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三重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2.
人生三境界     
<正>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相似文献   

3.
人生三味     
人的一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表明,那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4.
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是一位神奇的作家。国外誉他是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国内作家称他是“鬼才”,“因笔端有神鬼厮扯,果然其情泣血,其味澹澹,有别于各位文坛大家。”(张敏《贾平凹早期小说精选·前言》) 贾平凹喜老庄,释《周易》,读《道藏》,到终南山参加禅学训练班,“跟一位禅师学禅”。 (《四十岁说》)他推崇《清源帷信禅师语录》中的一段著名文字:“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并把它手书成条幅,悬挂在书房墙上。 (《四十岁说》)他宣扬马祖道一提出的“平常心是道”的  相似文献   

6.
茶禅论     
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茶禅,乃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茶禅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禅一味”的总体研究,应该是中国茶文化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共同关注的重大命题,然而至今尚无甚创见。  相似文献   

7.
多少重     
《阅读与作文》2009,(2):78-78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相似文献   

8.
普遍认为王维是中国绘画史上“禅画”这一画种的创始人。参禅的“诗佛”王维将禅心与画意融合在其空灵清寂的“水墨渲淡”山水画中,再现了他修禅的艺术体验,开拓出极为优美深邃的美学境界,达到了诗画相融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空淡清幽的艺术风格。他的“禅境画”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并对后世文人画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王维与禅的论证,阐述了禅画的概念及其起源,分析了禅画鼻祖首推王维的原因,简析了王维与“禅”、王维与“禅画”的关系,推断了王维的禅画风格,阐明了王维开创的禅宗画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明伟 《南都学坛》2002,22(5):40-46
两宋文学存在一种诙谐为诗的倾向,诙谐为诗的风尚与两宋的说禅参禅的社会风气、杂剧的创作与欣赏风尚相通,三种文学风尚共时发展。打诨是参禅、作诗、作杂剧的中介。人们说禅、作诗、作杂剧、打诨,有意追求与体现语言机趣美;人们参禅、读诗、看杂剧、听诨(读诨)时,欣赏这种语言机趣美。  相似文献   

10.
在闫培金的整个人生征途中,2006年3月15日是一个分水岭。3·15之前,他指点江山,目无余子,虽然在业内大名鼎鼎,但在整个社会上寂寂无名;3·15之后,他坠入谷底,虽举国知名,但遍尝人情冷暖,心情万分悲凉;2007年此刻,他已经“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他说,我正在谋一个大的“局”。这个“局”有多大,他私下里告诉了记者,但请记者千万为他保密,鉴于  相似文献   

11.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下句正后村所谓“将铅椠事作葛藤看”,须一刀斩断,上句言诗于禅客乃赘疣也。句中引刘克庄语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题何秀才诗禅方丈》:“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钱先生尝释此诗云:“隐讽诗与禅扞格不两立,文词乃禅家所斩断之葛藤也。”依钱先生之说,遗山诗意即:诗是禅客必割之赘疣,务斩之葛藤,遗山此诗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与  相似文献   

12.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下句正后村所谓“将铅椠事作葛藤看”,须一刀斩断,上句言诗于禅客乃赘疣也。句中引刘克庄语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题何秀才诗禅方丈》:“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钱先生尝释此诗云:“隐讽诗与禅扦格不两立,文词乃禅家所斩断之葛藤也。”依钱先生之说,遗山诗意即:诗是禅客必割之赘疣,务斩之葛藤,遗山此诗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与后村同调。  相似文献   

13.
何谓“无差别境界”?周先生下的定义是:“无差别境界,即没有矛盾或差别消除,予盾平衡,对抗消亡的境界。”我认为,无论是“矛盾平衡”还是“对抗消亡”,都不是“无差别境界”,而是有差别的境界;都不是“无矛盾的境界”,而是有矛盾的境界。先看“矛盾平衡”。任何一个矛盾都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个根本属性。对立而的统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言必称特色,经常导致有特色无市场、有文化无产业,且越是强调特色,就越难以走出本地市场,越无法有效开拓外部市场.能够被更大范围乃至世界所欢迎和喜爱的文化产品,必是超越区域文化资源或文化符号之特色的产品,其内容一定渗透了共通的人性主题,特别是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理想和普遍情感,其运作方式必然遵循共通的商业法则并充分应用现代科技表现手段.文化资源或文化符号的特色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变成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这其实就是一个借助共通性对文化特色进行打碎和重塑的过程.因此,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以共通的人性主题、共通的商业规则、共通的现代科技表现手段之共通性实现对特色的否定之否定,即经历一个由“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吼堂诗集》收录了圆瑛法师四百零九首诗歌,这些诗歌中出现“云”意象的达五十七处之多.云这一自然物象,在圆瑛法师眼中成为了一种极具佛禅意蕴的特殊物境.他或用“云”来衬托周围景物之高远,或用“云”来抒写自己任性自然、超尘脱俗、潇洒自由的人生境界,或借“云”寄寓济世的理想,或将“云”入禅理,寄托遥深.总之,在其参禅礼佛的生活方式以及禅观心态的影响下,自然的云被其禅化心境所改造,已成为了一种蕴涵空灵心性的独特诗歌意象,呈现着浓郁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6.
禅的作用是见性,使被蔽塞的生命动力开流奔放,源源不绝地涌出。见性,这是人类对自身人格与智慧的圆满究竟的追寻。诗的作用是达意,使生命动力所追寻的无限生命及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闪现出来。正是“诗是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参禅求悟,以禅喻诗即以悟来喻诗,这是禅家自六祖慧能之下多用的方法。王维终身奉佛,性意旷达,又精于诗文,诗境空明,诗作既悟禅之理趣,又深谙诗之神韵,以禅喻诗,以诗绘画,以画传音,水乳交融,异彩纷呈,成为唐诗精品。王维诗歌之禅蕴,整合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静中生禅意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周裕锴:《普请与参禅———论马祖洪州禅“作用即性”的生活实践》指出中唐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提倡的“作用即性”的思想,一方面因其将“弹指动目”等行为视为“佛性”的体现而受到石头禅系的批评;另一方面在肯定日用生活的神圣性之时,解释了洪州禅  相似文献   

18.
作诗与参禅都讲求"妙悟",诗禅在"妙悟"上有互通共融之处,同时诗禅"妙悟"又在语言载体、"悟"程度及功夫积累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相合相离"是诗禅"妙悟"的特点,也使诗与禅呈现出若即若离状态.此外,"妙悟"说亦在书法、绘画、曲乐等多方面运用,是多种"工巧技艺"追求的高超境界.  相似文献   

19.
参禅悟道本是禅家之事,但在宋代,文人喜禅成了风尚。本文意在通过对宋代文人的悟道诗词的解读来论述他们以禅自释的心性特点,揭示一代文人学士为解脱人生忧苦而表现出的放达情怀和生命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认为:“中国哲学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审美的而非宗教”,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吾与点也’,”在《中国美学史》中,李泽厚具体阐发了孔子的“吾与点也”的谈话,并明确地将孔子“仁学”的最高境界判断为“自由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在《漫述庄禅》中,李泽厚进一步认为,“无论庄、易、禅(或儒、道、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李泽厚对孔子及其人生理想所作的这种把握,似乎与孔子原型不甚吻合。我们知道,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