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的执政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也就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应当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意识,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上,体现在提高执政本领、做好各项工作上,体现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  相似文献   

2.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就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共产党员的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执政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迫切期待,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党的先进性做保障,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就需要不断地对全体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部署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是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决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当使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把这一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教育活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党的先进性建设指通过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紧密结合党的历史任务,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保证,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徐路 《金陵瞭望》2005,(7):20-21
在全党上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着眼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等重要的战略部署,是发展之需、群众之愿。今年以来,秦淮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增强党性、强化组织、促进发展、服务百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采取有力措施调节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收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使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社会运行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目标。而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基、价值之本、精神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厚的和谐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文化的建设能更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是大学生中的骨干,是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新历史阶段下,大学生党员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直接关系系到他们能否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等方面和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更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因而,构建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先进性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持先进性要从整体上加强先进性建设,更要从各级组织、党员干部和一般党员三个方面加强先进性建设,才能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实处。把贵州大学建设成贵州高等教育事业的“龙头”要广泛地调动学校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实抓好,为实现贵州大学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执政理念。这一新的执政理念的提出对于维护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包括社会管理体系内部结构的和谐,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各区域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等几个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必须真心实意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确立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必须努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尤其要辩证地处理好市场经济发展和贫富分化的关系,让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既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又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增强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党的建设和事业才能顺利前进。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只有既坚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阶级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又不断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 ,扩大群众基础 ,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建设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高校党建的工作重点,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结合实践,探讨了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员长期受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要建立学习教育、队伍管理、联系服务群众、激励引导和考核监督等五个方面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法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追求。人类农业文明之前的原始社会是在自然法則支配下的社会,人作为自然物的一员也是按照自然法则行事,物种间和谐有序。人定法的产生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却打破了原始的自然和谐。面对社会的不和谐,党中央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法律这一调解工具必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对促进社会的和谐不仅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形成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也有入党的要求。这些人入党首先要解决其思想入党问题,以使我党永葆先进性。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对于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党的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新时期处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保持党员纯洁性提供了方法,为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内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是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深入探索和解决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个重大的课题,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利益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普遍幸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掘我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寻求借鉴和启示,通过对边区政权建设史料的研究,并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新视角重新审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形态和建设成就,采用列举、类比和论述的方法,观察与思考陕甘宁边区的执政理念和实践,证明了边区和谐的政权形式应该是我党执政的常态。而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回归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