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箪、簋、、” ,“衣、服、被” ,“特、殊”为例 ,从其词义演变发展的规律入手 ,详尽地辨析了这三组词的异同 ,为古代汉语词义研究特别是同义词的研究作了尝试 ,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词义辨析是日语学习者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的难点之一,因此,归纳和分析词义辨析的技巧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对以动词为中心的相关语言单位(词组、短句)进行词义辨析,可以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有效的词义辨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词义辨析是日语学习者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的难点之一,因此,归纳和分析词义辨析的技巧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对以动词为中心的相关语言单位(词组、短句)进行词义辨析,可以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有效的词义辨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荀子》几处争议较多的地方,参照旧注加以辨析,尝试着从新的角度来补充新的理由,补苴前人的说解。  相似文献   

5.
从造字的本义和词语的结构入手,辨析“画”与“划 ”、“鄙”与“敝”、“代”与“待”的异同,并究其错误使用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刻画”而不是“刻划”、应该是“鄙人”而不是“敝人”、应该是“交代”而不是“ 交待”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色彩词在不同的语言使用中词义不尽相同。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英语的色彩词在复合词中、句中、谚语成语中的不同词义进行了辨析。并对中英文化中的某些色彩词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义学的观点出发,对主要的法律英语词汇语义关系,即同义关系、同形异义关系、反义关系、多义关系、上下义关系等进行认真的剖析,旨在阐明在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了解并有意识地进行这些关系的辨析对提高译文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出外”是常见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到外地去”,不够准确。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出”意为“到……去”.“外”既指“外地”又指“一定范围以外的地方”。“出外”的准确解释应为“到外面去”。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也有益于汉语词典的编写。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西方文献中,“现代性”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等词都是一些歧义颇多的概念,这些词在词义上有时不仅互不相同甚至还完全相反,常常令人困惑不已,试图厘清人们的分歧所在,为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献提供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共时层面上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语义、语法、语用相结合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动态词义与静态词义的关系,动态词义形成的语言条件(语音、语法和语义条件)和交际条件(语境要素和交际过程),以及根据科学交际和日常交际两种不同的语境形成的动态词义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前辈学者对<班簋>考释的基础上,通过对铭文的语言学审视,综合运用偏旁分析法、二重证据法和语法规则,发现"(钅正戈)人"即<诗经·小雅·采芑>"钲人伐鼓"之钲人,并结合训诂资料及<周礼·地官·鼓人>所记"鼓人"职责,探得"钲人"是在将帅指令下通过击打钲鼓向军队传递行止命令的官吏;"遣"是个表示"施""舍"义的动词;通过<班簋>铭文、周人观念、<诗经>原文和孟子解诗的比较,求得"天畏否畀屯陟"中的"天畏"是一个定语后置式的名词短语;通过"天畏否畀屯陟"与<周书·多方>"惟天不畀纯"对勘,从语境与行文的角度,证成<班簋>铭"天畏否畀屯陟"之"否"当读为"丕"、训为大;"惟乍昭考爽谥曰大政"意为以被称为执政大臣的英明父亲为榜样.  相似文献   

12.
古代神话以女娲为“高禖”,掌人间婚姻子嗣。女娲下令“会男女”,令女子于仲春二月坐于社,以待男子“问名”。故本义为“女娲令”的令字,以及本义为二月初一的今字,皆从亳社取形亳社下画坐待之女子,就是令字;亳社下画“一”,就是今字。女娲命令相会男女转圈追逐,转圈追逐的男女相对位置有变化,殷商人从不同相对位置的男女取形,分别造了化、尼、及三字。  相似文献   

13.
AA式摹状词是摹状词中最重要的一类,其语义由主体义、过程义和特征义三部分构成;AA式摹状词的语义具有感知性、变化性、程度性、多义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其确定语义的方法是语境确定法,可分为主体确定法和特征确定法两类。  相似文献   

14.
"隶定古文"是古文字考释中的一种行为过程及其结果.隶定的对象主要是先秦各种文字,包括不同载体的图像形式.作为古文字考释的中间步骤,隶定有着不同的层次.加之(鉨)文形态、用法上的复杂性,使隶定常常产生两种甚至多种结果.考察(鉨)印工具书中诸多"同文异释"现象,实际上多半是以"隶定"作为"释文",且又隶定欠慎、造字不准所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古文字的研究与应用都企盼实现计算机文字检索,工具书的用字标准化势在必行,因此对隶定也就有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蕴涵了丰富的礼仪文化信息。且、祖、俎、豆等字蕴涵了吉礼文化;丧、葬、墓、坟等字蕴涵了凶礼文化;田、获、焚等字蕴涵了军礼文化;朝、宗、觐、会等字蕴涵了宾礼文化;婚、采、媒、妁等字蕴涵了嘉礼文化。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品格这一主题 ,就其在创作理念与宗旨、选材与主人公形象塑造、悲剧结局方式与审美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西方悲剧是作者哲学理念先行的产物 ,塑造了有权势地位的英雄人物 ,并以主人公悲惨毁灭收场 ,从而具有崇高悲壮的格调 ;而中国戏曲悲剧则是黑暗社会现实在作者笔下的反映 ,悲剧的主人公总是被欺压的弱势群体或弱者 ,并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 ,具有引人怜悯、义愤的凄苦风格。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品格这一主题,就其在创作理念与宗旨、选材与主人公形象塑造、悲剧结局方式与审美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西方悲剧是作者哲学理念先行的产物,塑造了有权势地位的英雄人物,并以主人公悲惨毁灭收场,从而具有崇高悲壮的格调;而中国戏曲悲剧则是黑暗社会现实在作者笔下的反映,悲剧的主人公总是被欺压的弱势群体或弱者,并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具有引人怜悯、义愤的凄苦风格.  相似文献   

18.
汉字起源问题,是由古而今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尚未形成共识。文章从远古文化背景,远古巫文化对汉字产生的直接影响、汉字应用、发展与远古巫文化的关系。现行汉字中巫文化字例析解等方面,分析论证汉字起源于远古巫文化。巫文化是汉字的始母。  相似文献   

19.
最早对古文字歧读现象进行理论说明的是章太炎,汤炳正对《说文》歧读字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参照汤炳正的分类,战国简帛中的歧读字有义同歧读、义近歧读、义异歧读、声符歧读等。文字异形是导致战国文字多歧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古籍申的一些词句,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对其中的个别字词的拿捏直接影响到对句意的理解。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论语·述而》中的“暴虎冯河”和《醉翁亭记》“太守醉也”的“醉”进行了训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