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贺《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出版根深叶茂体大思精程千帆[编者按]古代文学批评史,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之一。由王运熙、顾易生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是国家社科“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近日全部出齐。这是编写组砥精磨砺、团结奋战的硕...  相似文献   

2.
祝贺《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出版──兼谈中国文学批评史编写的几个问题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轫于陈钟凡先生简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而后有郭绍虞先生的力作《中国文学批评史》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有...  相似文献   

3.
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文学批评史研究室近年来一直从事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编写工作,全书从先秦到近代共分七卷,约三百万言。本刊一九八五年第二期曾选载该书若干章节初稿征求意见,获得学术界热情关注。现再汇集他们近期所写部分稿件,作为专题论文予以发表,其中有些论述是属于探索性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4.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三百万,为全国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研究巨著.全书视野开阔,宏观鸟瞰,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的剖析,展示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丰富多采和灿烂成就,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使古代文论探索的思维空间大为拓展.这部巨著的第一、二两卷(《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和(《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已分别于1989、199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获得学术界高度评价,在日本高校有以其部分复印为教材者.第五卷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吴承学,彭玉平一中国文学批评历史悠久,但作为一门学科的自觉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到了二十世纪才可以说真正开始并逐步走向成熟。当此世纪之交,回顾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评...  相似文献   

6.
读《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有感周勋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的建设中,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几代学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前辈学者郭绍虞、朱东润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为此奠定了基础,其后有刘大杰、王运熙、顾易生等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问世,最近又连续推出了王运...  相似文献   

7.
由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拟分成七个卷次先后出版,总字数逾三百万,是一部规模空前的文学批评史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是这部巨著的第二分卷,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它系统全面地闸述了这个历史阶段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如刘勰与《文心雕龙》钟嵘与《诗品》等,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的剖析,展示出中国文学批评理  相似文献   

8.
在经过多年的酝酿之后,湖南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隆重地推出了10卷本精装的《张炯文存》。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逐步地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及其完善的、以实践性为主导的理论体系,《张炯文存》可谓其中突出的颇具代表性的体现。为此,中国作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丰富性、理论性──读《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张文勋王运熙、顾易生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现已出齐面世。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以王运熙教授为首的近十位老中青学者通力合作的硕果,也凝聚了国内数十位同行学者参与讨论和建议的智慧和心...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王运熙等主编的七卷本近四百万言《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版),为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的古文论巨著,其显著特点为视野开阔,宏观鸟瞰,详尽地阐述了由先秦至近代上下数千年文学批评发展的全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剖析,展示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的德本思想 ,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一开始就形成了以解决人生实践为宗旨和目标的价值批评 ,形成了文学批评的人伦理性、价值理性和社会本体论特征。先秦的德治观 ,直接转化为文学批评上道德形而上的内在含义 ,使中国文学批评具有了特殊的原型本体性质 ,也反映了文学接受处于实用阶段时人们的价值期待。德本精神派生出来的“比德说” ,使中国文学批评把文学提升到一种审美、道德一体的层面来观照和评价 ,因此形成了文学批评以德为本而物象比附的审美定势 ,而不会以类似西方文学批评的理性形态出现。这种德本批评 ,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学批评 ,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和主体 ,并内化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思维模式和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是一部规模空前的文学批评史,其卷一、二即先秦至六朝段,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它材料宏富、立论精审、视野宽阔、创见颇多,体现了80年代古典文论研究新潮中的新硕果。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一种奇特现象,即王朝统一、政治和经济相应发展之际,文学思想却趋于单一,文学样式亦保守少变;反之,王朝颠覆、社会动乱之际,文学思想却易于开放,文学形式亦丰富多样。其实例,先见于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再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文体的争艳斗奇。而此理说奇也并不奇,其在治世,统治者为追求长治久安,势必要钳制人们的思想,甚至用行政手段强化文  相似文献   

13.
把古典形态的历史上的文学批评整理为现代形态的文学批评的历史,是2 0世纪批评史研究界的主要贡献所在,文章追溯了2 0世纪批评史研究范式从侧重历史研究向侧重理论研究转变的进程,并以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为例证,揭示了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运熙等主编的7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规模空前的古文论巨著。它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全过程,发掘出许多罕见的珍贵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剖析,展示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丰富多采和灿烂成就,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使古文论探索的思维空间大为拓展,实堪称20世纪集大成的古文论巨著。本书显著特点是论述某一批评家,总是注意他各种理论观点之间的联系,注意他的理论观点与批评实践之间的联系,有时还…  相似文献   

15.
“传记体文学批评”是指以传记为体例,以作家为传主,体现一定文学批评意识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自司马迁《史记》首创中国古代传记体文学批评以来,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日滋月益,以至卷帙浩繁,蔚为大观。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主要集中于《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之中。考诸二书及其目录提要,借鉴《四库全书》文体分类方法,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大体可分为六类:正史、别史、传记、总集、诗文评、词曲。据此,可窥见其整体面貌、源流正变、文类特征之大概。本文通过对中国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的初步研究,为传记体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提供最基本的史料基础和理论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批评中保有一种先验的东西,存在着一个先天的前结构,即传统的史学批评。中国古代史学意识的自觉先于文学意识的自觉,史学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渗透于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从思想渊源来看,史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三百万,为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其首卷《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顾易生、蒋凡著)早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史料丰赡,论证翔实,旁证博引,言必有据,为本书显著特点。著者从浩瀚的古代文献典籍中钩稽爬梳,去芜存著,或考证作家生平事迹,或说明作品本事背景,或论析,或鉴赏,都必有来历,信而有证,绝无穿凿空疏之弊。例如先秦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辟鸿蒙的时期,许多有关范畴的提出,都富于创造  相似文献   

18.
吴可为金陵人 ,生活于两宋之交 ,交游广泛 ,曾南奔避寇 ,有《藏海居士集》二卷和《藏海诗话》一卷传世。其文学创作有一定成就 ,批评著作《藏海诗话》也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并且提供了一些少见的史料 ,对辑补《全宋诗》也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集体智慧的结晶徐中玉《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大卷这一规模空前的大工程已胜利完成,每卷出版后我都陆续收到赠书,得以先睹为快,一直非常钦佩、感谢。这个大工程被正式列入国家出版计划,记得是在桂林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我当时就很钦佩这个大工程。经过十年奋斗,果然成...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且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生活源泉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形态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