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武汉市蔡甸区国家税务局局长孟强从研究“思维”这一人类独有的根本特征入手,结合基层国税工作实际,就如何破除思维定势,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这“三大思维”方式,不断推进国税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7.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意志、进取心、好奇心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动手操作、组织协调等能力。在诸多的因素中,创造性思维是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决定从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最高比例提至25%。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郑重提出,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将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但从以往经验来看,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据国资委数据粗略计算,从2008年央企恢复分红以来,共缴纳红利约4678亿元,用于社保等民生类支出部分共约246亿元,仅约占总分红金额的5%。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意志、进取心、好奇心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动手操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相似文献
10.
13.
基于压力—情绪理论,构建时间压力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双路径平行中介模型,运用Mplus 8.0和SPSS 25.0软件,对来自我国互联网企业的280份“90后”员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二元时间压力(挑战性和阻碍性)对二元员工创造力(突破性和渐进性)的影响及其差异,以及在该关系中工作焦虑(促进性和抑制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大于渐进性创造力,阻碍性时间压力只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突破性创造力;挑战性时间压力以促进性工作焦虑为中介,正向影响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而抑制性工作焦虑在阻碍性时间压力与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尽管在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批判性思维被广泛认为是决定个体创造力的重要个性变量,但却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而关于这种关系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文试图从个体认识论的角度,将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引入管理学领域,通过211对直接领导—下属—同事的三方配对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工作情景中批判性思维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尤其是研究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发现,批判性思维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领导—成员交换在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起缓冲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八十年的实践还启示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里,江泽民同志两次谈到党的创造力问题,并把增强创造力摆在第一的位置上,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我们党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实”求“新”——从应用写作的实用性特点谈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所谓创造力就是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能力。人人都有创造力,但人的创造力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得到发展和提高。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不同领域创造力的特殊性,提出“要大力开展特殊领域创造力的研究,提出不同学科领域的创造力理论”。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一是处理好质量、效率与思维定势的关系。长期在高校党办工作的人,会养成一种综合部门工作的特有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是:办事比较认真仔细,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周密,注意处理上下左右关系。这些好的思维定势的养成,是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对党办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节奏、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不利于解决新的问题时,这种思维定势就得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工作重塑理论和归因理论,探讨职场负面事件强度感知和员工关于事件内在归因的交互作用对员工任务重塑和后续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旨在丰富任务重塑驱动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相关认知。通过对12家企业的292名员工及其直属领导的三阶段配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面临高强度职场负面事件且当员工将该事件进行内在归因时,员工会主动进行任务重塑,这最终有利于催生员工创造力。本文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任务重塑的相关认知,在实践上为组织引导员工如何应对高强度职场负面事件和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手段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