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龙 《老人世界》2013,(10):38-38
无论是汽车还是其他一些电子用品,一提到“德国制造”,人们的第一感觉往往是耐用、严谨、精细等。到了德国才发现,这种注重细节的品质其实早已经渗透在德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德国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看见公交车站站牌上,不仅写着首尾班次的具体时间,甚至连一天中每一个班次的时间也写在上面,具体到几点几分。我原以为这种具体的时间表只是个形式,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2014,(1)
正有些公交车司机,一看到站点有老年人手持"红本本"(老年优待证)在等车,就会提前或过站后才停车上下客,等老年人跑步赶过去,又一溜烟开走了,这让搭乘公交车的老年人很气愤。笔者也曾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次我在公交车上问司机:"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府不是已经给公交车公司买了单吗?"司机回答说":公交车我们承包了,公司只管向我们要承包费,从来没  相似文献   

3.
挤公交     
来南昌有三个月的时间,对南昌最深的印象就是坐车难,坐公交车难,早晚上下班路上都是车水马龙的,拥挤不堪。当然,这种现象哪个城市都在所难免,但我感觉南昌的公交线路很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混乱,而且有些线路的车次非常少,半小时来一辆,有时一下来两三辆,如果错过,那你可以等到花谢了。另外,南昌人在公交车上的一些行为也让人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4.
【新闻背景】:2009年6月5日早上8时许,成都北三环川陕立交桥,一辆车牌号为"川A49567"的9路公交车在冲下立交桥时,突然冒出滚滚浓烟。惨祸在顷刻间发生了!经统计,此次事故共有27人死亡,76人受伤,遇难者大部分来自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震惊全国。全国各地公交公司迅速组织安全大排查,给各公交车安装安全锤。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发生后,一位身体孱弱的成都女子,被人搀扶着来到事故现场,一遍遍哭叫着一个  相似文献   

5.
我发现,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公交车上一直很少有人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人让座,地铁里就更少。  相似文献   

6.
有个从北方来的朋友曾很不解地问我,怎么广州人一离开公交车,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恍如运动员,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的?我说,这感觉就对了:广州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城市,车下的时间是自己说了算的,所以,要快快地跑。男人、女人都要争分夺秒地赚Money,自然一刻也不能耽误;至于老人和小孩嘛,被实用主义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潜移默化地认同和加入了快走文化的行列啦。但在公交车上,广州人却俨然演绎着一种别样的慢文化,一副享乐主义的风情。在广州,乘坐公交车的人,一般都不会把时间算得太紧凑。如果是急着赶时间的话,他们大概会选择“打的”这种不浪费时…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08,(10):27-27
浙江上虞市规定。无论节假日,还是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必须“一座一人”,严禁超载。然而一些市民觉得,禁止超载安全性肯定提高了,但公交车上连站人都不许.却不符合国情民情。  相似文献   

8.
钟前 《金色年华》2013,(8):72-72
95年参加工作后不久,朋友就送了我一台旧的幸福牌摩托车,再后来单位又先后给我配了面包车、小轿车,掰着手指算了一下,自己已经有16年没坐过公交车了。最近。我买了辆我梦寐已久的越野车,于是坐公交车前往4S店提车。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9,(31)
Q: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不久前的一天,我公司职工沈某在乘公司坐公交车上班途中,由于站立不稳,跌倒致右手腕骨折,当时公交车属于正常行驶之中.  相似文献   

10.
退休以后,一度在外边上班,少不了天天乘公交车。公交车的拥挤,考验着都市的人情冷暖。比如你上得车来,看你一把年纪,或者你有诸多不便,也是有人主动给你让座儿的。不过,有的人却误把别人的主动与热情,当作人家马上要下车的被动行为,心安理得。我也不止一次遇到,一上车,就有年轻的男孩儿或女孩儿热情主动地给我座位,刚开始我也以为人家马上就要下车了。可我很快发现,这是我的一种偏见,这就使我有点于心不安了,我急忙喊人家回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座位上,可人家说什么也不肯再回来,我只好补上“谢谢”之类的话。但实际情况是“,误解”一旦出现,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1,(17):62-63
习惯了每天开车、坐公交车或地铁上下班,能坐电梯绝不爬楼梯,10分钟以上的步行距离就让人望而生畏……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不仅运动成了件奢侈的事,就连步行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专家惊呼,走路正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消失。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个说好话世界杯大赛,看哪一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说好话,冠军宝座应该非瑞士人莫属吧!刚到瑞士时,有一次在公交车上,重感冒的我喷嚏连连又不停擤鼻涕,我每打一次喷嚏,车上乘客就轮流转过头来对我说:祝您健康!当时好不习惯这样的关注挺尴尬.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提前逃下车,不料下车前还有不少人齐声祝福我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22年前,一辆公交车卡在铁轨上,与迎面开来的火车即将相撞。千钧一发之际,后面另一辆公交车上跳下一个人来,冲上被卡的公交车,果断将汽车驶出火车轨道,救了一车人的性命。22年后,一位当年被救者对恩人念念不忘,弥留之际仍不忘交待儿孙:“寻找恩人!”  相似文献   

14.
我与老伴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上月初的早晨7点多,我与老伴乘公交车去郊区女儿家串门,公交车停站后,见我与老伴步履蹒跚,司机不等我们上车,竟以上班高峰为由,让我们等下车辆再上,随后关闭车门开走了。还有一次,我与老伴从郊区返回时,一辆个体客运车见我与老伴是高龄老人,竟以满员为由拒载。  相似文献   

15.
一泓 《公关世界》2009,(4):61-61
一次上班赶公交车,上车落座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钱包,顿时就慌了神。  相似文献   

16.
我常常想起。在33路公交车那个靠窗的座位上,一袭白裙的杜鹃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印象!地处市郊的房东家去电视台上班少说也有五公里路程,不过好在这里是33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我只要每天早晨七点二十分左右乘上由火车站发来的返程车,总能轻轻松松地找到座位,然后花上一块钱,坐完七站路。第一天早晨乘上33路公交车时我的心情特别愉快,毕竟刚刚才结束前阵子那段流浪的借宿生活。车子开动后不久,我注意到在我左前方靠窗处的位子上端坐着一位身材窈窕的女孩,穿一袭白纱似的长裙,一头瀑布般柔顺的披肩发。由于视角的原因,我只能看到女…  相似文献   

17.
小立 《现代交际》2005,(12):71-71
一个月前,一家公司打来电话要我去复试。 在公交车上,我眺望窗外,想起了应聘前两家公司 的情景:公司的待遇很高,但一家要收员工档案费100 元,一家要收服装费300元。幸好我没有“中招”。到了 公司后,接待室已经有七八个人等候。文秘小姐拿来了 一份试题让我笔答。我心想,不愧是大公司,面试还挺 正规。几分钟后,我答完了题,把卷子交给了文秘,心  相似文献   

18.
那年我在北京读大学,坐公交车去火车站买票回家过春节。公交车上人很拥挤,一个小伙子的胳膊紧贴着我的身上。我往另一旁挪动了一下,并轻轻地对他笑了笑。谁知那一笑,小伙子的话就来了:"小妹,你还是学生吧?""嗯,是的。""在哪读书?""北科大。"一来二去,我们竟然聊了起来。他说他来自  相似文献   

19.
《老年世界》2011,(3):31-31
一天,想去一个公园玩,结果坐了反方向的公交车。一上车,车上两边都有空位,我坐了个左排的座位。  相似文献   

20.
908公交     
908名义上是公交,其实是“私交”,因为这一路公交车早就被私人承包了。我是908公交车的常客。所谓常,言之不虚,因为我经常要坐,而且不得不坐。所谓客,那是我一厢情愿的,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