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既是《学术月刊》的一位忠实的“老”读者,也是《学术月刊》的一位新作者。说我是“老”读者,是因我1974年在西安工作时,因为特殊的工作关系,竟然读到了《学术月刊》“文革”前的所有经济类的文章。当时我还只是一个经济学的业余爱好者,并不可能完全读懂那些文章,但《学术月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文革”后《学术月刊》一恢复,我就成了忠实的读者。后来我又成了《学术月刊》的作者。正是因为与《学术月刊》有  相似文献   

2.
塞北岭南话文缘李炳海(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研究》即将迎来创刊40周年的喜庆日子,而我和《学术研究》的交往也已超过十个年头。我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学人,不但是她热心的读者,而且有幸成为她的作者,可以说是学术上的缘份。1985年,全国...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为数众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刊物中,《学术月刊》是我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近十余年来,又不时有文稿在其上发表,算得上这份期刊的老读者、老作者了.在她的“四十华诞”之际,我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何种素质使这份刊物脱颖而出,为较多的读者所倾心呢?答案自然要涉及到诸多方面,而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她的学术前沿性.  相似文献   

4.
感谢与祝愿     
各位作者与读者:你们好,由于健康原因,从2013年7月起,我将不再担任《学术月刊》总编辑职务了。回顾过去的八年,如果说《学术月刊》总体上是在不断进步的话,那么,这些进步,主要应归功于历届社联领导的关心与帮助,归功于编辑部同人的辛勤劳动,归功于作者、读者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当然,作为总编辑,我也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对《学术月刊》每期的文章做终审、终校,同时还以笔名"常山客"责编了一些文章;但由于我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所限,可能与作者、读者朋友们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此我向诸位表示歉意了。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安徽年鉴》社接连召开专家、作者、读者三个座谈会,主题是创新与发展。在这个主题下,专家有专家的理想,作者有作者的苦衷,读者有读者的要求。作为编者,受启发颇多,感慨颇  相似文献   

6.
欣闻<江海学刊>创刊50周年华诞,作为读者兼作者的我,显得有些激动,感恩之心亦不免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学术月刊》将迎来自己的五十岁生日。为了让作者、读者与我们编者共同分享这一具有纪念意义时刻到来的喜悦,本刊从2006年第1期起,连续推出一个特别栏目———感受《学术月刊》五十年。目的是想通过五十年来与《学术月刊》有过“亲密接触”的作者、读者、编者对一两件平凡事情的追忆,感受《学术月刊》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折射新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前进的轨迹。我们热烈欢迎学界朋友的参与,真诚期望各位读者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学术月刊》将迎来自己的五十岁生日。为了让作者、读者与我们编者共同分享这一具有纪念意义时刻到来的喜悦,本刊从2006年第1期起,连续推出一个特别栏目———感受《学术月刊》五十年。目的是想通过五十年来与《学术月刊》有过“亲密接触”的作者、读者、编者对一两件平凡事情的追忆,感受《学术月刊》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折射新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前进的轨迹。我们热烈欢迎学界朋友的参与,真诚期望各位读者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学术月刊》是我非常珍爱的一本杂志,因为在我学术成长的道路上,它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那是1993年初春时节,我接到《学术月刊》编辑林榕立的电话,说她来济南办事,问我能否见面聊聊。此前,我与林编辑并不相识,只是作为《学术月刊》的作者与她有过通信联系。见面之后,她便开门见山地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满意的稿子,说《学术月刊》想要刊登几篇有分量的文章。我犹豫了一下说,文章倒是有一篇,只是贵刊未必敢用,因为有点儿风险。林编辑说,你先寄过来看看嘛,我们一定会认真处理的。那篇文章的原名叫做《李泽厚的学说、刘晓波的观点和我的一…  相似文献   

10.
繁荣学术理论,培养理论队伍─—祝贺《社会科学研究》发行100期冉昌光(四联合大学教授)《社会科学研究》从创刊到现在已出版发行100期了。我作为她的读者和作者借此机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社会科学研究》创刊发行100期的历程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大...  相似文献   

11.
我与《学术月刊》的接触,始自20世纪60年代,从读者以至作者,并一直以读者兼作者的身份至今。与《学术月刊》几十年的接触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刊物一直是紧跟时代步伐,并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始终保持其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岁末感言     
岁末之时,编者总想与作者、读者说些话。一来是为了感谢,感谢作者的支持,为我们这本杂志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提供了许多好的文章;二来是感谢读者,他们花费了自己的许多宝贵时间读这本杂志。作为编者,忙碌了一年,亦有许多遗憾和感慨。遗憾的是,所办的杂志与我们的愿望还有些差距  相似文献   

13.
<正> 我既是《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的忠实读者,同时也算得上是《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的一位老作者,因而首先以一个读者与作者的双重身份,祝贺《广东社会科学》杂志迎来了她出版100期的纪念日,祝愿《广东社会科学》杂志越办越好,成为读者与作者都喜爱的知心杂志。  相似文献   

14.
自1957年《学术月刊》创刊至今,转眼已是整整五十载春秋。在回眸这半个世纪来的学术跋涉之际,我谨向五十年来给予《学术月刊》鼎力支持、结下深情厚谊的广大作者朋友、读者朋友,向辛勤工作的几代编辑部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五十年来,《学术月刊》一直与时代共步,与历史同行,与新中国的学术事业和几代人文社科学者同呼吸,共命运。她的诞生、成长和发展,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更迭,印证了学术文化兴衰荣枯的发展规律,折射出新中国学术事业坎坷而迅猛发展的轨迹。《学术月刊》五十年的历史,成为了新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史上一个完整而典型的缩影。作为上…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月刊》是一份很有特色的刊物,是一份以探索理论、坚持百家争鸣为特色的刊物.我与《学术月刊》的交往,从读者到作者,几乎已有近四十个年头了.《学术月刊》给我的一个突出而深刻的印象,就是它始终坚持的理论特色.可以说,它的社会影响,它的社  相似文献   

16.
《当我死的时候 ,我听到苍蝇在嗡嗡叫》 (IheardaFlybuzz———whenIdied——— )是埃米莉·迪金森 (EmilyDickinson)描写死亡的名篇。在此诗中 ,她反复提及一只嗡嗡叫着的苍蝇 ,让读者挥之不去。从这一意象入手 ,分析作者从中传达的信息 ,即 :她并不寄希望于虚无的来生 ,却认为苍蝇 ,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 ,更具价值。她把它看作是自然循环之链上生与死之间 ,人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我的学术生涯,几乎是与贵刊同时发端、同步前进的,在我的学术成果中包含着许多贵刊同仁的心血与汗水.希望贵刊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培植青年作者,使我们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纪念《江汉论坛》创刊三十周年章开源1988年3月18日  相似文献   

18.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志、各位来宾:今天,我怀着十分兴奋、十分激动的心情,来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授奖大会。这是一个纪录和推动江苏省社科学术研究事业飞跃前进的富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作为社科研究战线上的一个平庸的老兵,看到了江苏省这三年来的学术成果,喜悦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比起85年举行的首届评奖那一个时期,确乎是又“更上一层楼”了。我为自己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月刊》自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在40年的风风雨雨中,它不但变得成熟了,而且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我国诸多学术刊物中赢得了很高声誉.我是《学术月刊》的老读者、老作者,也是它举行各种学术会议的经常参加者,所以我对《学术月刊》及它的编者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我觉得,《学术月刊》作为饮誉海内外的学术刊物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刊物要办出学术水平王凤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浙江社会科学》创刊已经十周年了,它已从幼苗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作为一名读者和作者,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近几年来,《浙江社会科学》给我一个相当深刻的印象,就是刊物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办出了自己的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