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以往,人们从认识形式上,将以求真为直接目的的认识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或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主要是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或以主体把握客体的观念水平来划分认识阶段的。本文则试图从认识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表现特征出发,对认识过程提出一种新的阶段划分模式,这就是从主客体的统一阶段到主客体的分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从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成为人们划分认识阶段的依据。而知性、理性的问题又曾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知性、理性加以区分,得到过恩格斯的肯定,因此,在认识论问题上,又存在着知性、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们关于认识过程发展阶段的理论,从原则上说是遵循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观点的。但是,认识过程是否只有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前些时候,有人提出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的观点。这对冲破认识阶段问题上的非此即彼,是一次可贵的尝试。可是知性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认识阶段;除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认识,还值得继续讨论。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说明表象判断是认识过程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中间环节。但是,介于近些年来关于认识过程的讨论,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必须首先确立这样一个前提,认识过程是分为感性和理性这样两个基本阶段的,这就形成了本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人类认识过程究竟包含几个阶段?是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呢,还是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知性”一般被规定为认识由  相似文献   

5.
<正>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去,国内哲学界对于理性认识的具体形式研究颇多,但对理性认识自身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却很不够.这种状况使人们对理性认识往往不能从动态上去把握、从过程中去理解.近来,关于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问题已开始引起争论,有的同志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为了加强对理性认识的具体研究,笔者也就理性认识的具体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划分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的主要观点是:1、理性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内部联系的从部分到整体的反映过程和从反映性认识到意向性认识的推演过程的统一;2、在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大体要经过知性,理性和意向性三个相互联接的阶段;3、理性认识过程以知性阶段与感性认识过程相联系,经过理性阶段,又以意向性阶段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哲学界,由认识阶段划分(即划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问题,进而引起了知性与理性问题的讨论。由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因此,很多人在讨论中引用康德、黑格尔的有关言论,借以阐述自己的见解。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很多文章都在同时引用康德、黑格尔对知性或理性的论述,而对康德、黑格尔两人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却  相似文献   

7.
认识过程的阶段问题,是认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对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哲学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理性两阶段,一是把认识过程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这两种观点尽管不尽相同,也都有它合理之处,但是,把它们作为现代认识论关于认识阶段的基本原则却是值得探讨的.我认为应当根据现代科学认识的特点,把认识过程分为经验认识和理论认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人类认识的基本形式是两类六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为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为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在本文的讨论中,我们将指出上述观念是错误的。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概念、判断、推理不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而是知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叙述了欧洲哲学史上关于知性问题的论述。认为认识阶段问题讨论的实质不在于把认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或者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因为认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两个阶段包含若干小的阶段,三个阶段也要分为若干小阶段。所以三阶段未必全面,两阶段未必简单。问题在于在认识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实事求是地估计知性和抽象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知性(亦译悟性、理智)是认识主体从局部、个别的方面对认识对象进行确定性的分析、解剖、抽象的认识活动。那末,知性是不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一个不同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阶段呢?对此,哲学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搞清楚这个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不但在理论上能够分清一些是非,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有效地认识客观世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知性认识究竟是否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哲学家们和经典作家承认与否,主要是看它是否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是否与人们的认识活动相一致。把认识过程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首先是和客观事物内在组成要素及其普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把思维活动简单化的倾向,学术界不少同志提出应将思维活动看作包含若干发展阶段的运动过程。正确区分和把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于克服认识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思维过程应该区分为那些阶段?有的同志认为思维过程应划分为知性、理性两个阶段。其主要根据是:一、康德和黑格尔都曾谈到知性、理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黑格尔关于知性、理性的区别做过评论。二、马克思关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论述中的“抽象”和“具体”,即“知性”和“理性”这些观点值得商榷。下面就此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一、真理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真理有不同的层次。从某一时代人类认识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去衡量,可以把现有的真理划分为“理性真理”和“直观真理”两个层次。“理性真理”指在某一认识阶段上,代表这个阶段的最高认识水平的、经过认识的“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触动地指导实践并被证实正确)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它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科学发现。“直观真理”指在这个历史阶段上,主体无须经过复杂的理性抽象就能直接把握的正确认识,例如为这一时代的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某些公理、公式等等。这里,“直观真理”与当前哲学界所讨论的“感性真理”概念不同。“直观”是包含着理性思维的。黑格尔说:“人总是在思维着的,即使当他只在直观的时候,他也是在思维。”“在人的一切直观中都有思维”。(《小  相似文献   

13.
<正> 毛泽东说过:“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74页)这是对人类认识发展的两个基本阶段的科学概括。根据这个概括,人们一般部把“感性材料”看作理性认识的唯一对象。这当然是有其道理的,但却失之于片面和绝对。实际上,在人们的理性认识中,其对象不仅有“感性材料”,而且还有理性材料。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实践论》引入科学的实践范畴,把认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这里,只谈谈《实践论》对于认识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们认为,把认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与划分为感性、理性两个阶段,这在毛泽东同志《实践论》中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不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是一位物质主义者;早期物质主义者坚持物质本体论并形成了经验知性方法论,其缺陷被贝克莱利用并发起质疑和攻击;康德在休谟物质主义基础上否定了本体论并确立其批判知性方法论,但其在主体与客体、知性与理性关系上却是分割的。黑格尔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从而以自由精神原则论证和构建了理性物质主义的资本主义哲学观和思辨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不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是一位物质主义者;早期物质主义者坚持物质本体论并形成了经验知性方法论,其缺陷被贝克莱利用并发起质疑和攻击;康德在休谟物质主义基础上否定了本体论并确立其批判知性方法论,但其在主体与客体、知性与理性关系上却是分割的。黑格尔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从而以自由精神原则论证和构建了理性物质主义的资本主义哲学观和思辨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不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是一位物质主义者;早期物质主义者坚持物质本体论并形成了经验知性方法论,其缺陷被贝克莱利用并发起质疑和攻击;康德在休谟物质主义基础上否定了本体论并确立其批判知性方法论,但其在主体与客体、知性与理性关系上却是分割的。黑格尔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从而以自由精神原则论证和构建了理性物质主义的资本主义哲学观和思辨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肯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构成基于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中前后相续的两个阶段。然而,关于这两种认识的本质区别,至今哲学界尚未确定一个统一的合乎实际的界限。下面两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一种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別不在于用不用概念、判断、推理,而在于感性认识没有抓住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而理性认识则进入了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认识。”另一种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则区别,或者根本标志,就是概念、判断的运用。认识是否抓住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不能作为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标志,而是区别抽象概念和具体(理性的)概念的标志。”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为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感性认识是否也运用概念、判断等思维形式?二、理性认识是否都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弄清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正确地揭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本质区別的前提。下面我们就循着这条线索展开对于这个“本质区别”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志提出知性是认识过程中同感性和理性并列的独立阶段,我认为是不妥的。这种三阶段论的主要理论根据是康德和黑格尔关于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的论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的评论。但只要认真领会,就不难看出,无论在康德还是在黑格尔那里,都从来没有把知性作为认识过程的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至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就更没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1984年第2期刊载顿占民同志《关于认识阶段的划分与感性、知性、理性问题》一文,提出了将知性思维划归感性认识阶段的观点。我感到这与人类认识史和人们的认识过程不甚符合。因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