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吉姆老爷>的文本进行分析,揭示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康拉德在小说中的殖民地叙事把作为"他者"的殖民地当做一面镜子,以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揭示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在西方殖民进程中的作用,反映西方文明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西方殖民主义的同时,康拉德也暴露了自身所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在大英帝国由盛转衰时期,所以帝国意识及文化建构必定对其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伍尔夫在其小说《到灯塔去》中积极地表述了以帝国主义文化扩张为表征的殖民话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种族优越论的思想,从而显示了隐藏在文本之下的伍尔夫的潜在的殖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吉姆爷》和《阿凡达》两部作品的故事背景、人物命运、叙事情节等方面,认为康拉德小说《吉姆爷》借助"东方"马来叙事散播帝国话语,而美国电影《阿凡达》以小说《吉姆爷》为"原型"宣扬帝国意识形态,是《吉姆爷》中东方主义思想的再现和延伸。在全球化视域下,西方国家不仅借助小说这一表现形式传播帝国话语和意识形态,还采用更为广泛、更快速有效、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形式——电影媒体,确保多方位向第三世界国家乃至全世界推行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对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所构建的昌德拉普尔城与欧洲、英国人居住区与马拉巴山洞、菲尔丁家与阿齐兹家三组文学对比空间的社会文化蕴涵进行了解析,揭示了它们对殖民地与宗主国、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隐喻表达,剖析了文本中的殖民话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黑暗的心》中殖民话语的矛盾性,从而揭示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在小说中揭露了欧洲殖民者的虚伪、残忍和贪婪,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支撑殖民侵略的西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历险小说作家罗伯特·巴兰坦的名作《珊瑚岛》,讲述了三个秉性不同的英国少年遭遇船难后在南太平洋海岛上的生活经历及其对土著的改造,体现了当时福音教化的观念。通过对三个虔诚、勇敢的英国少年的刻画,小说构建了文明理性、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绅士精神,同时秉持自由帝国主义理念的英国民族身份。小说在回应英国维多利亚中期社会潮流的同时也协助强化了英国社会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中有一群广通博识、思维敏捷、擅于辞令、辩才非凡的儿童,其话语艺术完全可以和儒雅名流媲美而毫不逊色。对这群天才儿童的话语艺术,人们向来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他们才智高奇、气质超群的儿童话语呈现出典雅脱俗、奇巧出群、峻峭逼人、含蓄有韵的艺术风格。这种话语风格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魏晋风度”的影响与造就。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对革命话语进行再处理并意图解构主流话语是文坛一个热点,但是这种历史不自觉很快消沉下去,成为一个盲点。在此种背景下出现的《坚硬如水》把矛头重新指向了所剩余的革命话语残骸,并试图绕过先前种种革命话语的处理方式,只从话语自身来解构话语。  相似文献   

9.
论鲁迅小说中的儿童话语及其认知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中其实为儿童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富含着复杂的意义张力.笔者将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关切命名为儿童话语.这里的话语不仅仅是一种言语、口吻,而且也同时是叙述人、被描写对象,甚至是一种模拟书写.这实际上包含了三重意思1.书写儿童,以儿童作为书写内容/对象;2.儿童视角,叙事策略之一;3.童真叙述,模拟儿童叙述情境.不容忽略的是,儿童话语背后其实也可能标志着鲁迅相关思想认知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小说《这边风景》存在着政治话语、日常生活话语和“小说人语”三种不同的话语。政治话语表达政治意识形态的声音,在文本中居中心支配地位。日常生活话语表达日常生活内容,总体上是对政治的疏离,但也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在小说中居于次要地位。“小说人语”是作者在《这边风景》正式出版前于每章末尾所加入的一种回顾性反思话语,它实现了对政治话语和日常生活话语的反思和超越。多重话语的表达与纠结,表明了《这边风景》创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威廉·戈尔丁笔下的《蝇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主人公之间如何从开始建立一个文明组织到最后变得一片混乱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展示人类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个性,一个是文明的、另一个是野蛮的。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利用背景、人物个性、和象征,详细地给读者描述了这些双面人。威廉·戈尔丁用《蝇王》告诉读者最危险的敌人是藏匿在每个人心中的邪恶,人们必须正视人性中的恶,不可忽视它。  相似文献   

12.
《福》是对《鲁滨孙漂流记》的改写,因而两部小说也建立了历时性的联系.文章从复调和对话性两方面对文本进行内部研究,进而从广义的互文性角度进行宽泛的文化研究.四个不相融合的声音构成的复调性强调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在复调基础上构成的对话以开放的自由言说创建着意义.两部小说都与各自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构成互文性,《鲁滨孙漂流记》的荒岛故事体现了现代性建构的因素,而《福》反映了资本主义后工业阶段对中心权威的解构.  相似文献   

13.
笛福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他在 1 71 9年写的《鲁滨孙飘流记》( Robinson Crusoe)是世界文学名著中最流行的小说之一 ,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荒岛上的鲁滨孙”已成为一般人熟悉的典故。这是一部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文学巨著 ,今天我们重新解读之更不乏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凯特·萧邦的小说《觉醒》不但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意识形态的倾向,而且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从而展示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困境。作者通过塑造独特的女性人物形象,采用反叛男权意识形态的话语,描述反传统的女性行为,超越与男权制社会文化相联系的象征秩序以及运用弗洛伊德式意象等方式,形成了对传统意识形态的颠覆和反叛,引起了一场反映女性主义精神要求的“话语革命”。这是一部表现女性反传统意识形态的女性主义经典小说。  相似文献   

15.
在《休.赛尔温.莫伯利》中,庞德将叙事小说中的叙述手法用到诗歌创作中,创设了交织在一起的多重叙述声音。从巴赫金的"自我"与"他者"的话语理论为解读视角,侧重分析了庞德在诗歌中杂糅的多种形式的"自我话语",使诗作呈现出错综复杂、晦涩难解的特点,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庄园>是凯瑟琳·安妮·波特墨西哥系列中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从宏观角度关注20世纪20年代末墨西哥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境遇和精神世界,同时又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当代墨西哥人(主要是土生白人和印欧混血)不同的文化心态.文章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来审视墨西哥一百多年的"内部殖民"状况下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认同和心理现状,探究当代墨西哥人的种族意识和文化属性,考察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是如何构建并确立他们各自的身份的.  相似文献   

17.
在<休·赛尔温·莫伯利>中,庞德将叙事小说中的叙述手法用到诗歌创作中,创设了交织在一起的多重叙述声音.从巴赫金的"自我"与"他者"的话语理论为解读视角,侧重分析了庞德在诗歌中杂糅的多种形式的"自我话语",使诗作呈现出错综复杂、晦涩难解的特点,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总是特定文化传统、各种意识形态话语的产物。杰克·伦敦无法跳出宰制性帝国主义话语的影响,在《深渊中的人们》一书中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用"优越神话"框架剖析英国伦敦市贫民窟问题,把它解读为大英帝国衰亡的象征和美国必然取而代之的例证,表达美国国民的争霸心态,言说他们的争霸逻辑。《深渊中的人们》建构和撒播了帝国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9.
从赛义德指出的经典文学与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共谋关系出发,针对其《曼斯菲尔德庄园》第21章 中沉默的解读进行反驳,结论是,这个沉默并非因众人对殖民做法的尴尬而产生,也不表示奴隶贸易是个禁忌话题,因此,不能将其解释为奥斯丁对奴隶贸易的默许。对奴隶贸易或奴隶制,奥斯丁不是保持沉默,而是表达了改良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索亚的“后大都市的话语”为研究视角,从都市空间的全球化、都市空间的两极化、都市空间的领土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德里罗《大都市》中“纽约版”的大都市特点和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德里罗对下层民众和贫困群体的人文关怀,也表达了他对全球化时代城市人口生存状况和城市发展趋势的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