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代井盐产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井盐产地为87处(以县计),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增加了2.48倍。从分布情况来看,剑南道最多,山南道次之,陇右道和江南道较少。唐朝末年,剑南道和山南道盐井数大约为640所。如果把南诏地区、陇右道和江南道的盐井算进去,则全国盐井数至少在740所以上。唐代后期井盐产地增加较多,井盐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宋代池盐产地分布于6路9州(府)10县(寨),共有23个盐池。与唐代相比,增加了蓬莱成泉池和忻州马城池两处。  相似文献   

3.
明代池盐产地分布于北直隶以及山西、陕西、湖广三省,至少有52个盐池得到了开发。如果以县、所计算,则至少有22处池盐产地。与元代相比,明代池盐产地增加了14处,增长幅度为175%;盐池增加44个,增长幅度为550%。可见,明代池盐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恢复了唐代的规模。明代池盐生产之所以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明朝建立以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秩序较为稳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论明代海盐产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盐业生产也不例外。明代海盐产地分布于从辽东半岛至北部湾的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某些岛屿。明代海盐生产至少有177个盐场。与元代相比,盐场总数增加了4个。由北至南按照产区依次论述,其(上)部分主要研究了辽东、长芦、山东、两淮、两浙的情况。其中,交阯12场是新设,存在时间较短。两浙盐场减少了10个,主要是盐场合并所致。辽东盐场增加了14个,这一点与明朝政府在这一地区实行军事屯田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明代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盐业生产也不例外。明代海盐产地分布于从辽东半岛至北部湾的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某些岛屿。明代海盐生产至少有177个盐场。与元代相比,盐场总数增加T4个。由北至南按照产区依次论述,其(下)部分主要研究了福建、广东、交耻的情况。其中,交陆12场是新设,存在时间较短。两浙盐场减少了10个,主要是盐场合并所致。辽东盐场增加了14个,这一点与明朝政府在这一地区实行军事屯田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吉成名著《中国古代食盐产地分布和变迁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47.5万字。  相似文献   

7.
元代冗官,不仅普遍存在,还以官府名目繁多重叠、多员制泛滥和高官剧增肆虐于政坛,从而成为继两宋以后又一个官府冗滥甚为突出的时期。蒙、汉政治文化二元体制下的汉地官与蒙古游牧官的拼加混合,直接导致了官府叠床架屋。蒙古忽里台贵族会议旧俗和统治者视官爵如赏赐的放纵政策,又为多员制泛滥和高官剧增推波助澜。蒙古皇室贵族及怯薛近侍等在冗官浪潮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李莎 《殷都学刊》2007,(3):43-48
该文首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近三十年来元代人口研究方面的国内外主要学术成果,分类展现了学者们在元代的户口统计与管理、户口考证与推断、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人口政策、人口思想、人口素质、民族人口、特殊人口问题与人口现象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9.
对丝绸之路特定生活内容的描写反映 ,是元代文学中一个突出的现象 ,形成了元代文学中的特殊领域 ,即丝绸之路文学。本文就元代丝绸之路文学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评述 ,以期对其今后研究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 ,1115~ 12 34年曾建立过金朝。金代女真族不断吸收汉、契丹、渤海和奚人 ,因而迅速壮大。蒙古灭金后 ,除一部分女真人留居东北故地外 ,大部分仍居于中国北方 ,在元朝“四等人制”中 ,与汉、契丹人一样 ,同属第三等级 ,统称“汉人”。他们与汉人通婚 ,习汉字 ,操汉语 ,逐渐与汉人融合。  相似文献   

11.
宋代的盐业生产技术发达,产盐地域广泛,盐业经济呈系统化、规模化发展,虽然宋代流传下来有关盐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较为丰富,但前人对传统史料的挖掘已经较为深入,开发新史料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宋代诗歌作品数量庞杂且流传较多,其中部分诗歌不仅有诗人对于国计民生的忧虑,还有对下层社会群众的关注。试从宋代诗歌记载较多的宋代盐业生产技术、盐业生产体制以及盐民生活三方面入手,运用"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历史研究新途径,力图展示宋代盐业生产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卓筒井是11世纪中叶四川井盐生产者发明的一种新型钻井技术。从工艺本身来看,无论是钻凿工具、井身结构,还是扇泥和汲卤技术,卓筒井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科技发明。这一工艺的出现,对于明清时期小口深井的开创,以及对世界近代钻井技术的发明,都起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宋代四川卓筒井的诞生,是中国乃至世界钻探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3.
元代烹调辅佐料的消费与生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属于天然烹调辅佐料,主要是以植物为主;一类是属于加工烹调辅佐料,主要是利用食物原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加工制作而成。了解元代烹调辅佐料的消费与生产,或者可以从更多方面,领略元代饮食文化的风貌。  相似文献   

14.
盐官的设置是元代盐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元一代,南北得以统一,元统治者对全国较大的几个盐运司的官员进行了统一设置,并罢去一些规模较小盐司的官员,这反映了统一局面下元统治者宏观调控,抓大放小的管理思想.随着盐务管理体系(盐运司一分司一盐场)的建立,元统治者整合金代盐官体系和元初转运司体系,相应建立了盐官体系,进而推广至南方产量较大的两淮、两浙及福建盐区.这是全国统一局面下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央垄断盐业,加强中央财权的重要表现.元代盐官体系盐运司官员设置的规范化使元代盐法在理论上臻于完善,并成为明清盐官设置的样板.  相似文献   

15.
元代官府公文传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树森  默书民 《河北学刊》2004,24(2):176-179
本文考察了元代急递铺设置的目的、过程,揭示了它与宋、金旧制的关系;指出,设铺道路的选择以便于文书传递为依据,它与驿 路并不统一,在不通驿的州县也设有传输公文的急递铺;并依据西方旅行者的记述,认为元代急递铺在传输信息时可能使用了马匹。  相似文献   

16.
宋代食盐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是一个商品经济繁荣的朝代,食盐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相当重要,成为生产和贸易量极大的商品,随之也出现了危及食盐安全的问题,渗透到食盐的生产、储藏、运销等各个环节。在食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官员急功近利,不合理的改变生产流程,导致食盐质量低劣,出现了盐户的掺假现象;在储藏过程中,由于盐仓狭小无法及时容纳,舟人乘机偷盗掺假,并且盐仓官吏与盐仓附近民户也参与偷盗官盐,在盐仓中掺假,以次充好;在运销过程中,由于运盐路途遥远,吏卒沿路偷盗掺假,因此边缘地区出现了食盐短缺的现象。为保障食盐安全,宋政府采取了惩治违法人员,改建盐仓,严格管理钥匙,加强巡逻,鼓励揭发和给予举报者奖赏等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代的宝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豫 《殷都学刊》2002,(4):60-65
本文就元代宝卷与唐宋俗讲、变文及明清宝卷的关系 ,从讲唱形式、语言文字句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旨在阐明元代宝卷在整个宝卷文学发展史上所处的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