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综合研究了商业银行在满足了监管资本配置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监管 资本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经济资本配置优化管理的问题,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于近年来得到了较 好的改良,并指出中国的商业银行今后在通过发行次级债券等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时,应进一步关注资本 收益率和股东附加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自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一个以资本充足率为基础的框架体系,即《1988年巴塞尔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以来,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引起了我国银行业的高度重视,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一直为资本不足所困扰.为此,1988年财政部发行了2 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自此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储蓄的不断增长,银行二级资本的缺乏,四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为此,从补充银行二级资本出发,介绍了不同的资本工具及其资本成本,结合我国四大银行较高不良资产比率和由于巨额存差面临的较大财务压力的实际情况,并着眼于四大商业银行未来上市的目标,认为采用发行可转换债券和次级债券组合的方式来补充银行的资本将是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股本融资模式主要为股权融资、招募合格战略投资者、发行次级债券、吸引混合资本等,由于股市先天缺陷、金融避险工具和机构投资者不发达致使资本市场容量有限,次级债券和混合资本融资规模太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融资受限,开辟多元化股本融资渠道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以满足监管和市场约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次级债市场发展与中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结构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发行次级债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资本补充方式,也是一种主动、长期的负债来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预示着次级债的发行将呈上升趋势。但是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各商业银行目前的次级债发行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商业银行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要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和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培育次级债的流动市场、加强监管、培育和壮大商业银行外的机构投资者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投资者因缺少有效的风险转嫁渠道而具有最强的消除股东道德风险的内在激励。但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使次级债券找到了一条类似银行存款一样的风险转嫁渠道,弱化了其风险约束功能。要充分发挥次级债券约束商业银行风险作用,就必须消除次级债券持有人对政府隐性担保的预期。我国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应该发挥次级债券市场约束力对政府监管的长期内的替代作用和短期内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次级债券是银行补充资本的新渠道,也是对银行业进行市场约束的新型金融工具,投资者通过索要高利差或减少持有来约束银行冒险.这种市场约束机制有明显优势,容易形成相容的激励结构,保持稳定、持续的约束力量,减少管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通过改进期限结构、发行期限、发行成本等因素,能够进一步优化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行规模的增加,次级债券将逐渐成为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监管要求的日益严格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资本补充的压力。利润积累、改制上市等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渠道,资本补充后对资本、股权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带来了很多变化。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资本补充尽管渠道很多,但是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很多的约束条件。因此,综合考量各种内外部因素,探索最适合自身状况的补充渠道才是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8.
自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充足率约束引入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以来,资本约束监管成为银行安全性经营原则最重要的保障。商业银行在应对资本充足率约束时,更倾向于选择分母(资产)策略,利用监管规则漏洞进行监管资本套利。在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并不健全的背景下,表内资产出表成为监管套利的一个主要工具。表外业务在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同时,降低了资本充足率标准作为审慎监管工具的有效性。为此,需要完善动态资本补充机制,制定表外业务项目披露的统一标准,有效管理表外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9.
次级债券的“次级”、无担保地位和相对长的固定期限使其对银行风险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并使投资者具有监督银行风险的内在动力。次级债券通过风险敏感的债务工具不仅使银行产生内在的抑制风险激励,而且通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的“反应”对银行形成风险约束的外部刺激。但次级债券发行也面临一系列诸如监管机构援助的消极激励、降低银行监管灵活性、价格信号的“噪音”干扰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必将影响次级债券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资本结构优化与企业优序融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资本结构才是最优的 ?怎样的融资策略才能使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最低 ?这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本文对M -M定理及其修正理论等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梳理 ,并沿着其逻辑方向对企业的融资策略进行分析 ,提出企业优序融资策略的选择及股票融资偏好的非经济性。文章指出 ,股票融资的成本并不低 ,并不是融资策略的最优选择。企业融资策略应首选债务融资 ,如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或商业银行贷款等  相似文献   

11.
资本充足率要求是指银行必须保持与其资产相关的最低资本金水平的法律要求.银行法中对于银行无论何时都一样的资本充足要求的问题在于,它太过于关注防范单个银行发生违约这一狭隘目标上,而很少关注银行为了符合监管要求而采取的低价抛售和信贷紧缩这些应对监管的行动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当个别银行发生流动性问题时,正是资本充足率的法律要求,逼迫单个银行将其实务流动性危机扩散到整个系统,引发社会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资本监管对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长期盈利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2013—2019年165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资本监管、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份推移,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变化较为平缓,利润效率波动幅度较大,利润创造能力普遍低于成本控制能力;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资本监管,可以促使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有效增加资本水平、降低风险承担,促进其稳健经营,但对资本不充足的部分小型银行在短期内影响不显著;商业银行适度增加风险承担有利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提升,银行效率提升又使得其有意愿进一步加强风险承担,在资本监管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存在相互影响的机制;银行规模、资产收益率和GDP增长率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入世必然对中国的银行、资本市场等金融领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我国的银行业应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不可能不影响资本市场,入世后中央政府必须慎重把握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和规则,努力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困境与经济资本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了目前我国银行业所处的资本困境,提出要根本解决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困境,就必须改进现有的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引入经济资本管理模式。为实现有效的经济资本管理,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经营管理理念转换、战略制定、基础数据积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维持8%的资本充足率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这些银行一直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是国有银行筹集资本金的重要渠道,要实现这一方式,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做好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由于其交易的复杂性,多样性及风险的隐蔽性等特点,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并被监管部门纳入资本监管框架。基于2009 年7 月的《新资本协议修正框架》对资产证券化框架的资本金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对该计算方法加以阐释,指出《新资本协议修正框架》中再证券化资本金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8-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数据,利用局部调整联立方程组模型可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下资本与风险的调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在于资本"缓冲带"与表外规模对资本和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不同银行实行"差别待遇",为资本充足银行提供了监管套利的可能,因而没有达到理想的监管目标;表外业务对资本和风险水平的调整存在显著影响,尤其会扩大银行的风险轮廓.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面对业务发展中风险范围扩大,风险类别更加复杂以及不同业务领域风险交织,风险管理难度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需要更灵活的手段、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更主动的策略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以满足更高的资本收益率和加强市值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