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典范形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启动并引导着当代哲学存在论范式的历史性变革 ,其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 ,向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的转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结构正是实践生存论。实践生存论应当看成是自然、人、社会通过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展开的生存论统一。实践生存论蕴含的理性的历史乐观主义以及对现代生存方式及文化转型的建设性理解 ,与当代西方生存哲学的非理性的感性个体生存观以及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和建设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公共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菲 《河北学刊》2006,26(5):39-42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时代变化相伴随的哲学主题转换中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既是人类生活时代变迁的哲学思想反映,也是与其相适应的哲学主题转换的必然结果."主体间性"理论揭示了现代生活的公共本质;表达了多元共生的整体理念;体现了消解中心的平等原则.探讨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家荣  廉永杰 《北方论丛》2007,1(6):111-114
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第二次转向。为了能够从人本这条逻辑主线上了解这次转向及转向后的哲学形态与使命,有必要对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总结,借以提升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勾勒了主体5间性哲学思想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的生存事实古已有之。主体间性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凸显其独立和成熟状态,直到近现代才逐渐成为现实。近现代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表现出种种无法克服的悖论;主体间性哲学则是对主体性哲学范式的反思与超越,把主体间性作为思维反思的“先验结构”与理论出发点,并由此来展望思维的终极边界、窥探人类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根源;当代哲学的共同潮流是交往和对话,也强有力地昭示着主体间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要把主体间性理论真正整合进实践唯物主义的体系之中,首先是要从根源处探明主体间性的实践生成问题;而要探明此问题,思维和存在的矛盾运动是实践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中可选择的一种理论视野.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在思维和存在矛盾运动的视域中,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的辩证否定,具有与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转向"不尽相同的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6.
康伟 《北方论丛》2007,(2):125-128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从而一定程度陷入不可知论。中西主体间性的思维路径与理论均有不同,承认“个体的真实性”是中西主体间性理论走向融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从主体理性的凯旋走向理性主体的黄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哲学以“方法论的唯我论”作为主体理性确定理性主体本位的方法论前提,其结果必然是真正存在的不是理性主体,而是与客观存在相剥离、对立而囿于自我的思想与心灵。这种理性主义所内含的偏颇与荒谬一开始便为其走向危机埋下了种子。在西方现代哲学各种思潮的反思与批判、匡正与重构中,近代哲学主体理性的一统天下分崩离析;理性主体也随之失去了以往那种惟我独尊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偏好是哲学、博弈论、决策论和效益理论等学科的核心概念,偏好及其逻辑性质在行为哲学和理性选择理论中尤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抽象逻辑的角度为偏好建模:首先,引入基于个体对象的单主体的信念偏好逻辑,然后把这个逻辑扩展到多主体的情形,给出多主体的信念偏好逻辑,证明其完全性,并提出在新情况下的表示定理.通过对两种具体情境:相互合作的主体和相互竞争的主体的重点研究,表明基于优先序列的偏好概念可以刻画多主体互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章龙  卢彪 《江海学刊》2012,(2):223-229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传统的价值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为基础,往往采取"灌输"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主体性的展示,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精神和灵魂的交流活动,不仅要有主体性,而且更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主体性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丰富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实现的有效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强调在"人的实在"中交往、在"以人为本"中对话,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主体间性中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哈耶克自由保守主义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实质一致,为建构适应现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他对近代西方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进行主观取舍与重构。他继承所谓"真正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批判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即"伪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同时错误批判以马克思政治哲学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哈耶克从批判理性建构主义出发,反而走向对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重新建构,也属于"理性的滥用""致命的自负",正是卢梭、康德等近代政治哲学理性规划的现代版,也正是马克思在19世纪以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已经批判并超越的近代启蒙政治解放理论的现代翻版。  相似文献   

11.
论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及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经历了手工时代、机器时代和虚拟时代三个阶段。为摆脱主体所受的历史限制,促进主体的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主体与自然和社会交互作用,在交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时代主体性特点。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使实践主体的感性、知性、理性和全面发展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并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但也带来共生共存的感觉麻木、幻想的迷失、主体性的解构等问题。要推动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目前至少应凸显以下几种理念:发展技术、培育艺术理性、弘扬主体价值、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互动过程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而制度运作和政治运动是二者互动的主要中介。因此,梳理制度建立的内在过程,对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化发生偏离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清香 《齐鲁学刊》2003,(1):96-101
传统儒家的道德主体有静止、保守的趋势 ,熊十力哲学的目的之一 ,在于为传统纠偏 ,树立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他用“翕”、“辟”两个概念构造起恒动不已的宇宙本体 ,并强调了辟对于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 ,他又论证了生相对于灭的优先性。他打通了本体界、现象界和道德界 ,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创新性确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种创新性从道德个体的修养方向、方式及其与社会既有伦理规范间的关系两个向度塑造着人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李佩环 《江淮论坛》2007,1(5):105-109
文化交往是一种人类超越自身的实践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通过促使文化交往主体成为反思性主体与交互性主体来提升人的主体性,从而推动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世培 《天府新论》2000,42(4):79-84
中国古代对史家才、学、识、德的要求,对规范当代史学家的素质仍具重要意义。这一理解也为现代西方史学理论研究所证实。西方史学家思想源流虽然与中国史学迥异,但对史学家素质的评论却有趋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期刊法学编辑在设置栏目、策划选题、组织作者创作法学作品的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特征,即自主、主动、自由和有目的地开展策划活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逐渐成为中央重视、学者关注、教师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为进一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我们需要回顾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其今后的研究前景。在此基础上,突出研究的鲜明特色,倡导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颖华 《河南社会科学》2011,(3):128-132,218
渎职罪主体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事公务",即从事的工作性质是行使国家公权、执行国家公务。这一特征也是渎职罪的前提条件,即要有"职"可"渎"。公务职责是分析、判断渎职罪主体资格的逻辑起点。对渎职罪主体资格的判断应当是动态的、具体的,仅仅具有公职身份尚不足以认定,还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涉案公务职责、是否利用涉案渎职罪所对应之公职实施犯罪,以确定其所具有的公职与涉案公职是否具有对应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必须建立在承认个人是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的基础上 ,高扬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 ,而制度变迁的基本标的 ,就是实现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个人的主体性存在  相似文献   

20.
法治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治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似乎习惯于接受所谓"通识",如几乎所有论者都认定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应当高于政府"。然而,对于"法律为什么应当高于政府"以及"法律为什么能够高于政府"等问题却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而如果没有对后两个问题的追问,则"法律应当高于政府"能否成立是很有疑问的。那么,这个论断是否真的仅具有道德吸引力但却不能成立?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法治的主体问题:如果按照认识论意义上(也是当前通行的)主体理论模式,则逻辑上的结论就必定是法律无法因而也不应高于政府;但如果按照本体论的主体理论模式,则可以很好地分析、证立此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