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蓉 《职业》2008,(6):50-50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人才难以与具体工作相匹配时,会影响企业目标的达成;人才难以与团队融合时会出现人多却难成事的局面;人有才无德时,有卷走机密跳槽的可能,这些都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把好人才入口关,成了许多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辛杰  徐波 《职业时空》2004,(1):36-37
民营企业在人才使用上的误区1.把“人才”等同为“能人”。民营企业老板一旦感到需要人才时,首先就想到找一个或几个“能人”来,希望靠这几个“能人”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辉煌,因而四处挖人。但由于忽视企业基础骨干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结果事与愿违。如果没有团体人才实力,就算找到的“能人”真有本事,也难奏效;一旦成效短时间内体现不明显,则对人才的急功近利观念就会表露无遗,导致员工流失。2.人才评价的“老板标准化”。民营企业的“老板”大都是在市场经济的摔打和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是大大小小的成功者。成功使“老板”高高在上,难以超…  相似文献   

3.
沈青黎 《职业》2012,(34):93
在现代企业,人才是竞争力的核心.企业CEO们擦亮眼睛,提高标准,面向社会广聘人才,但在高学历的框架下,很多时候难以找到合适的管理人才.其实CEO们只要留意,到处都能发现人才.有时还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巧遇,请看如下一幕.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争夺的局面愈演愈烈。很多企业意识到了人才是一个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而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各项需求,不惜成本留住人才。却也有只重眼前利益的企业,一方面认为“离职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发一个招聘广告,就可以招到大批的人”,另一方面却抱怨刚招到的人没几个月又走了,却不坐下来想想,这样频繁的人员流动不但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还会增加企业的重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使企业内部人员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企业声誉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人才资源的配置情况,了解企业现有人才结构和需求状况,探索为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新路子,2004年3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才中心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企业人才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全市有代表性的731家企业,其中国有企业185家、民营企业445家、外资企业101家,企业现有职工12537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553人。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市企业人才状况存在下列问题:1.人才总量不足,高级人才匮乏调查的731家企业现有职工12537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0553人,占职工总数的24 %。从人才层次分析,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16598人,分别…  相似文献   

6.
汤笑瑛 《职业》2017,(14):51-52
2016年,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里中国企业有110家.这些企业在艰苦卓绝的创业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赋予了企业不同的特色.职业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适应企业的需要.想要缩小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距,就要依托企业文化,注意企业文化的吸纳和融入;要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人,就必须对在校学生进行企业式的管理.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分析,结合两者的现状,提出如何整合两者使其融合,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田伯韬  耿元斌 《职业》2013,(33):15-15
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北省襄阳市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湖北省襄阳市人社局组织专人对伞市规模以上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技能人才缺口达11936人。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科学、合理造就人才、使用人才、争夺人才,便成为当今企业竞争的焦点,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谁拥有了入力资源,谁就会有竞争力,就会赢得市场.本文拟对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强企对策做一些探讨,为企业科学用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作用. 一、建立正确的用人观 企业在用人原则上,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正确的用人观.树立"文凭不等于水平,身份不等于资格,经验不等于能力,好人不等于能人,无过非英雄"的用人思想,不重身份,重能力;不重资历,重实绩;不重学历,重水平;不重经验,重激情;不重上意,重人格魅力和威信.这样来任用人才,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中职教育要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就要围绕让学生"做好人"、"会做事"两大课题,使学生在校的学习训练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紧密配合,让他们做好人、会做事、做好事.  相似文献   

10.
培训体系建设是企业人才培养的基石,透过培训体系建设与开发支撑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可以推动企业关键人才源源不断地成长与供应,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陈田立 《职业》2013,(10):44-45
职场人都面临过跳槽这一问题,有些企业或行业不喜欢跳槽过多的人,因为这意味着对企业缺少忠诚度;而有一些企业或行业却恰恰喜欢有较多跳槽经历的人,企业认为他们经历得多、见多识广,更具有丰富的经验。有价值的跳槽有助于人才的增值,这就好似资本一样,只有当流动起来的时候才会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应该拒绝跳槽,而应该拒绝没有价值的跳槽。  相似文献   

12.
杨淇 《职业》2016,(36):16-17
近日,万宝盛华集团推出"2016年度人才短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国内10%的企业正面临人才短缺的困扰,这一数字创下2006年调查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其中,52%的企业表示难以填补职位空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经验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13.
一项关于私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竞争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制约民企发展的诸多障碍性因素中,家族化管理是一重要方面。尽管家族式管理在特定的企业发展阶段是有效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时,就开始成为阻碍企业的因素。因此,改革家族化管理是我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核心环节。企业家族化管理的局限性1.经营者选择面狭窄,往往后继乏人。根据现代企业理论,尽管所有者有成为经营者的优先选择权,但资本所有者并不一定能成为经营者,只有既有能力又有财产且善于规避风险的人才能成为企业家,有财产无能力的人更适…  相似文献   

14.
杨晔 《科学发展》2016,(12):74-84
在新的发展趋势下,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上海本土企业,仅依靠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同时,无论是产业整合、要素分配、技术研发等,跨国公司、上海本土企业都需要在开放式的机制下进行合作.因此,未来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创新合作必须是"开放式创新"机制,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创新合作将会呈现: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虚拟化趋势,这种开放式、虚拟化的创新网络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一些只有合作才能获得的全球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杭梅  徐磊  姚金荣 《职业》2016,(8):15-16
"学校与许多大中型企业接触时发现,由于大中型企业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对于新员工技能方面的要求相对弱一些.企业希望招收的员工不仅仅是高技能型人才,他们更加注重员工的素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镇江高等职业学校副校长许大宏这样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6.
李黄珍  赵岳  慕容 《职业》2014,(13):22-28
幸福是一种人人追求的美好生存境界,也是身处职场中大家向往的工作状态。每当提起"幸福"的工作,很多人便会联想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团队氛围、人性的企业文化、理想的薪酬待遇……当今社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制胜的先机,而人才的去留恰恰决定了企业能否打造一个能够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场",一个能让员工甘愿为其付出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7.
胡兆娟 《职业》2016,(6):146-147
技能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稳定和在激烈竞争中的胜负.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的企业人才培训体系.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角度,阐述企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企业管理大师史考特·派瑞指出:“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的人才。”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创造了80%的效益。毫无疑问,这20%的人算得上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在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一味要求高学历,人职不匹配,难以做到人尽其才。尽管近年来,企业的用人观念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注重实际的能力,但是还没完全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局面。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很多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竟争,企业无论是搞技术革新,还是先进设备的引进,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能手,需要一人能干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如在宾馆。饭店需要既会红案烹调,又会面点制作的厨师;在运输部门需要不仅能驾驶车辆,还能够及时排除突发故障的汽车驾驶员;机械加工维修行业,需要既会钳工又会电工的技术人才。总之,复合型技术人才可以在相关(或相近)工种需要时,能及时补位,确保生产或经营的正常运转。目前,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新型用工制度已逐步形成。作为劳动者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