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高潮的到来,全国统计工作同志,和全国其他工作同志一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都在想办法、挖潜力,尽力把我们的统计工作做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要  相似文献   

2.
3.
省际间财力差距的地区分解和结构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庆 《统计研究》2009,26(6):45-50
 本文以1997年~2005年全国31省级财政数据为样本,运用基尼系数和GE指数分解法对省级财力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97年至2005年间我国省际间财力差距70%以上来源于地区内部,并且地区内部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对省级收入来源基尼系数分解表明对财力差异贡献最大的是本级财政收入,总转移支付解释了财力差异的约40%,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是造成省际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唯一起到均等化作用的是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旨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经济规模和竞争主体内在机制的协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间的联盟、区域间的协作和企业间的联合成为必然选择。牡丹江市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依靠自身努力的同时,也非常需要通过区域经济协作,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中国收入差距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全国的高度进行研究,那么各个地区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程度一致吗?如何根据现有的资料计算出各省的基尼系数?如果各省的基尼系数不同,影响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的收入差距为何迅速扩大,影响中国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而提高就业水平也有着不同的途径。本文从我国各省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省际间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的差异,得出了“以就业促就业”和“以投资促就业”两种不同促进中小企业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明 《统计与决策》2016,(1):146-150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分别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测算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缺口比率,并将能源无效率分解为技术水平差距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能源效率差异小,中西部各省市区在两种前沿下差异显著;西部地区技术缺口比率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有扩大趋势;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应通过提高管理能力提高能源效率,而中西部各省市区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我国2005-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经济指数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网络社会对我国东西部信息经济发展贡献的差异较大,对西部的贡献稍大于东部;在控制地区差异的条件下,网络社会指数会促使我国各省市区的信息经济以1.26%的速度收敛.因此,应进一步缩小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中国各省、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条件β收敛,文章加入了四个控制变量,分别是加入了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劳动力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的结果表明,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强度以及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存在条件β收敛,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重点考虑促进各省、市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2000年和2005年各省发表文章的数量,利用创新区位商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中国省际之间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强的核心区域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天津,虽然各省之间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处于缩小的趋势,但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通过SBM-overall模型,用1999~2010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探究了对我国省际生产-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我国总体效率偏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我国各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生产-环境效率差异大;发展新能源、提高燃煤效率、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省际碳排放经济效率的TOPSIS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健 《统计与决策》2011,(21):81-84
文章采用2003-2008年的省级碳排量数据,运用OWA算子赋权方法对不同年份进行全重分配,并结合TOPSOS评估发放对各地低碳排放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碳排放经济效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结果权重修正后的结论与传统TOPSOS评价较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王涛等 《统计研究》2019,36(4):60-70
基于2012年中国31省市的投入产出表,借鉴国内资金流量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社会核算矩阵理论编制了中国省际贸易矩阵,估计和分析了各地区省际间贸易往来规模及特征,并进行了各地区贸易往来影响效应的比较。结果发现:北京、海南等省际贸易依存度较高,四川、山东等省内贸易比例较大,江苏、北京等省际贸易总量较大,而青海、西藏等省际贸易总量较小;北京、上海等发达省份之间的贸易往来较为密切,同时一些中部省份是贸易流入的主要地区;北京、上海等呈现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应度,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有着较强的感应度和较弱的影响力,宁夏、陕西等西部省份呈现较强影响力和较弱的感应度。  相似文献   

14.
一、收人差距回归模型的建立 国内生产总值(C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可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量,表明该地区所有生产单位新创造的价值总量和向社会的贡献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地区每个居民向社会平均贡献量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逐步进行,微观经济越来越活,加强宏观经济控制和调节,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的重要课题.赵紫阳同志在全国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个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经济综合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要加强对宏观经济情况和经济调节  相似文献   

16.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为分析我国能否同时实现增产、节能和减排目标,文章利用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应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并基于30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从省际角度对1997~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和省际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小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力: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省际影响差异,各省际单位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货币政策短期内对内陆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力较大,中期内对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带省份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王琨  滕建州  石凯 《统计与决策》2012,(24):125-128
文章采用非线性STAR单位根检验和有放回的残差抽样Bootstrap方法研究1952-2010年间中国28个省份的相对实际人均GDP的增长动态,考察中国省际经济收敛性,并进一步将收敛细化为长期收敛和过程收敛。实证结果表明: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省际人均产出缺口,绝大多数具有非线性时序特征。并且过半数省份的人均产出序列处于非线性过程收敛中。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省际流通成本的测度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讨论流通成本概念及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产品省际流通成本测度指标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新疆水果省际流通成本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新疆水果的省际流通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有利于农业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新疆水果面临着空间距离和替代品竞争的挑战,存在由于流通服务能力和品牌建设不足带来的省际流通成本上升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省际旅行社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省际旅行社行业2001~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测算、评价,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旅行社运营效率的因素予以识别,结果表明:省际旅行社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技术退步是其主要原因;国内旅游市场的成长有利于我国旅行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人才资源则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