乡群体分割下降后,使长期存在的城乡极化明显减弱,这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转型的重要契机。要进一步关注市场化带来最低10%收入人群的极化,防止财富不合理的过度回报带来最高1%收入人群的上层极化,从而减少收入纵向极化,并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来看,由于同情差异和文化差异,再加上我国居民收人可能被低估这两大因素的影响,整体而言我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泡沫。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差异巨大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20多倍。但在全体社会成员收入普遍增加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普通劳动者的工资绝对收入提高也相对缓慢,同时家庭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其他的收入来源。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严峻挑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分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制度都在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指导下,已经打破了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不合理分配方式,使人们的收入逐渐地与人们的能力挂起钩来,并逐步趋于合理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收入分配方面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新的平均主义的滋生、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出现等新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又引起了经济学界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及成因略作一些探讨和分析。一、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改革开…  相似文献   

5.
寿险行业保费收入灰色预测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张根明我国寿险业务自1982年恢复以来,保费收入逐年大幅度上升。本文根据1985——-1991年实际统计资料,借助于计桌机,对我国1992——1995年寿险行业保费收入进行灰色预测,以供决策者参考。一、灰色建...  相似文献   

6.
隐性收入来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浙江统计》1998,(10):9-11
隐性收入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表现得十分突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隐性收入与公开收入对称,是指官方公布数字之外的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中未包括的收入;生产活动属于核算范围、但因不符合国家管理规定而处于隐蔽状态的收入;由于核算体系或经济体制、统计方法等问题导致的收入低估部分。由此司得出隐性收入的计算公式:隐性收入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一政响统计国民生产总值一地下经济收入十收入低估值。可见,隐性收入的来源渠道不外乎两条:地下经济和收入低估。一、地下经济对干地下经济,本文拟分为非法经济、…  相似文献   

7.
对收入主体分类的认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李连友采用何种收入主体分类研究分配关系,是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我国从未对此作过统一规定,只是经济界出于宏观经济分析的需要,习惯上将收入主体区分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类型。长期以来,从三种收入各自占社会总收入...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初探林福楠收入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形式之一,与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由按劳分配相对平均向分阶段调整收入的改革过程,现正向着合理拉开、存在差异的形式过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收入有了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收入分配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行业垄断经营和劳动者个人素质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高收入阶层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低收入阶层增长缓慢,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持续扩大。城市居民贫富差距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CHIP2002数据,考察了我国高、中、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收益。研究发现,无论来自于哪个收入层次家庭的子女,收入随着教育程度提高而提高。然而,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相对中、高收入家庭子女较低。与此同时,在同等学历下低收入家庭子女收入相对中、高收入家庭子女较低。原因可能在于低收入家庭子女更难获得进入垄断性行业等高收入行业的机会,因此,教育收益率的差别,还在于就业的差别。为了提高每个人的收入水平,除了提高教育程度以外,还需提升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11.
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之和与农民工资性收入关系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的纯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本文在VAR模型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资性收入与我国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之和同步发展变化情况。并阐述了它们相互变动对自身和对方影响程度的传导机制。以此为依据。提出农民工资性收入与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之和应折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构成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慧钧 《统计研究》2007,24(11):42-47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及其内部各省际间收入差距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泰尔指数,探究到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借助基尼系数,层次地挖掘到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根源于工资性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再次通过横向比较,进一步揭示出工资性收入是缩小三大区域内部、拉大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历来是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及其所导致的收入增长会减少贫困,尤其是绝对贫困:相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分配的恶化却可能加重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本文以天津为案例,采用定量的方法集中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变化对我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从中上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跨越,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四川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要尽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更要坚持以转型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上)□文/钟伟木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是基本合理的,但收入来源结构中存在税收收入比重偏低,初次分配结构中存在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偏低的双失衍,然后从财政体制本身分析了收入规模与结构间矛盾形成的根源,并讨论了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对我国小康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1、群体间收入差距 一般来说群体间收入差距包括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等。  相似文献   

18.
李小玲 《统计与社会》2005,(1):35-35,29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经济结构多元化所取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获得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镇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的改变,在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传统的以城乡孤寡老人、极端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9.
年猛  王垚 《统计研究》2023,(5):78-89
本文估计了迁移成本降低对我国宏观总产出和劳动者个体收入的影响,并考虑了劳动者选择效应及人力资本空间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当迁移成本降至0时,我国宏观总产出将提升18.41%;基于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影响,各区域劳动者工资变化幅度在-19.4%到16.5%之间,83.7%区域范围的劳动者工资受益于迁移成本降低,16.3%区域范围的劳动者工资会受损,总体来看收入越低的区域劳动者受益越多,部分高收入区域劳动者工资可能会受损。此外,如果忽视选择效应会低估迁移成本降低对总产出的影响。尽管自由迁移不会对每个区域劳动者收入产生正的收益,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劳动力自由迁移有助于提升整体经济的产出并缩小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力度降低迁移成本、鼓励劳动力自由迁移,有利于稳定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延续我国经济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0.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非税收入体系 政府非税收入是相对于税收而言的一个范畴,是政府收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非税收入几乎占到整个政府收入的半壁江山,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是我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作用的重要资金来源。我国政府非税收入可以分为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外非税收入以及部分体制外非税收入三部分: 预算内政府非税收入是已纳入预算管理的那部分非税收入。这部分资金收入渠道正规、稳定,属于准税收范围,约占预算内收入的10%左右,占非税收入总量的15%—20%,预算外非税收入是没有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那部分财政性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