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平 《社区》2010,(10):58-58
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其释放的能量是海地1月份发生的7级地震的上百倍。但幸运的是,智利的死亡人数却相对不多。据海地政府估计。有22万人死于地震。但是智利政府3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利的死亡人数是795人。为什么会出现智利地震震级更高.而破坏程度却低于海地地震的现象?专家分析,除了拥有较高的建筑质量,智利人较强的防震意识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死亡意识是从生命出发对死亡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存的焦虑。心灵敏感的作家总是比常人具有更强烈的死亡意识。林白作品中的死亡意识表现为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状态。肉体死亡使个人得到解脱或通过死亡追求爱情的永恒。追求物欲是人反抗死亡恐惧的手段,但过分追求物欲则使人的精神走向死亡。人的死亡本能转向内部攻击自身会导致自我毁灭,死亡本能转向外部表现为破坏作用,即对外界及他人的破坏或攻击。  相似文献   

3.
艺术家死亡意识的美学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对于死亡的关注,可以说是历史久远的.且不谈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就是古老的哲学、伦理学、历史学、语言学乃至于新近成熟的人类学、神话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诸种人文学科都不同程度、不同视角地涉及死亡这一人的存在的终极问题.本文尝试从艺术创作主体的角度探讨死亡意识给艺术家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死亡的深刻理解和审美体现.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长期执著的"人性追求"表面上淡化了其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与反抗意识。实际上,死亡意识是其意识结构中的重要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他痛苦的内心和独特的反抗。  相似文献   

5.
屈原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屈原忧国、忧民、忧己的深厚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受孔、孟、庄生死观的影响同时又有所超越而做出的对死亡的坚定选择是其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7.
屈原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屈原忧国、忧民、忧己的深厚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受孔、孟、庄生死观的影响同时又有所超越而做出的对死亡的坚定选择是其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我家的地震早于汶川。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我正伏案校对,桌椅动起来。地震!外面有人喊。我跌跌撞撞地跑到大门口的开阔地,只觉天旋地转。我赶紧掏出手机打家里的固定电话,不通。我心急如焚。  相似文献   

9.
以“梦幻”、“虚空”字样感慨人生 ,以往一段时期是一概被斥为“颓废”而不屑正视的。屠格涅夫散文诗对于“死亡”所流露出的“惆怅” ,并非无病呻吟 ,而是有着“哲理的内核” ,一如《红楼梦》论妙玉所谓“云空未必空”。  相似文献   

10.
死亡意识是指从生命本能出发对死亡的恐惧及由之引发对生的焦虑。本质上,它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促使人们对生命更关注、依恋和尊重。对死亡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作家生活的态度行为及创作倾向。张爱玲的散文,记述了她的两次死亡体验与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世俗化人生观中体现出她强烈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解读人生、解读死亡的过程中,伍尔夫认识到人类是面临着无法摆脱的悲剧性结局。她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她对死亡观念、人际隔膜、战争恐惧的感悟与理解之中。她的悲剧意识源于个人悲观意识和对自己处境的困惑与迷惘。虽然伍尔夫在生命中顿悟了死亡的真谛,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将生命交于死神。这种选择并不在于展示人生的不幸,其目的是要展示人的主体精神对悲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纵观简媜散文,生命性一直是贯穿简媜散文的精魂之所在,然而简媜散文生命意识的凸显,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死亡意识为观照,死亡是促使简媜走上创作道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然而,简媜散文中呈现的死亡意识不但没有消磨其散文的生命力度,相反,在其试图超越死亡意识的过程中,更显其生命意识。生的存在因为死才有意义,生与死共同组建成一个完整的二元世界观。死亡意识如同一个隐匿的幽灵时常在简媜的散文中显现,如在其散文创作中,多以黑色为色调,多喜欢用带有“鬼气”死亡意象的形容词句,但简媜内心向上的生命力度使其以己微弱之躯超越死亡,并最终能够超越死亡阴影。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日本人在与地震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地震,多数人或呈现惊恐莫名状,或作撕心裂肺状,或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哭腔,或秩序大乱疯狂拥挤。然而,日本人却鲜有这种情况。即便是危难当头,日本社会还是井然有序,走路回家的人还是排着队走人行道斑马线,人们自觉排队打电话、等汽车和接受救济。日本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地震,人们对地震习以为常。日本人从小接受到的一项教育,就是灾害来临时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因此,一旦有天灾发生,大家也都是按照平时的原则处理。平时所受的国民教育,促使日本人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日本政府平时做的电视广告,要求人们在天灾面前相互友爱、要有礼貌、要有自制等等,使日本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保持一个较好的社会秩序。面对天灾,日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制定出一套相对成熟的防震救灾机制。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家防灾  相似文献   

14.
由《荒原》解读艾略特的荒原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略特的<荒原>除了将象征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外,更重要的是将一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萎缩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试从解读<荒原>中的象征意向入手,进一步分析艾略特荒原意识既绝望又关注的复杂内涵,以及宗教信仰对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的死亡意识是矛盾而复杂的,他在深刻体认死亡的悲剧性前提下,又体现出消解死亡的悲剧性倾向。这一矛盾的死亡意识之形成与当时的时代环境、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有关,也受中西方文化环境中的死亡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庄子以一种逍遥自在的超脱心境,在幻想中开辟了绝对自由的、理想的精神空间,表现了时代的觉醒意识。但庄子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更多的是源于人类抹之不去的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庄子在探讨生命哲理的同时,又以原始的死亡意识渲染着生命的神秘。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死亡意识是他作品最重要的主题。在海明威的笔下展现了各种死亡的形式,但没有出现一个寿终正寝的主人公。通过对具体死亡体验的描写,表现了作家对死亡的抗争意识和超越死亡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迅死亡意识的研究历经社会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几个层面的探掘,形成了从现实生存的危机与反思到孤独个体的向死而在,再到鲜活个体心理的微观贴近,最终形塑了鲁迅经由多重反复观照的立体成像,从而由此一问题域完成了鲁迅形象的某种重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迅死亡意识的研究历经社会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几个层面的探掘,形成了从现实生存的危机与反思到孤独个体的向死而在,再到鲜活个体心理的微观贴近,最终形塑了鲁迅经由多重反复观照的立体成像,从而由此一问题域完成了鲁迅形象的某种重构。  相似文献   

20.
张乃良 《南都学坛》2005,25(6):41-44
林黛玉表现出的深刻的死亡意识的核心是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确立。她的死亡意识表现在:对死亡的执著追问、对死亡的敏感体验、对死亡的清醒预期,从而奠定了她面对世界的基本姿态:孤傲、冷峻、高洁、深刻,完成了她作为一个反抗者的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