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靳道亮 《理论界》2007,(8):196-197
红军入藏初期,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加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尚不完善,藏民,尤其是藏区上层人士与红军关系曾一度紧张。后期入藏,红军吸收了前期经验,在抗日反蒋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大力开展民族统战工作,赢得了藏区上层人士和藏民的支持,为顺利北上提供了保障。红军在藏区前期与后期的不同遭遇,充分说明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对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风俗政策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征以前,党主要是从理论上、在纲领中对民族风俗政策进行相关论述.长征时期,在与广大少数民族的接触中,党高度重视民族风俗政策在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中的重要性,并展开了大量积极的工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党的民族风俗政策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红军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实践中接触少数民族并对少数民族问题十分重视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早期的主张,民族自决向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转变的转折时期,因而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讲,其理由如下:第一,长征时期是党和红军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接触和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时期,只有这种感性的接触、实践,才会形成理性的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党成立以来,虽然在其宣言,决议中多次提到过党的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民族政策,但是我们党建党初期,主要是在沿海大城市和一些中心工商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活动,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少数民族;大革命失败以后我们虽然先后转移到了农村,但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依然很少,甚至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湘、桂、黔、滇、川、康、甘、青、宁、陕等省的土家、苗、布依、瑶、壮、侗、彝、回、羌、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多种社会形态和不同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特别是人民长期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地主和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以及反动民族上层的残酷压迫,因而红军在长征中严格实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内容,也是红军长征中地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长征是党的左倾负责人处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失误的结果“九·一八”日本侵略者的枪声唤醒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全民族各种形式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要求。然而掌握国家军政大权的蒋介石政府却推行一条“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于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中国北部半壁江山,日寇气势汹汹,如入无人之境;而整个南中国却激烈进行着上百万军队的大规模内战。国民党蒋介石的“安内攘外”是一条置中华民族于水火的政策,这一政策不改变,中华民族就没有出路。蒋介石是内战的罪魁祸首,动用大量军队围剿红军,而我党只是被动地进行反“围剿”。在这种形势下,我党只有转变政策,团结一切力量,实行逼蒋抗日方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适应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胡云生 《中州学刊》2006,(5):211-214
红军十分重视回族问题,长征时期就处理回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回族建立政权的具体形式以及如何对待回族宗教上层爱国人士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符合回族实际的政策主张,为确保长征的胜利,特别是为后来党的回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林苹 《学术论坛》2007,30(7):43-47
红军长征经过的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正确而妥善地解决民族问题,党和红军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做了大量的民族工作,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我们如何做好民族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为人类谱写了千古不朽的壮丽史诗。学习这段历史,使我们能进一步缅怀伟大领油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委员长以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继续新的长征。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长征,是震惊寰宇的伟大壮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史诗。半个世纪以来,人们满腔热情地为之讴歌,又有多少学者孜孜不倦地对它进行精心研究。但是,由于过去长期受“扩的思想禁锢,有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更多的是需要根据新发掘的史实加以整理充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阐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红军长征胜利的重大作用。一、毛泽东对党和红军领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遵义会议得以召开的重要条件。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回顾遵义会议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刘少奇曾经正确地指出:“党在1935年的转变,基本上就是党的高级干部的多数从失败中得到了经验、提高了…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关于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思想杨仕周恩来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如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上所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不仅在实践上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  相似文献   

12.
姜任耕同志《关于长征结束后的红军人数问题》(见《江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三期)一文,曾就三大主力会师时全国红军由三十万减少到不足三万人的传统说法,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三大主力会师时,“汇集在西北地区的红军约七万左右,加上南方红军,则全国红军应有八万以上。”根据接触到的资料,我以为这种估计数据比较接近事实。不过,对姜任耕同志所作“‘不足三万人’的红军……是指西路军失败后西北地区的红军”这一结论,我认为还是可商榷。因为,  相似文献   

13.
1934年至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在战略转移途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时,宣传和实践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的主张,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觉悟。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观念从此深入西部少数民族人民的心中,他们开始从封闭沉寂的状态中逐渐走了出来,迈上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征途。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工作历来受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时刻通过统一战线政策帮助红军减少敌对力量,增加支持力量,获得少数民族和部分国民党军阀的帮助。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过程中的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关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充分发挥和利用党外人士和地方军阀的重要作用;大大减少了红军的消耗,保存了红军实力,传播了革命胜利的火种,为长征的转移和中国共产党顺利北上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每次伟大壮举,都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才能真正理解到它的伟大意义.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红军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主要政治意义就是:在长征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初步形成.正如邓小平所说,遵义会议前,我们党“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  相似文献   

17.
长征期间,红军在途经的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统战工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贯穿红军民族统战工作的理论前提。红军的统战工作能坚持能动的实践观,在实践中丰富和改进民族统战理论。新时期我们要通过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探寻民族统战工作方法和规律、在实践中完善民族统战政策三方面不断改进我国民族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五年三月,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等指挥下胜利地突破了嘉陵江,向西挺进,开始了长征。五月初,为了策应党中央和一方面军长征,全军向川西北地区转移,中旬进入茂县、理番(今理县)一带少数民族地区。随后,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又三过草地,四越雪山,往返转战于阿坝、马尔康、大小金川和甘孜等地,在藏、回、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先后停留达一年零四个月之久,直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陕甘,胜利地结束长征。  相似文献   

19.
<正>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以特有的姿态探索着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胜利地完成了长征.毛泽东在1935年曾论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今天,红军长征仍铭记在人民的心中,并在继续深化其印迹.一、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曾经历两次历史性转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北伐战争失败后,我党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陈勇 《河北学刊》2006,26(4):237-238
七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雄壮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红军长征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一部永恒的史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