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口译中的拆句问题张继革有一定翻译经验的人都知道,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这两种语言的互译过程中,尤其是在口译中,就会碰到许多困难,但如果对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和特殊之处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掌握,这种困难就会小得多,翻译也就...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词法和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 ,这给我们翻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形态 ,指出它们的异同 ,这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文化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认知差异会导致译者在语义理解和转译过程中的困难.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民族特征和思维习惯的认知差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如何确定对所译作品的认知视点,成了译者能否成功地完成信息从原文传递到译文的决定性因素.而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人员在认知不同文化进行翻译过程中可以依靠的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巨大的语言差异,隐喻在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译。文章从汉英音韵差异的角度,从隐喻的音韵美感、双关隐喻以及隐喻拟声词的翻译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语言来替换另一种语言。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思维差异,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顺序、表达结构、表达方法、修辞方式和用词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要顺利地完成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对这两种语言进行系统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发展翻译技巧,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注意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它们中存在的共性,这就造成了翻译中长期的争论.人类在生存中都使用不同的语言指称同一世界,从而发展出共通的心理语言--语言共识性使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扩大不同语言的相互交往就会扩大语言之间的共性,最终保障翻译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人作为生物人和社会人,具有许多生物的和社会的共性,如人类在哭和笑时的表情是一样的;高兴、痛苦、憎恨时的心理是一样的。然而世界又是多元的,各民族有自的语言,这就产生了跨民族交际时翻译的需要;各民族又由于地理区域、社会制度、宗教、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文化,从而造成各民族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差异,给翻译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些共性和差异是必然会反映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造成翻译工作中的三种现象:对等翻译、不对等翻译和不可译现象。本文拟对不对等翻译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起源,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角色以及语言之间在互相转换时存在的不一致,进而分析了这些不一致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困难和相关的应对措施。本文将以英语为例,与汉语相结合对比,阐述这种语言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这样的差异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困难,从谈判和翻译这两种最普遍的跨文化交际形式的角度提出一系列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转换问题紧密相连,不仅涉及到语法,还有思维模式差异。其主要差异在于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这两种倾向在表达方式上相去甚远,给翻译造成的困难尤其明显。本文旨在探讨英汉对比中"主语"与"主题"两个影响双语转换的核心参数,试图找出符合两种语言思维特征的译法,脱离语言外壳,正确处理好两种结构的转换,使译文语篇连贯流畅。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巨大的语言差异,隐喻在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译。文章仅从汉英语言形态差异的角度,从汉英字、词形态差异,句子以及篇章层面的意合与形合差异入手,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翻译     
本文着重论述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并指出翻译是跨越文化的交际。翻译中最大困难在于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否能跨越这一障碍却取决于译者的才能。一个优秀的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语言与文化。  相似文献   

12.
英汉翻译时因为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较大 ,从而造成了翻译中的困难。由于人类思维有共通性 ,这样就弥补了语言表达的差异性。仅从隐含义、语境义、表情义与联想义四个方面对翻译中的词义理解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两种语言体系里,委婉语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深受社会文化影响的语言现象。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折射出各自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忽视这些文化差异就会在委婉语的翻译中产生诸多问题。在文化视域下探讨委婉语翻译策略将有助于委婉语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用语言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这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语用语言对比与翻译强调翻译中不能望文生义而应注重原文语用用意的传译;社交语用对比与翻译强调应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语言,因此作为一种媒介,翻译就变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翻译中直译和意译是运用得最普遍的两种翻译手段。可有译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全盘否定直译,认为逐词逐句地直译就是硬译,这会使得译文晦涩难懂,甚至会错误传达原文的意思。怎样避免直译中的硬译,这就成了主张直译的译者及翻译研究者倾心研究的问题。要想使直译翻译出来的译文达到理想的效果,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充分调动语外知识并考虑众多其它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英汉视译的特殊性要求译员采用顺序翻译策略。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词序和语序的不同给顺序翻译造成了很大困难。本文针对顺序翻译中出现的词语翻译以及被动语态翻译障碍,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言符号的意义包括概念义、附加义、语法义、文化义和搭配义。两种语言符号对译有五种常见形式。在两种语言符号对译中,欲反映原语语言符号的跨文化信息,就应着重体现附加义和文化义。语言符号对译与言语翻译的主要差异在于有无具体语境(或情境);而同属言语翻译的双语词典例证翻译和语篇翻译之间的差异主要是:(1)具体语境(或情境)的大小;(2)体现语用和形象的表现力不同。  相似文献   

18.
汉语“打”字的英译法探索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的不同语族,但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常常会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去翻译英语。汉语中一个由“打”字组成的词组,在翻译时则需用数十个英语动词来表达,才能基本译出其含义。这就要求我们英语学习者不但要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在翻译时更要确切地理解原文,做到准确无误地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任何翻译都涉及两种语言,但并不是在两种语言闻简单的转换,而是受这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特征的影响。英汉翻译活动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英汉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会对意义的传译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词汇差异,句型结构差异,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蒙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有着各自不同的词汇系统。词汇系统的不同,表现在两种语言词汇中存在的很多差异,这种差异为两种语言词语的对译互换带来了一定困难。深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这种差异在翻译中的对应关系和互换规律,是搞好词语翻译的一个关键。下面,我们拟从词的形、音、义与译用习惯诸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