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明科 《东岳论丛》2005,26(4):98-102
中国现代作家对现代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建构:在茅盾是经济与物质,在巴金是博爱与忏悔,在老舍是市民,在张爱玲是人性,在沈从文与徐是爱与美,在赵树理是大众与民间。  相似文献   

2.
德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社会治理的层面上是德治的 ,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在社会治理体系和行为模式的特征上 ,是服务型的 ;在制度形式上 ,是德制的。德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标识 ,自觉地进行德制建设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天籁是什么?天籁是日月星辰的运行,是风雨烟云的变幻,是大地上万物生长的姿态,是天空中百鸟的翔舞歌唱,是草的叹息,花的微笑,昆虫的私语,是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微风在树林里散步,是细雨亲吻着原野和城市……我年轻时,曾在长江口的崇明岛生活过几年,那时,生活穷困,劳动艰苦,精神孤独。但有一个朋友始终陪伴着我,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阴晴雨雪,她总在我的身边,不离不弃,使我在孤独之中感觉到一种安慰和亲近。这位朋友,就是天籁。我不仅用眼睛欣赏她,用耳朵倾听她,更用心灵去感受她。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公平与平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平是人们对现实分配关系与他们自身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平等则是人们在地位、权利、利益等方面的相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平与不平等是同时存在着的。在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都是公平的分配,但按劳分配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分配,按需分配才是事实上的平等分配。  相似文献   

6.
李春 《松州学刊》2001,(5):22-23
文明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它标志着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开化与进步的程度。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创造的物质成果,人类智慧的物质结晶,劳动的产物。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在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来都是在相互作用中发展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是物化的精神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有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香山形成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奠基石。在思想理论方面,她是启封建之蒙的先行者;在人文精神方面,她是近代化进程的领头雁;在科教文卫方面,她是开风气之先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8.
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当前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权力监控机制建设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在选人用人上下功夫,着力选好企业领导班子;二是在深化教育上下功夫,着力培育领导人员监督意识;三是在健全制度上下功夫,着力规范领导人员从业行为;四是在完善监督上下功夫,着力整合监督资源,加大监督舍力;五是在查办案件上下功夫,着力形成监督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9.
休闲是人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自由体验是休闲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共同追求。与把耳目作为审美感官密切相联,传统美学在审美方式上带有形式的距离性,在审美对象上集中于艺术品领域,在审美本质上是对象性超越的自由体验;与把全身体验作为审美经验相对应,休闲美学在审美方式上是全身心的直接感知,在审美对象上是当下整体的具体现实环境,在审美本质上则是融入性的自由体验。所以,与各自秉持的身体感官机制密切相联,传统审美是一种带有距离性并侧重对象性超越的形式化观赏活动;休闲审美则是一种全身心直接感知并身与物化的融入性体验。休闲美学强调审美感官融入性的身与物化,这是其在践履层面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0.
形式美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外在之形,二是内在之实,三是内在之虚。在外在之形上,西人重形,印人重色,中人重象;在内在之实上,西人是质实而静态的原子、分子,印人是具有空的性质的四大(地、水、火、风),中国是质实与动态合一的阴阳五行;在内在之虚上,西人突出是的能、场、暗,印人突出的是空,中国突出的是气。  相似文献   

11.
自由指向普遍而持久的价值,是人们心中共同的向往,这种向往无论是在民族之间、个人之间,还是在古代与现代之间都是共同的.但是自由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什么样的自由是可以实现的自由,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当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所向往和主张的自由要怎么样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该文针对西北实际 ,认为当前西北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由落后造成的 ,主要生态环境破坏在空间地域上发生在农村和牧区 ,在行为方式上是不当农牧业活动 ,在活动主体上是农牧民。据此提出了西北生态建设的新路径 ,并在理论上首次对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论述 ,首次提出城市化是西北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平等: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大志 《文史哲》2006,(4):135-140
在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中,平等是一个重要问题。自由主义在西方是主流,代表人物是罗尔斯。社群主义是主流思想的挑战者,代表人物是沃尔策。罗尔斯主张“民主的平等”,沃尔策宣扬“复合平等”,而两者在平等基础问题上所提供的解释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按教科书所讲,科学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生产力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然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在理论上早已迭成共识,那么,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是生产力,是否混淆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界限?科学究竟应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还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解决这一教学难点问题的关键是运用辩证法.我们认为,科学作为一项事业,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即认识世界,这是科学认识功能,这时科学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二是在物质文明方面,即改造世界,这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这时科学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一、对文化区的理解1。文化区的概念和特点文化区是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它是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功能的空间单位。文化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域内文化特质的同一性。文化特质是指各种文化要素的特征。在同一文化区内,虽然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这种文化的差异从文化分区的角度来看是次要的,它们的共性才是主要的,在同一文化区内,其文化特质有比邻区更多的同一性。例如在中国文化区,北方与南方在耕种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文字、种族、…  相似文献   

16.
公意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具有四重内涵。在功利福利上,公意与私人利益相对立,是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即公共利益。在社会秩序上,公意是民情民意,立法者在立法之前必须首先考察民情民意。在理性意志上,公意与个体意志相对应,是指公共意志,是一个共同体内部,所有个体意志的共同部分、深层部分。公意是公共利益、民情民意、公共意志,这些都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法律来体现自己,因此法律就是公意的表达形式,是承载公意的具体载体。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气范畴的意义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丹 《天府新论》2009,(6):139-143
气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范畴,它在古代绘画理论中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古代绘画理论中,它主要有绘画表现对象、画家、绘画作品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在绘画表现对象层面,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元素。在画家层面,气是画家的个人风格。它有先天具有和后天养成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要是气质和禀赋,后者主要是学识和才能。而在绘画作品层面,气则是一种偏重于刚性美的审美价值评判标准,具体体现在画作的笔墨技巧和结构安排上。气使得绘画表现对象、画家、绘画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最终呈现出的是中国绘画与众不同的天人合一的空间观念和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作出“大力弘扬大庆精神”的重要指示,并强调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大庆精神,凝聚我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意义重大,一是在传承黑龙江区域文化中,大庆精神是集中代表;二是在黑龙江精神现代化转型中,大庆精神堪称典范;三是在整合黑龙江精神力量中,大庆精神是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社科信息     
正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武晟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孕育产生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正式形成的,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写进党章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运用和完善。我们一般所讲的群众路线是指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结合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而提出的一整套的路线理论体系,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三大优  相似文献   

20.
王竞晗 《理论界》2011,(6):100-101
黑格尔的真理概念强调真理内部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又是在整个真理体系中互相补充的。真理是具体的,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实现为一个过程;同时,真理也是直接的,但真理也需要中介。在黑格尔看来,真理是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为我们的存在方式。黑格尔的真理概念不仅仅是解决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理论认知,而且是为了解决人自身分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的真理观是充满活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是充溢着可能性和希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