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彼埃尔——若望·贝朗瑞(1780——1857)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他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在资产阶级大革命(1789——1794)的年代里度过他的童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成年以后,他家境贫寒,先后当过店员、排字工、珠宝学徒、钱庄跑差、图书馆工作人员,教育部小职员。一七九九年他开始创作,最初写哀歌、喜剧和歌剧,后来写歌谣。早年的诗作多是伤感或轻佻的爱情诗。从一八一二年开始,他着重进行群众性很强的歌词创作。贝朗瑞传世的三百余首人民歌谣大都是集中在一八一三——一八四七年间写的。  相似文献   

2.
薛福成(1838——1894)、严复(1853——1921)、梁启超(1873——1929),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提倡改良和维新变法的著名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人口思想的启蒙家。严复从一八七七年留学英国,梁启超从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长期避居日本,都在国外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西方科学知识;薛福成从一八九○年起出使英、法、意、比四国,也对西方社会和人口问题有亲身感受。因此,他们的人口思想,可以说是在中国人口思想史上第一批具备显著的近代科学知识的人口思想。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历代封建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音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魁 《东岳论丛》2000,21(1):131-135
汉语语音史是二十世纪初诞生的崭新学科。传统音韵学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史料 ,剔选出大量的史实。本世纪初 ,发源于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方言地理学、语音学传入我国或应用于我国的音韵研究 ,一个正确史观指导下的历史学科———科学的语音史才得以诞生。语音史着眼于汉语的历史发展 ,进行语音系统的描写和构拟。近百年的语音史研究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拓荒期 ( 1 90 0— 1 93 0 ) ;耕耘期 ( 1 93 1— 1 93 7) ;蓄势期 ( 1 93 8— 1 94 8) ;增播期 ( 1 94 9— 1 978) ;繁华期 ( 1 979年以后 )  相似文献   

4.
<正> 在西方研究我国清代历史著作中,恒慕义(A·W·Hummel)主编的《清代名人传略》(Enr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以下简称《传略》)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史学巨著。本书的编纂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共同发起,由恒慕义邀集东西方五十余名学者利用美国国会图书馆极为丰富的藏书,自1934年至1942年,通过共同努力才最后完成的。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43年,由华盛顿美国政府印刷所印刷;翌年(1944年)第二卷也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5.
<正> 说宋代有所谓“戏文”,到现在为止,还不曾在宋代人的著作里找到较多较详的记载,目前只知道有过两位由宋活到元初的词人约略提过。一是周密(公元一二三二——一三○八年)的《癸辛杂识》载温州乐清县一个恶和尚祖杰的事被编成戏文(详后);二是张炎(公元一二四八——一三二○年)的《山中自云词》中有一阕《满江红》说: 赠《韫玉传奇》,惟吴中子弟为第一。傅粉何郎,比玉拊琼枝漫夸。看□□东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郁达夫研究如果从大正5年服部担风(1867——1967)对郁达夫的评价算起,那么,到昭和60年将近七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分散到集中,由零杂到系统的过程。综观日本将近七十年的研究史,我们将它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从大正5年——昭和24年;后期为昭和25年——60年。 前期的研究者除服部担风外,较有成就者为小田岳夫(1900——1979)和冈崎俊夫(1909——1959),其他如佐藤春夫(1892——1964)、山口慎一、大内隆雄、增田涉、榛原茂树、近藤春雄以及小牧近江、里村欣三、一户务、竹内好等都曾为介绍、评论郁达夫及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岭南纪事》是当代广东研究会经过近8年的努力完成的。全书约120万字,记录广东51个春秋,将建国后至2000年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分别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10)、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1957.1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196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10—2000.12)。每个时期的内容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该时期的“大事记”,为编年体,部分是记事本末体;第二部分是重点选取该时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撰写出相关条目,称为“大事纪略”…  相似文献   

8.
<正> 清代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经历了由禁海闭关到开禁,由多口贸易到严加限制的广州一口贸易的变化。大体说来,略可分为两大时期三个阶段:第一时期,从顺治元年起到康熙二十三年止(1644—1684),这四十年间是实行海禁时期,其中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从顺治元年起到十二年止(1644—1655)是沿袭明制实行海禁的第一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省各地花生病毒病类型、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抗血清鉴定。初步明确了在山东发生的花生病毒病有轻斑驳、矮化、黄花叶、普通花叶和丛枝5种症状类型。经抗血清鉴定,轻斑驳型是由花生条纹病毒(Pstv)引起的,矮化型是由矮化病毒(PSV-E)引起,黄花叶病害由黄瓜花叶病毒(CMV-CA)引起,普通花叶病害是由花生矮化病毒(PSV-mi)引起的。1988年病害调查时,首次在山东发现花生丛枝病(Witches' Broom)  相似文献   

10.
全面反映1994—2000年(以及部分1994年以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大型学术文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续编),已于2005年2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卷,共17册,包括150篇优秀学位论文,全书864万字。  相似文献   

11.
李四光(1889—1971年)是我国卓越的自然科学家。他创立了许多重大的新理论:古生物(虫筳)科十大分科原则,(虫筳)科十个新属,我国石炭纪地层三分划法;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地质力学等。这些理论有效地指导着地质科学的实践活动。他的地质力学运用于勘探矿产、预测地震.寻找地热、测量水文地质等  相似文献   

12.
蒙古语是世界上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慢长的历史过程。 追溯蒙古语的形成自然要从阿尔泰语系谈起。阿尔泰语学者们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构拟和设想了原始蒙古语起源于阿尔泰语言共同体(或阿尔泰原始语),由阿尔泰语言共同体分化为突厥—楚瓦什—蒙古—满洲—通古斯语言共同体和原始朝鲜语;由突厥—楚瓦什—蒙古—满洲—通古斯语言共同体分化为突厥—楚瓦什语言共同体和蒙古—满洲—通古斯语共同体;由蒙古—满洲—通古斯共同体又分化为原始蒙古语和原始满洲—通古斯语;由原始蒙古语(或共同蒙古语)形成了中世纪蒙古语。最后,从中世纪蒙古语又进一步分化为现代蒙占语,莫戈勒语、达斡尔语和蒙古尔语等等。  相似文献   

13.
霸权迭兴的神话:东周时期战争和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史学长期以来一直把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的转型看作是东周政治发展的主轴,其实,战争在东周政治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以东周战争的性质的变化及战争和国家政治发展之间互动关系为基础,东周的历史可以分为三段:霸主时代(前770—前546年),转型时代(前546—前419年),全民战争时代(前419—前221年)。  相似文献   

14.
李小缘(1897——1959年)是我国老一辈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是江苏南京人,原名国栋。1920年初,毕业于金陵大学文理科。1921年,自费出国留学,先就读于美国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获学土学位;继转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社会教育学,并旁听哲学、文学等课程,获硕土学位。 小缘先生毕生用力最勤、成绩最著的,是目录学著作。在他所编著时多种我国边疆  相似文献   

15.
薛瑄在湖南     
<正> 薛瑄(1389——1464)字德瑄,号敬轩,谥文清。河津(今属山西)人。他曾于明宣宗德宣四年(1429)至七年(1432)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出使辰州。他“在沅凡三年余,所至多惠政。  相似文献   

16.
在北魏(386——535)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太武帝拓跋焘在位二十八年(424——452)他以显赫的武功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并强化文治,使以拓跋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加速汉化,由原始社会末期部落军事民主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无愧为这个时期鲜卑族、以至北方各族的一代天骄。  相似文献   

17.
罗歇·伽罗迪1913年生于马赛,曾就学巴黎大学文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其学术生涯中,先后在阿尔比大学(阿尔及尔)、巴黎比丰公立中学(1958—1959)、克莱蒙费朗大学(1962—1965)与普瓦蒂埃大学(1965、1969—1973)任教,获得过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名誉博士称号。伽罗迪在政治上也很活跃,作为塔尔纳地区的代表,两次入选国民议会(1945—1946),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国会议员(1946—1951)。他是法国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共产党的国会议员、国会副主席,并当选为参议院的共产党议员(1959—1962)。他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中心的指导人(1960—1970)。1974年以后,任法国激进杂志《社会主义的种种选择》编辑部主任。  相似文献   

18.
<正> 王莽(公元前四五——公元二三年)靠着外戚势力、谶纬神学、权术阴谋,继四父而为大司马,由假皇帝做了真皇帝,建国号为“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践了“禅让说”而得到了成功的人。“新”朝是一个短命王朝,比秦王朝(公元前二二一——二○七年)仅多存在了一年。王莽当了十五年皇帝,进行了十五年的改制。改制失败了,“新”朝也就灭亡了,所以,新室的速亡是王莽改制失败的直接结果。对于王莽改制的评价与新室灭亡的原因,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意见。近来,又有不少同志著文,认为“王莽是地主阶级的改革家,王莽变法是一场悲剧”(《一九八一年秦汉史研究概况》,《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尉春秋末期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前565—前485年)和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是公元前6—5世纪世界上三位杰出的伦理型哲学家。他们的伦理哲学思想分别体现在他们关于“仁”、“慈悲”、“善”的思想中。若对此略加比较分析,找出其异同点,或许有益于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 华夏民族的语言,即通常所称的汉语,在秦汉(前221—公元220年)这一历史阶段,其内部既有各种方言之间的歧异和对立,也还存在着一种能够沟通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的语言形式一通语.这种情形较集中地反映在西汉末扬雄的《方言》这部著作里。秦汉华夏语的通语,是由较早时代的通语即周代雅言发展变化而来的。可以说,周代雅言是秦汉通语的源头,秦汉通语是周代雅言的后身。这里需要说明:1.周代(约前11世纪—前256年)长达七八百年,雅言的历史可认为与之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