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在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上 ,学术界提出了很多新的命题。在说明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理性的过程中 ,“后发现代化”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文章对后发现代化命题的提出、它与率先现代化的差别、采取后发现代化战略的必然性与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说明  相似文献   

2.
怎么才能解读出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既关系到完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也关系到通过发挥哲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直接切入作用,使哲学逐步走出“贫困”。存在着用“教科书哲学”公式化地解读和用经济哲学解读两种不同的路径。笔者主张经济哲学的解读。如果用经济哲学的视域解读科学发展观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是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一次关于经济的范式或方法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提供的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即经济的价值观或基本经济理念;我们应该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结合,为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被公认为经济学中最著名的方法论杰作。其核心论点可概括为:(1)检验理论有效性的唯一方法是将理论的预测与经验相比较;(2)理论越有意义其假定就越不现实。本文称之为两个"F—命题"。此二命题所蕴含的基本哲学问题有:其一是经济学假定的方法论问题,它包括两个子问题:假定的现实性和假定的思想实验方法;其二是经济学假说的认识论问题,它也包括两个子问题:假说的适用域和假说的检验。上述四个问题又可归结为"四个逻辑跨越的可能性问题"。通过对此四个逻辑跨越的考察,可凸显"F—命题"的经济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精髓。  相似文献   

4.
就中国新文学史而言 ,传统的研究范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观念为主导的研究范型 ;第二种是以“人的现代化”的“启蒙主义”的思想观念为主导的研究范型。耿传明的专著《轻逸与沉重之间》(南开大学出版社 2 0 0 3年版 )最为突出的学术特色在于对这两种研究范型进行了更新和超越 ,即以“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境遇作为观照研究对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新浪漫派”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文化语境的考察 ,从而揭示了徐、无名氏的创作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所呈现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论…  相似文献   

5.
<正> 蕴涵理论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由麦加拉——斯多葛学派创立的.起初并不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还遭到古代乃至近、现代一些学者的贬谪.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数理逻辑学家弗雷格、皮亚诺和皮尔士等人重新发现了麦加拉——斯多葛逻辑的价值,才重新认识到蕴涵理论的意义,并给予丰富和发展.本文分为三大部分,试就蕴涵理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麦加拉——斯多葛蕴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麦加拉——斯多葛蕴涵理论,是由麦加拉学派的第奥多鲁斯和费罗在关于条件命题的真值问题的争论中首先提出,尔后由斯多葛派加以丰富补充的.他们认为.一个条件命题是一个由两个原子命题组成的分子命题,两个原子命题是通过联结词“如果……那么……”(if)联结起来的.联结词“ if”表明,第二个命题(又称为后件)是从第一个命题(又称为前件)逻辑地导出(“follows”),正是关于“follows”(“导出”)的正确标准问题,在麦加拉——斯多葛学派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由于对“follows”的不同解析便产生了如下四种蕴涵式: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提出的“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以下简称“两变”)这一哲学命题同《实践论》的思想有什么关系?弄清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价“两变”命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阿尔蒙德的结构一功能框架和派伊的命题式框架(即通过若干命题进行因果关系的论证)可谓是具有突破性的范式,此范式是建立在这样的一种假设之上,即社会在整体上可分为“传统”与“现代化”两个部分,现代化过程就是现代化的部分逐渐膨胀,传统的部分逐渐萎缩的过程,也就是两者非此即彼、此消彼长。与此相对应,传统中国现代化研究也经历了从“冲击-回应”模式到“中国-中心”模式回,前者着重于现代化,后者关注于传统性,厚此薄彼、各执一端。诚然,这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和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彼此的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归纳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方面或基本方面。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显现出“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长期以来,其方法论中的“特殊性”受到特别重视,而“一般性”被忽视。对待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如何研究前人的理论;2.对经济现象的因果概括;3.党性原则;4.经济关系;5.经济历史观;6.经济学研究中的思辩性与数学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学研究中普遍采用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这一流行的范式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与中国社会变迁的两个特殊阶段的共生关系、经典社会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研究中“唯智主义”影响的结果。但是这种范式在方法论上导致了社会认知的抽象化、简单化和社会实践意义的缺失。同时 ,当前中国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现象也对这种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和质疑。要克服二元对立范式的局限性 ,则需要处理好推理性的命题与实践的内在逻辑、“范式优先”和“实践至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江明同志在《关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和哲学基本问题的再探讨》(载《学术研究》1981年第6期)一文中仍然坚持“两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和表述,概括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并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再探讨”。对于张江明同志“再探讨”一文中一些主要观点,我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同张江明同志“再商榷”。不对之处,敬请张江明同志和其他持不同观点的同志批评指正。 (一) 我认为,首先要把哲学问题同哲学命题区别开来。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问题,是一个短语,它不是一个哲学命题,不是哲学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史上唯  相似文献   

11.
人的本质的问题,是青年马克思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在早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许多规定,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不同,借以规定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命题:1、“人是人的最高本质”;2、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三个命题到底哪一个代表了成熟的科学的观点,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议并存在着观点分歧的。本文拟对上述三个命题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及其方法论特点作一分析和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揭示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方法所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傅伟勋方法论体系基本上由“创造的诠释学”“、科际整合的探索理念”“、整全(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构成,它对现在和未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研究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教益。创造的诠释学缘起并适用于对原典思想的研究和创新,科际整合适用于对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综合研究,整全的多层远近观要求学者所创的思想或理论要具有辩证的开放性和顾及全面的包容性。三个方法论的互融性和“辩证的开放性格”是其方法论体系的两大特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首届学术年会?学术专场“基本现代化:科学发展与浙江路径”围绕“基本现代化”的主题,对如何更好地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如何解决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浙江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基本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理论和方法论二者齐头并进,社会学于是取得进展。社会学理论研究途径的多样性,在方法论的多样性上得到反映。“定量的”和“定性的”两种方法论之间的区别的贴切性已经消失或大大削弱,也许,把方法论作“上延的”和“下伸的”区分较此更有建设性。但须注意,这二者又是互补的,可以结合起来在同一研究项目中运用。所有的方法论均具有一种“非普遍”的性质,虽然又都各有特定的应用范围。多方法的分析的价值在于获取稳定的结果并开创子学科之间的交流。本文为通用的社会学研究程序提出四个“经典性”的步骤,并加上了两个往往不明显的基本步骤:信息在研究过程中的初步转换和最终转换。  相似文献   

15.
黄辉 《东南学术》2005,(5):159-161
随着生态理念被社会所接受,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开始借鉴生态理念来指导或促进本学科、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在法学领域中,环境法学者最早接触到生态理念,结合对生态环境法律规范的研究,提出了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来指导法律研究,甚至提出“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来推动传统法学方法论的发展。然而,却少有人对“法学方法论生态化”加以界定和探讨。在此,笔者试图对此做些论述,以便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真与善的两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困境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了近代自然科学将“真”与“善”分割开来的方向,继承了自然科学在真确性方面的两个妄断;又具有自然科学所没有的特殊的方法论困局,即人被“事实化”的问题;由于“价值中立”原则被误用,所以社会研究对“非善”有纵容的倾向。“善”在当代作为一个个人性的命题,与社会科学研究对知识之普遍性的追求之间存在矛盾。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导致中国社会研究领域没有及时吸取方法论哲学和知识学的前沿成果,是真善两分和真善两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关系问题,亦即描述和分析具体社会现象的经验研究本身能否直接产生理论认识,从而揭示社会运动的本质,或者通过怎样的途径建立理论范型为直接经验研究提供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是社会学研究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图从学科方法论的角度,对资产阶级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脱节的状况和原因进行一个粗略的探讨和分析。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是指用概念和判断等纯理论方式在整体上揭示社会有机体及其发展过程的完整的规律及关于社会、社会结构、社会各基本因素相互关系的性质。它包括具有各种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对象理论,那么研究这种对象理论的理论就是元理论。本文试图对科学方法论的元理论问题作出一种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的解释。 “科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科学方法论所关心的是关于科学方法的理论问题,它并不具体研究各种科学方法,它是研究各种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比如,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关系、科学理论中的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科学理论发展的渐进与革命的关系,逻辑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关系;以及从整体上讲,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静态的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还是研究动态的科学理沦发展过程的模式与合理性规范呢?诸如此类,都属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9.
在编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命题“泛化”和“玄化”的错误倾向,分析和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赋予编辑学以科学的学理思维,是促进编辑学理论发展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走出“二元经济”困境。而“两个趋向”理论不仅解释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即在工业现代化初期,普遍存在工业剥夺农业的趋向,造成农业发展严重失血,从而致使农业与农村严重落后于工业及城市的格局;同时也指出了摆脱二元经济困境的出路,即在工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后,普遍存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向,给农业大力输血,使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两个趋向”理论的提出,是对国内外工业化进程规律的深刻认识、精确把握与高度概括,它已吹响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号角,为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两个趋向”理论,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脉搏,这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