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概述过渡性经济中农业和工业的联系对于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与国内市场发展有关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过渡性经济:物质生产仍然是农业占统治地位,但已存在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相对比重正发生着变化,并向有利于后者的方向转移.在这种闭关自守的经济中,制造业部门被认为是对农业部门高度开放,这说明制造业产量增长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向农业部门的"出口",并从农业部门"进口"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搞清如下事实,即构成这两条渠道的上述两种行业中发生变化的要素,而通过这两条渠道,农业支配着制造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是指这样一种情形:一些本应归于现代化内容的事物失去了或者是部分失去了本来的应有之义,并且,增加了一些与现代化属性不相吻合的内涵。中国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变异现象,大致的说,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二元经济结构。这是产生变异现象的最基本的原因。一个回避不了的客观事实是,在我国现阶段,落后的旧式经济与先进的现代经济同时并存,而且,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与心理观念也势必相应地呈多样化状态。于是,整个社会机体实际上也就具有了一种非同一、非真正一体化的重要属性。这种非同一的客观现实增大了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随机性和不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为此,就必须充分发挥竞争的功能,运用竞争机制,促进优胜劣汰,协调供求关系,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然而,在市场经济中,这样一种有效的竞争必须由相应的竞争秩序来予以保证。没有一系列关于竞争关系和竞争行为的规范,就象一场没有任何规则的体育比赛,其结果只能导致混乱。因此,建立和维护竞争秩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4.
冯秀珍 《创新》2008,2(3):68-71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计划经济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既对立又统一,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能使经济更好地发展。当今中国的经济运作偏重市场,应重新审视计划的有益之处,针对市场经济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加强计划手段。这种计划手段不同于毛泽东时期的计划经济,它是一种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计划经济。市场、计划及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市场为前提,计划为补充,并辅之以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将消极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阿瑟·路易斯的双重经济论,把一国经济分为传统的生存部门和外来的近代资本主义部门,并试图在这一前提下确立经济发展战略。如果把国民经济是这样两种(或多种)不同部分构成的结合体这种看法作为双重结构论(dualism)的特征的话,双重结构论便可能有种种变种。日本的双重结构论,  相似文献   

6.
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汉林 《社会》2008,28(3):31-40
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深刻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等诸方面的变迁.中国的单位组织,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制度、统治和结构方式,也经历着这种史无前例的变迁,深深地留下了变迁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因而试图跨越产权结构的市场化改革,只是一种模拟市场的改革。60年代开始的原苏东国家的经济改革由于没有深入到经济体制的深层结构即产权结构,因而走不出“放乱统死”的怪圈。中国以往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因为仅仅停留在市场体制的表层结构(如经营机制),至今也还没有走出困境。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市场是难以模拟的。市场之所以难以模拟,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以排他性的要素所有者存在为前提的,我们无法模拟所有者,这样就不可能做到产权明晰,这样的市场竞争往往是无序的低效率的。出路是重新认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实施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战略性改组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处在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机会和希望的变革时期,也是一个有可能出现道德混乱和道德真空的时期。发展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振兴中华、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对此,人们不应当再有任何的怀疑和动摇。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发达与伦理道德进步的复杂关系,却要求人们具有一种清醒、深刻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以切实可行的对策,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伦理道德的进步。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能使民族和社会充满活力与生  相似文献   

9.
各种文化对经济活动所应起的作用有不同的观念,对社会福利的含义也作出不同的界定。在美国,人们认为市场是通过不受限制地追求自利而创造最大限度的社会福利的机制。结果,维持市场本身成了一种目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对市场的理解也为其他所有实行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所认同。由于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套来自市场制度的价值观是自然的,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其他生活在市场导向经济中的人们也应持有同样的价值观。这种错误设想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文考察了这种设想影响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历史记录了两种典型经济体制模式的破产,一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另一种是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结构(原理性市场经济结构)有效的主张,长期在经济学史中占有最有力的地位,“供给产生需求”的著名命题是18—19世纪古典派经济学多数派的市场经济乐观论的集中表现。古典派的经济学家认为,生产活动产生同物质资料和服务的供给价额相对应的所得,为支付这种所得,自然会带来同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经济建设呼唤T型人才所谓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动形态。市场调节、等价交换、竞争机制是其基本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为了使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得更多的盈利,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改进经营管理、降低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育除了培养一部分从事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人才外,还要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包括从事高新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和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管理开拓型人才。这种人才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竞争意…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不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而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不同财产所有者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使分散的各自独立的企业形成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这就要求必须以企业的独立产权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内在稳定性,可以避免分散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中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冲突、混乱和不稳定性。但是,市场经济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客观上有失效的一面,由此决定政府必须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以纠正市场失效的那些领域。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既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要顺利实现新旧体制交替,就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产品的属性,认真分析文化事业发展中供求关系的现状,并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实施有效的宏观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事业的发展既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同时又符合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沿着健康轨道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4.
要想解决国家的粮食保障问题,必须探索并利用这样一种生产劳动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农业经济部门现有的生产关系。农业租赁首先是一种土地使用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土地所有者将自己的一部分土地转交给另一位承租人,使其在一定期限内从事经营活动并获得一定奖励(承租费用)。农业领域的租赁关系的基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长期将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提出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概念的涵义等同于或混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而也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纳入了社会主义范畴,这使得我们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遇到种种难解之谜。本文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个人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介于“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所有制形式,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范畴;相联系着的所谓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亦是指私有制下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这种“社会个人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现实体现,就是股份公司和垄断组织。弄清这一问题,不仅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公有制必然取代私有制的认识加深,而且对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基础,也是加入经济全球化大循环的必然选择.我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企业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矛盾等.经济结构不合理会给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多困难,很可能使我们丧失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机遇.我们必须坚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探讨调整经济结构的对策,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把市场经济仅仅说成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观点似乎是没有什么异议了。一些经济学家反复说明,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用市场配置为主取代计划配置为主。而市场经济之所以可取,是因为它能够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优的环节组合上去。 我的看法是,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关系,其次才是资源配置方式。因为资源配置方式是从属于一定经济关系的,改变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首先要改变形成这种配置方式的基础即经济关系。如果我们回避了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只是把资源配置方…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与二元经济的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单追述了二元经济理论的起源及发展线索之后,本文重点评述了早期发展经济学中有重要影响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A。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指出了其理论意义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论证了经济发展中“二元或多元结构”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经济发展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结构由原始的一元农业社会向初级二元或多元经济转变、继而向高级的二元或多元经济转变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极限点上,经济结构才会超于高级的一元化。以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进化这一理论概括为基础,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在目前情况下,应通过加速农业──乡镇企业──城市现代工业这种三元结构的高级化转变,来推动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迈入昭示新的一千年的21世纪 ,哲学在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诸多方面的困境 ,而市场经济的篷勃发展又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条件。在这样一种既有危机又有机遇的环境中 ,哲学在中国如何发展 ,或者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哲学 ,这个问题的解决此刻就显得尤为迫切。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性实践 ,实践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同 ,市场经济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在这种情况下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  相似文献   

20.
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关于市场交换单独可以在人们利益关系一片和谐中实现静态资源最佳配置状态的理论,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由于这些假设不符合中国的现实,中国不能以这种理论为指导,把走向"纯粹的"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体制选择.中国的体制选择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来设定,它可以使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充分认识"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选择,由广大劳动者来共同主导生产管理和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