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多年前,作家柔石写过一篇小说,小说的名字叫做《为奴隶的母亲》,描写了一个女人为了家庭的生计,被迫租给另一个男人为妻的故事。这种做法在当时被称做“典妻”。这个被出租的妻子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为租妻的人提供性服务,并最终为他生育一个孩子。承租妻子的人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妻子不能生育,或者是因为贫穷娶不起妻,因此租一个妻子来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2.
陈元 《女性天地》2013,(2):33-35
年末岁首,一个名气很大、宣传不多的人火了。 他新闻不多,却参演过《春光乍泄》《卧虎藏龙》《赤壁》《2046》《一代宗师》等电影,还获得过日本大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为了拍戏,他学了半年功夫,却在正规武术比赛上竞得擂台魁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发现和公布的烈士遗迹——《柔石日记》和《柔石书信》.以及许多前辈的回忆录.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柔石的最新史料。我试图整理和分析这些确切的第一手史料,描述以柔石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文学第一批自由撰稿人的经济生活状况.跟他同类的左翼文学青年.有丁玲、胡也频、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叶紫、殷夫、沙汀、艾芜、萧军、萧红等。  相似文献   

4.
很显然,人是为了思想而生的。这是人的全部尊严所在。他的种种长处和应尽的责任,就是要多方运用他的思想。不过,思想的次序,是从他自己、造物主和人生的目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叶灵凤(1905~1975),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算得上是中国的一位文化名人,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他的“历史问题”,也由于他早年(1938)移居香港,人们(特别是在内地)很少提到他。后人对他的定位是画家、作家和藏书家,但后两个身份显然更为人所知。作为作家,他很早就开始写小说,创办过文学刊物《戈壁》,柳亚子当年写过5首七言绝句,每首咏两人,在这10人中,叶灵凤和潘汉年为一组,与鲁迅、柔石、郭沫若、丁玲、胡也频等排列在一起,他在文学界的名气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了让他上大学,父母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大学毕业后,没有多加挑选就到了一家那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饮料公司。  相似文献   

7.
他在晚会上遇见她。她很出众,有很多男孩追求,但没有人注意到他。晚会结束后,他邀请她去喝咖啡,她很吃惊。但为了不至于失礼,她去了。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10,(11):19-19
明朝张翰的《松窗梦语》,里面记载着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张翰刚当上御史的时候,就去拜访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为了鼓舞张翰当好官做好人,给他讲了自己乘轿的故事。王说,有一次他乘轿进城公务,半路上下起了雨,有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  相似文献   

9.
一条中华烟     
凤凰 《老年世界》2008,(17):23-23
他买了一条烟,而且是“中华”。不抽烟,买烟是送人。有一个人,帮了他一个小忙。 拿着烟,他去了那个人家。按门铃,没人开门,再按,还是没人开门。他想那个人一家可能有事吧,要不怎么没一个人在家呢?他掏出手机,只拨了两个数字,他就把手机关了。既然那个人有事,还是不要打搅的好,他想改天再来吧。  相似文献   

10.
我对于卢梭的了解来源于高中的历史,他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个平民,但是他所走过的道路是伟大的,他在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先进的、激进的思想总是让我热血沸腾。后来读了他的《忏悔录》,我才真正的了解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也有着我们每个人的缺点以及欲望。因此本文针对卢梭的《忏悔录》进行了粗浅的赏析。  相似文献   

11.
李黄珍 《职业》2008,(10):4-4
希腊神话《特洛伊》中有个英雄,名叫阿喀琉斯,他力大无比、能谋善战,然而阿波罗用太阳箭射中他全身唯一刀箭可入的地方——脚踵,这一致命弱点最终断送了他的辉煌。今天,职场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为了各种理想而努力奋斗、拼命透支,突然他们倒下了,原本长远的打算戛然而止。磨刀不误砍柴工。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另一种奋斗方式,让我们的事业更加蓬勃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娱乐天地     
《老年世界》2009,(17):47-47
有一个人买了10头驴。 当他骑在一头驴上数驴时,发现只有9头驴;当他下来数时,就成了10头驴。 于是他说:“我步行就赚一头驴,骑驴就少一头驴,还是步行好!”  相似文献   

13.
彭国梁 《老年人》2008,(1):30-31
前不久,打开单位的信箱,发现有一封未封口的厚厚的信件,内装一叠打印稿,还附有一信,寄信人叫唐异常。他说我发表在《老年人》杂志和《长沙晚报》上的文章,他几乎都看过,因此萌发了想与我交友的想法。我翻了翻他的那些打印稿,得知他是长沙县双溪镇人,1955年到成都的气象学校读了一年书,然后就去了新疆。  相似文献   

14.
坏小子葛优     
冯小刚的噩梦 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不如说是葛优的喜剧电影,因为葛优在其中的表演是这种电影最为吸引人的内核,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乃至眼下的《夜宴》,很难说人们是为了冯小刚而进了电影院,还是因为葛优这小子。如果不怕被看做在两位长久搭档之间制造裂隙,还可以进一步说,这两者始终不是一回事,从一开始某种差距就存在,到后来并没有缩小,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和平 《中外书摘》2010,(10):51-54
这是一位著名音乐家,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成名作是《八路军进行曲》,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他在25岁时,就写下了这首不朽的作品。今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朝鲜人,为朝鲜人民军写出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写了中国、朝鲜两个国家的军歌,这背后有些什么曲折的故事? 他是一名朝鲜籍的中国军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回到朝鲜工作多年。他们夫妻重回中国惊动了金日成、周总理……  相似文献   

16.
莫言,山东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长篇小说《红高梁》、《丰乳肥臀》等。2003年初,他的女儿管笑笑以一本笔调冷峻的《一条反刍的狗》作为处女作杀入文坛。从此中国文坛又“诞生”一对父女兵。  相似文献   

17.
一、浓墨重彩绘仪式:从游民抢亲到帝王赏月 从《红高粱》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有一个延续的追求:他总能为自己的主人公设计出种种夸张、强化的仪式,这些仪式都十分新颖强烈,富有表现力。即使是回头看看他担任摄影师的《黄土地》,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人为打造的仪式化场景:那几百人在一起打腰鼓的爆发力段落,那农民戴着柳树枝条帽子跪在地上求雨的场景,都是对陕北农民真实生活情形的强力改变。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从《红高梁》经过《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了《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影片还有一个明显而有趣的变化: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呈现一个明显的上升曲线。  相似文献   

18.
彭德新 《老年人》2005,(6):42-42
3年前母亲去世,由于我和妻子工作都忙,不能每天陪伴父亲。接他来住,他又不习惯。父亲一人在家,甚是孤独。于是,我给他置渔具,要他外出垂钓散心;给他买棋牌,要他约人玩乐解闷;还给他订了三五种报刊,让他打发时间。父亲最喜欢的是读《老年人》杂志。他说,《老年人》杂志办得实在,有品位,  相似文献   

19.
读大师的名著,犹如在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和只通过一次谈话,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一样,只读大师的一部著作,对大师思想的理解往往也是片面的,有时甚至会误解大师的本意。对于亚当·斯密,我们不仅要读他的《国富论》,更要拜读他的《道德情操论》。  相似文献   

20.
汤礼春 《老年世界》2009,(23):26-26
年初的一天,82岁的父亲突然卅现在了我的面前。他是拄着拐杖来的,而且他是拄着拐杖乘了一个半小时的公共汽车来的。他来的目的是为了看我,因为他昨日听我妹妹说我的腿近日不好,走路有些一颠一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