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取材于 1 9世纪苏格兰作家巴伦坦的《珊瑚岛》 ,但不同于《珊瑚岛》的是 :戈尔丁从人性的缺陷来探索社会 ,其寓意在于社会形态的形成取决于社会中个人的伦理天性 ,而并非某种合理且受人尊敬的政治制度。笔者透过小说《蝇王》运用寓言反映当代生活的独特形式和平实自然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 ,分析探讨了该小说的语言特点、艺术特色及其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2.
很长时间以来,尾声不再是流行的文学范式,而被视为空泛的文学陈规,但它却在儿童幻想小说中占有难得的一席之地。以四本畅销的英文儿童幻想小说——《不老泉》、《魔法灰姑娘》、《夏洛特的网》和《哈里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以评论这四部经典儿童幻想小说中的尾声为缘起,探讨尾声对儿童小说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得出这一结构手法契合了儿童幻想小说对自由、希望、幸福和生命的意义的追寻等主题意蕴,并隐藏着宗教意义上对爱和希望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海外对《水浒传》文学意义的阐释,主要体现在翻译、文学批评和再创作三个方面,其中不乏由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读。《水浒传》在海外的翻译,原著中的道德性往往被淡化或消解了。海外汉学家对《水浒传》所作的阐释,更多的是从西方文化语境中形成的前理解出发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还有一些读者由于他们的期待视野超出了原著的视阈,从而进行仿写或再创作。海外对于《水浒传》的诠释都带有西方文化的烙印,由此形成的前视阈对西方人理解何所向具有规定性,从而生成了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只要对小说文本中的人情物理解释得合情合理、能够自圆其说,应该说它们都是文学作品在不同时空、不同文化中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
藏族青年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近年来文坛上倍受关注的一部文学作品。2000年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次获奖使它的影响扩展至海外。小说的主题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宗教哲学意识以及独特的叙事手法,都让人不能不想起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曾荣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在主题、背景和神话、寓言的内在结构形式上都有着许多相近之处。同时,基于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两部作品在对存在与时间的哲学理解上又有着迥然的差异。正是这些相似与差异构成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记忆是海外游子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显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小说《上海女孩》讲述了两个上海女孩旅居美国,在洛杉矶唐人街奋斗的故事.《上海女孩》的核心是思乡,作者通过追忆往昔的记忆书写,叙述了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依然传承故乡文化、追求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藏族青年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近年来文坛上倍受关注的一部文学作品。 2 0 0 0年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次获奖使它的影响扩展至海外。小说的主题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宗教哲学意识以及独特的叙事手法 ,都让人不能不想起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曾荣获 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在主题、背景和神话、寓言的内在结构形式上都有着许多相近之处。同时 ,基于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 ,两部作品在对存在与时间的哲学理解上又有着迥然的差异。正是这些相似与差异构成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1719年,被称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的笛福,写出了英国文学史上的首部荒岛小说《鲁滨逊飘流记》,开创了荒岛小说的先河。时间又过了138年,即1857年,英国又出了一本题为《珊瑚岛》的荒岛小说,作者是罗伯特·迈克尔·巴伦坦。小说的主人公是三个在海上遇难的英国少年,他们流落到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由于来自西方文明社会,他们不但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还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集两者于一身,  相似文献   

8.
《古代·祈盼的青春》是一篇由8位海外华文网络女作家共同完成的接龙小说。这篇类似中国武侠的言情故事,却是非常典型而又极富特色的跨文化语境创作的作品,在表现海外第一代中国移民于中西文字、文化、文明的差异和冲突上尤见特色。小说巧妙地应用着中国式的象征手法,并把西方的、现代的意象与中国古典的意象超现实组合,展示了海外华文作品的丰富内涵,是一篇较为成功的接龙小说。  相似文献   

9.
撑向彼岸的渡船——《边城》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渡船在小说《边城》中, 不仅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它作为通向彼岸世界的承载物, 对应于小说的故事叙述,通过《边城》富于生气的描绘, 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型。它暗示了一种诚与善的文化的不完善性。小说因此透视人生命存在的本质状态,实现了它的形而上意味。  相似文献   

10.
巴人40年代流亡南洋时期的创作,表明巴人堪称海外华文文学、特别是印尼华文文学的先驱.剧作《五祖庙》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它集中塑造的五位华工,是反帝的爱国华侨的英雄群雕.“海外见闻”8篇小说构成了集束型小说.  相似文献   

11.
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成长小说视角下的苏比与阿Q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小说亦称启蒙小说,它将成长隐喻为从"天真"走向"经验"这一孤独而艰巨的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分析,主人公苏比(《警察与赞美诗》)和阿Q(《阿Q正传》)都经历了从天真、顿悟到幻灭这样一个觉醒与困惑的成长历程,而觉醒与困惑是文化上的一种悖论。这一悖论从小说的社会背景、民族心理和文化层面得到了相应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2.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历险小说作家罗伯特·巴兰坦的名作《珊瑚岛》,讲述了三个秉性不同的英国少年遭遇船难后在南太平洋海岛上的生活经历及其对土著的改造,体现了当时福音教化的观念。通过对三个虔诚、勇敢的英国少年的刻画,小说构建了文明理性、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绅士精神,同时秉持自由帝国主义理念的英国民族身份。小说在回应英国维多利亚中期社会潮流的同时也协助强化了英国社会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13.
《梦娜在希望之乡》是著名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品,它探索美国少数族裔少年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和迷茫彷徨,展现文化身份的流动性与混杂性,传达了多元文化的信息。该小说属于成长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成长是小说的主题,而且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都具有成长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之前,海外主要是对《聊斋志异》进行翻译和介绍,未展开学术方面的研究。20世纪以来,海外对《聊斋志异》主要进行了文献考证、思想艺术与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聊斋志异》的海外研究,弥补了国内研究文献的不足,深化了中外文学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拓展了研究路径和视角。比较而言,《聊斋志异》海外研究的文学性、艺术性、表象性研究数量较少,有的存在以偏概全、以虚代实等弊端。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借助儿童尚未受到成人世界人情世故和意识形态浸染的本真生命体验,以哈克天真无邪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生动地叙述了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真实细腻地展现了纯真拙朴的童心世界,进而还原出世界的本来面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促使作家选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深层心理因素,则是作家的儿童情结与童年生活体验,以及深受圣经文化熏陶的对理想世界潜在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萧红在陪都重庆创作了《孩子的讲演》《莲花池》和《山下》三篇儿童题材短篇小说。这三篇小说不仅在小说背景中展现了不同的区域性抗战语境,还巧妙地投入属于萧红个人特色的儿童书写。虽然较萧红其他小说作品来说不足甚多,但其中所蕴含的抗战语境与儿童话语,不仅体现了萧红以笔作为武器参与抗战生活的文学目的,也给重庆的抗战文学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源。以这三篇小说作为文本基础,从抗战背景与儿童书写的写作缘起、不同区域中战时儿童形象的塑造、个人经验与时代环境的汇聚与融合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叙事之祖,蕴含着海洋文学的“母题原型”,这些原型被后世海洋小说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大多从《山海经》中得到启发、思想和艺术养料。从《山海经》所反映的内容而言,它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流变性与恢弘气魄;原创性与创新性;包容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华文女作家张翎,是海外华语文坛上一位并非职业写手的"业余作者",近年来相继出版了《望月》、《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以及反映19世纪以来飘洋过海出国谋生的华工血泪史的《金山》等小说,频频斩获各种文学奖项。本文选取其中篇小说《雁过藻溪》,运用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文本细读等方法,对张翎笔下的"藻溪"故事、人物原型及其叙事意蕴与文化隐喻等,作了较为深入而细致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作品在海外的流行离不开葛浩文的英译。葛浩文是莫言小说唯一的英译者,他的译本提升了莫言在海外的文学声望和文学地位。然而笔者在仔细阅读葛浩文的译本之后,发现确有一些翻译不恰当之处。现以《生死疲劳》葛氏译本为例,分析葛浩文在英译莫言小说时所出现的误译现象,探究其误译根源,也为翻译界敲响警钟,进而探讨中国文化的译介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严歌苓的小说《人寰》改名《心理医生在吗?》重新出版,这一重新命名传达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它表明该小说不仅是一个关于“病的隐喻”的文本,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关于文化身份建构的实验文本。小说呈现了严歌苓作为海外华人作家向“他者”寻求文化“疗救”的努力和思考,并试图从“言语一权力”关系中透视历史深处,这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