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特别是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论断。从马克思主义行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引领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时代化,在时代化的过程中也相伴着中国化。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我们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所在。一百年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开拓及其理论奠基,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与时代化命题的提出,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开辟,充分展现了党对“两化”认识历程的内在逻辑;科学理解和把握“两化”的本质要求,首先必须从学理上厘清何谓“中国化”、何谓“时代化”,以及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辩证关系;新时代新征程不断谱写“两化”新篇章,必须坚持党的历史主动、站稳人民立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最新的科学论断,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需要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前提下,从理论逻辑、人民逻辑、实践逻辑、世界逻辑的逻辑理路上理性审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必然,进而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中提出的归根到底是两个“行”,从时代维度出发总结了新时代十年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最新经验,也从理论维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本体”行的真理性内涵,更从实践维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行”的思想意蕴。深入理解把握归根到底是两个“行”的丰富内涵,不仅有助于把握新时代十年的里程碑意义,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更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内蕴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问题,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当代典范。在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在深刻把握并大力践行“两个结合”的发展道路中,在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内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引领,是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既具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中国化时代化的特殊属性,是一般与特殊的有机统一。“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自信自立”的主体定力、“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问题导向”的矛盾思维、“系统观念”的大局意识、“胸怀天下”的人类情结,共同构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六位一体”的方法论基础,立体化表征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特定时间的进入、融合与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和日新月异的实践相结合,使之能够应对时代挑战,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发展潮流,成为时代精神之精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驱动,又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内在要求和当今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需求.时代化的实现,是一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系统建设工程,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高速统一与互动中,在关注其当代走向、回答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中,在“坚持”、“发展”、“创新”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似文献   

8.
“两个结合”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历史交汇点提出的重大命题,对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指引。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探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逻辑理路,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必然,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李海洋 《中华魂》2013,(9):13-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要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又重申了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令党、教育人民”。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对于加强党思想理论建设,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有的研究、结沦对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的理解有所偏颇,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事实客观地做出的肯定性价值评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机理表现为: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可能性,立足实现现代化的阐释框架,具有实践性的思想品格,坚持实现“两个结合”。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守正创新的思想观念、问题导向的战略方向、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胸怀天下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为逻辑起点和内生动力,立足新时代这一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历史性地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大时代课题做出科学回答和深刻诠释,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关键领域变革与重要实践突破的良性互动,彰显了科学世界观与实践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须在以下各方面进行科学定位:首先,在“三化”体系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应是有机统一的,时代化区别于其他二者而又与之联系、统一.共厨推进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次,在主体内容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应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内容,一面加强理论研究与创新,一面以实践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经途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最后,在实施途径方面,必须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前提下,科学分析判断时代特征,回应时代重大问题,同时尊重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需要。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握“三化”理论的整体性是前提条件,把握受众客体的目标性是根本指向,把握施教主体的自觉性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井冈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起点。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本刊围绕“井冈山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约稿一期笔谈,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15.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两个结合”蕴含着“理论—实践”与“理论—文化”二维双向改造、相得益彰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严谨的逻辑理路和明晰的实践要求,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伟力。准确理解和坚定贯彻“两个结合”,对于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于科学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跃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反映并内蕴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要义.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唯物论为生命线,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辩证关系引入到了实践领域,展现出理论的光辉与思想的锋芒.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普遍规律.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与重要途径.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精髓所在,其本身揭示了一个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共存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一科学理论传入中国以来,以中国化时代化的形态指引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铸就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深刻改变中国,就在于它所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定执着地追求真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立足国情,紧扣时代主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与思想的赓续共荣中不断实现重大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与能量,把“中国化时代化”与“丰富马克思主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实现“两个结合”,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关键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很大意义上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占据了四个制高点,即真理的制高点、道义的制高点、实践的制高点和时代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两种基本形式。民族化是中国化的空间寓所,是中国化的外在表现。时代化是中国化的时间界域,是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二者统一于中国化进程之中,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任务凸现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自觉。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实践上全面扩展。  相似文献   

20.
深入阐释和全面揭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意义。从历史生成的维度,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论断置于生成它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史进程,回溯其演化过程与形成机理,展现其逻辑运思的整体图景。从内在逻辑的维度,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参照和借鉴发展哲学关于社会发展机制的基本理论,提出其蕴含动力逻辑、治理逻辑、引领逻辑三个向度。从理论形态的维度,其具有系统深刻的哲学基础、逻辑严整的内容体系、深邃宽广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