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1963年年初我读到一篇关于诗歌翻译的论文,有许多感想.外语诗歌的汉译,多年以来我一直觉得有问题存在,但是没有机会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那篇论文引起了我对诗歌翻译问题的兴趣,因此我想也来谈一谈自己对这问题的一些看法.外语诗歌译成汉语,就近代讲,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之中,诗歌翻译方面有一定的成绩.但是我觉得这些成绩比起散文翻译方面的成绩来,似乎远远落后.在散文翻译方面,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解放后十几年间,散文的翻译在质量上有很显著的提高,获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诗歌的翻译,我觉得比起来是大大不如的.我  相似文献   

2.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散文》中的这句话时,我总是眼前一片模糊,泪光中总是叠印着妈妈那慈善、和蔼的面容。  相似文献   

3.
散文     
《阅读与作文》2007,(5):47-48
写法指导 散文体裁也是学生练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文体。散文利于抒发感情,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独特的美质在于能让人们通过其精粹及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张光茫 《社区》2011,(26):11-11
以前读贾平凹的《秦腔》《高兴》《古炉》,我总能够感觉到一个时代的命运。感觉到贾平凹的悲天悯人。如果说,小说中作家还能偷偷在书页的一角藏起来,那么散文无疑就将作家的整个心铺在纸面上,最见情怀。在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天气》中,我读到了贾平凹洞察“天气”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一年春天,我读到了马瑞芳的散文《煎饼花儿》,为它的思情文采所感染。马瑞芳是一位有才华的回族女作家,她的《煎饼花儿》曾荣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散文一等奖,而她的散文《祖父》(《山东文学》1981年11月号)比较《煎饼花儿》,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艺术上说,都又上了一层楼。特别是那位回族祖父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令人从内心深处爱戴他,敬佩他,从而产生了对他的怀念。马瑞芳是怀着敬爱和思念的真情来写这篇散文的,否则哪会有如此动人的力量?当然,散文还闪  相似文献   

6.
有不少青年同志对我说他们喜欢写散文,我问为什么,他们回答说:“散文好写,只要把人和事记下来就成功了,不象论说文要费许多脑筋讲道理。”其实,这种说法是很不全面的。因为散文好写,并不等于能够写好;因为要写好一篇散文,必须同写论说文一样,要费脑筋,化气力。下面,我们就择几个重要方面来谈谈怎样才能写好散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们爱读杨朔的散文,因为他的散文象诗一样深湛,象诗一样优美,读了可以使人进入诗一样美好的境界.杨朔的散文富有诗意,首先是因为他的散文反映了我们伟大的时代的精神,并且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在杨朔的散文中,无论是杏花春雨,还是铁马金戈,都涂着时代的色彩,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溢着无限的生机,闪射着理想的光辉,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同时,杨朔对他所描写的事物感受是深切的,爱憎是鲜明的,并且在作品中充分抒发了这种强烈的爱憎.这种崇高思想和强烈感情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杨朔散文的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散文题材是散文作品赖以存在的基础,对于散文创作具有不容梢加疏忽的引发和制约作用.离开了题材,创作主体就不可能对社会现实生活作审美的主观反映.歌德说得好:“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合适,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散文题材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国新时期散文题材现状又是如何呢?我认为我国新时期散文创作在某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但在题材取势和拓展生活广度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缺憾.这种缺憾具体表现在不少散文作家的艺术视野相当短浅和偏狭,题材的选择过于稚弱和琐小,份量过轻.原《散文》杂志主编石英曾对来稿所作统计,“忆及自己身边琐事者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借花花草草抒发一般道理  相似文献   

9.
如何开发自己的写作才能呢?我的第一个体会是读书。人是要有思想的,思想是我们的灵魂。思想从哪里来?是从读书中获得。对于女孩来讲,读书一次,美丽一次;对于男孩来讲,读书一次,潇洒一回。我小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了,简直很难读到像样的书。但我在读小学时,竟然读到了破旧的《牛虻》,还读到了《雁翎队》、《小英雄雨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好书。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句话:我无处可去,我无处不在。这句话让我  相似文献   

10.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体现为一种普遍性的营构形态,而《女人》、《阿河》和《荷塘月色》里“我”又很特异,它们是一种叙述人设置,目的是为了在作者和文章内容之间起某种程度的屏障作用。这种叙述人设置充分体现了朱自清散文中的“技术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散文的世界似显得格外冷清和沉寂。造成这种状况,有多重原因,其中一重要原因就是对散文文体特征认识的狭隘。最近一两年,人们对散文文体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创作中初步显示出来。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就是一个突出代表。本文将简要地谈谈我对《苦旅》文体特征的认识,也许,从中我们会领悟到它对变更我国传统散文文体观念,把握散文文学本性的某些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胶东作家綦国瑞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最有价值的有两类.一类是自我生活书写.这类散文不仅显露了作家的个性,而且散发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包涵着丰富的时代气息.这种自我书写的散文向度也代表了新时期胶东散文以及全国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另一类是纪游之作,其山水游记以工笔细画的功力穷尽大自然的天成之美,复原生命的自然本性;其人文游记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平民意识与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从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角度评论文学创作渐成热点,不少评论家以他们对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衷爱及其人生体验,写出了属于跨世纪理论的汉学文评.这是文学评论从西方文化话语到本民族文化话语的可喜转变,它显示了中国文学理论界在借鉴融合了西方文化理论之后,向着文论民族化、现代化的深度开掘.当我读到赵德利的<回归民间--20世纪中国小说的民间文化阐述>以后,更坚定了这种认识和信念.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80年代,王慧骐便是在青年读者中风靡甚劲的诗人。其后,他致力于散文诗的创作,又成为读者非常喜爱的"散文诗人"。笔者大学期间,有幸在林林总总的报刊上常常读到这位前辈校友的佳作,彼时便对王慧骐生仰止之心和向往之意。来南京后,我因缘而与王慧骐学长相识,也蒙他看重,多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本细读方法,解读沈从文的"湘行"类散文,感悟他独特的生命观.沈从文"湘行"类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不可多得之作.较之其乡土小说,散文更加凸显沈从文生命体验的感悟和认知.沈从文文学的总体思想是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命观念,在散文中体现这种观念的主要话语要素是生命、水、自然、美、神巫.  相似文献   

16.
从人们那些充满了深切敬意和无尽哀思的怀念文章中,从作者自己的那些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散文里,我觉得杨朔是一位幽雅恬静的人.他文质彬彬,喜爱沉思;他又性格爽朗,富于感情.他爱大海,说大海是最美妙的诗.他的胸怀也象大海一样地深沉、广阔,蕴藏着纯洁的诗魂.读他的散文,不仅能使精神得到享受,而且能使情操得到陶冶.他的散文决不会让你单纯地陶醉  相似文献   

17.
自现代至当代,散文的创作、批评和阅读都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这里从散文"规定性"的打破、"停"的审美接受和"虚拟"的陶醉三个方面阐释了新时期散文审美特征的嬗变所带来的读者审美接受的嬗变.在此基础上,指出市场和读者促使散文走俏,同时也致使散文堕落,对此散文作家要正确看待这一变化,并适度引导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8.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由于他的宗教意识与宗教观念,形成了他不同于任何作家的极富个性的艺术风格.这种独特的风格不仅表现在他的小说中,同时也反映在他的散文创作中空灵玄奥,透过佛光审视社会,解剖人生.正是这独具个性的散文奠定了他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散文琐谈     
我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很喜欢散文,有时也写点,但很难写好,可是对散文还是满有感情的。散文,可以通过生活中有意义的一个片断,或是偶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写景、叙事、咏物、赞人,发议论述。我感到这种形式自由,又能贴切的反映生活,所以无论从个人兴趣,还是报纸付刊的需要,对散文有偏爱,有深厚之情。我爱散文还由于它不拘一格,运笔自由,其笔如天空之白云,一会如飞马奔驰,刹那间又如飞龙、醒狮,随笔者的情  相似文献   

20.
北宋仁宗庆历前后是学风转变时期,同时也是散文风格丕变之时.二者之间在重人情、宗法经典以及从散文创作角度论述学术问题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无论是对中国学术发展,还是对欧阳修散文创作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准确地把握这种互动关系,能进一步开阔欧阳修散文,乃至于整个宋代散文研究视野,更好地把握散文创作理念以及创作风格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