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既得利益不是靠在公正、平等的机会中获得,而是依靠特殊的权力获得建立超脱于部门之上的、对改革进行通盘设计的机构从制度上进行改革,设计出把权力和利益分离开来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领袖的权力     
我们热切地追求领导权,并试图拥有它和驾驭它。我们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认真地阅读着有关权力的书籍——办公室的权力、卧室里的权力和走廊里的权力。权力鉴赏家试图教导世人——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如何“获得全面控制”,“使任何事情都以你的意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凌彬 《领导科学》2003,(23):44-45
非权力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的,是指在领导职权(权力影响力)以外由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在领导活动中,非权力影响力是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较之领导职权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那么,领导者怎样才能获得非权力影响力呢?以“品”为本,打好基础“品”就是品格,指领导者的道德、品行、作风。品格是领导者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基础。综观那些领导有方、成绩显著、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导者,无一不是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领导者要完善自己的品…  相似文献   

4.
非权力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这与权位无关。每个人都具有非权力领导力,因此我们要提醒那些有领导潜质而无职无衔的人们。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领导才能。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追随者呢?这便与自己的个人能力、品行及为人处世  相似文献   

5.
领袖的权力     
我们热切追求领导权,并试图拥有它和驾驭它。我们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认真地阅读着有关权力的书籍——办公室的权力、卧室里的权力和走廊里的权力。权力鉴赏家试图教导世人——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如何“获得全面控制”,“使任何事情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赋予权力一个新的定义:神通广大,凶猛无比。我们从一些伟人的助手身上,就可以窥到权力的一斑。正如塞缪尔·马特勒所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领导力来自权力,没有权力就没有领导力。领导者权力的来源有两种:岗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岗位权力分为法定权、奖赏权、强迫权,个人权力分为专长权和参照权。所以,一个领导者有五种权力。互联网时代是大众的时代,是人人可以展现自我的时代,是一个"高手在民间"的时代,更是一个诞生魅力领导者的时代。人人都想当领导者,但是在传统组织结构里,人们获得权力的渠道更多地依靠组织授予的法定权、奖赏权、强迫权及专长权,以此来形成个人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秦德君 《决策》2014,(7):13-13
权力清单的功能在于公布“权力明细”,为反腐败创造了条件,但对于权力规范运行及其程序、环节、过程、责任乃至监督、制约等,要靠更为具体的“把权力关进笼子”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内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而言的,显性权力通常由上级组织正式合法授予,但组织的内隐性权力往往来自非制度性渠道,因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权力。组织内隐性权力的非规则性和非合理性,使得其不断寻求冲击以领导效能为核心的显性权力的机会,以此获得在组织中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进而影响、干预组织的秩序和决策。领导效能作为显性权力的直接表现,决定着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虽然内隐性权力与显性权力存在对立关系,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应用妥当、合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网络治理有着区别于现实管理的独特路径。作为重要的交互平台,网络建构并强化了生产生活中的知识性权力、网络性权力和资源性权力。作为一种基础权力,互联网建构的网络空间权力被无限扩大并获得巨大的作用空间。网络提供了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进行管理的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治理的常态逻辑,因此,网络治理的有效性在于规范并运用网络空间权力,促进信息流通,实现对社会过程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的权力可以是上级部门正式合法授予的显性权力,也可以是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但又实际存在的隐性权力。单位内不具有显性权力的下属会想方设法获得隐性权力,与领导者的显性权力进行博弈,干扰领导者的决策,影响单位的发展稳定。认清隐性权力的实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让这两种权力在博弈过程中相对和平地相处,更好发挥彼此的积极性和正当性,避免权力失控局面的出现,进而更好推动单位事业发展,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领导权威是领导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对领导权威有着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领导权威是领导者正确运用权力以及充分运用非权力因素在被领导者中取得的威望、尊严,获得的信赖、信  相似文献   

12.
曹林 《决策》2006,(5):50-51
严厉的管制其实是把娱乐场所都往“非法状态”赶——这就强化了娱乐场所对权力的依赖,要想在“非法状态”中获得生存,必须求助于权力,必须更多地向权力“进贡”。  相似文献   

13.
李占乐 《领导科学》2021,(2):99-102
新媒体空间信息和舆论的界限日趋模糊,出现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当权力在各个主体间的分布状况发生变化时,就会出现权力格局的演变,也必定会出现权力的转移。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能够制约政府公共决策的根本原因是出现了由政府向公众的权力转移,主要体现在:新媒体使公众所获得的信息数量大为增加、质量大为提高,导致权力资源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新媒体能促进公众个体之间的合作,构建集体身份和扩大集体认同,从而改善了公众权力的结构;权力结构由全景监狱式急剧转变为共景监狱式,导致政府权力和公众权力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本由国家独享的话语权被迫与公众分享,这意味着政府权力的减少和公众权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顶层设计的快速推进和反腐败的提速,权力滥用、以权谋私、权力傲慢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人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权力收敛的各种表现,公职人员的道德伦理有了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或许还是初步的,有的尚处于"外力压迫"后的"被动改进",但是只要坚持不懈,权力回归常态,道德对权力的促进作用将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人类进入了信息发送、传播、获取最高效的"互联网+"时代,这让普通职工拥有更强的"员工力"。普通职工的微权力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得更大的能量,对组织产生深刻的影响。然而,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不对微权力进行有效地把控与管理,很有可能出现微权力失灵的状况,对组织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一、微权力与微权力失灵在组织中,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也能阻碍组织的进步。领导拥有组织发  相似文献   

16.
民主问题的核心是合法性和权力制衡。合法性是指执政党和政府要通过民主的程序和方法来赢得国内外认同,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民主最基本的程序和方法是选举。权力制衡是指任何机构和官员的权力都必须安排一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制约,以使权力主体都达到权责平衡的状态,从而减少权力的出轨和腐败。权力制衡最基本的程序和方法是权力的多元分设。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民主政治的新政策,都体现了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运作的合法性原则与权力制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叩颖 《秘书之友》2014,(10):47-48
正鄯爱红在《领导之友》2014年第8期《"权力兼职"危害大矣》一文中,具体阐述了权力兼职造成的四个方面危害。首先,"权力兼职"的实质是权力与利益的交换,损害了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领导干部兼职,不过是想兼职又兼薪,鱼和熊掌兼而得之;企业请领导干部兼职,往往看中的是领导手中的权力,"权力也是生产力",企业可以以较少的付出换取更大的利益,获得更多的"实惠"。这种"特权企业"和"特权领导"之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激发核心员工能量的权力艺术有双向激励、机制保障、薪酬设计、职业规划,非权力艺术有辐射引导、重视需求、情感沟通、心智激励。  相似文献   

19.
非权力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这与权位无关。每个人都具有非权力领导力,因此我们要提醒那些有领导潜质而无职无衔的人们。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领导才能。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追随者呢?这便与自己的个人能力、品行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个人的自身素质十分重要,但是,运用自己的能力和魅力的目的在于获得追随者,而不在于显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也就是说,显示才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非权力的领导的大小,主要靠追随者的能力来体现。追随者越多,能力就显得越大。  相似文献   

20.
曹林 《领导文萃》2006,(9):105-109
严厉的管制其实是把娱乐场所都往“非法状态”赶——这就强化了娱乐场所对权力的依赖,要想在“非法状态”中获得生存,必须求助于权力,必须更多地向权力“进贡”。[案例]娱乐场所,这个词在中国语境中充满着暖昧和轻佻的意味,借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